梁平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128

知青——蹉跎岁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5 2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越南

Re:知青——蹉跎岁月

128真的写得不错哦!
发表于 2011-7-16 0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Re:知青——蹉跎岁月

等待更新

 楼主| 发表于 2011-7-14 17: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

Re:知青——蹉跎岁月

我落户到这个队,是因为这个队刚好有个万县知青调回万县,知青屋是现成的,听公社文书介绍,来实地考察了一下。觉得这里山清水秀,有竹林,有树林,地势也较平坦。更安逸的是门前有一条河,河水清澈透亮,是个洗澡游泳的好地方。河岸慈竹丛丛,河边青草荫荫,掩隐一条小路曲曲弯弯。尽管那时不懂什么风水意境。但还是感觉这里是一个生活的好地方。尽管离街上有点远,小孩嘛,蹦蹦跳跳也没感觉出来。就这样定在了这里。fficeffice" />

这条小河与我相伴5年整。很有想表述一番的愿望。小河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说大能划船(伴桶)。说小流水淹到螺丝骨。小河下游23公里的清油滩有两个大跌水,高有几十米。清油滩处修了堰坝。关起水来,安上水泵,打米推面。算是大队最初的企业。平时关起水来,门前河水就有齐胸深,水面宽约二,三十米,河对面有队里一些田土,淋粪,挑谷子,红苕等就要靠船摆渡(伴桶)。夏天枯水季节上游来水少,白天打米房用完水,河里就剩下自然流水了。这时院子里的小孩就成群的在河里耍水戏闹。凉快得很。就是枯水期,河里也是一节节的滩,水很深的。也很藏鱼。滩里团鱼也多,队里有几户猎户,火药枪除了打猎,还有个功能;打团鱼。在竹荫下,用两根竹棍支起火药枪。瞄准滩里,团鱼要间隔时间浮出水面来呼吸。只听“嘭”的一声。火药枪出来就是簸箕大一团沙子,十拿九稳。然后脱了裤儿下去摸,往往一个斤把或者23斤的团鱼就摸了上来。一下午运气好要打45个。

  队里有个钓鱼高手,每当中午收工,等饭吃期间,他就拿了一根竹杆,大约是缝纫机线吧,绑起,用小号的缝衣针烧红了,跃成鱼钩,随手在土里刨两根曲蟮。戴个烂草帽,顶着烈日,孤在河边。一个小时功夫,就钓上12斤鲫壳儿起来。然后悠哉游哉,提回家煮来当菜。本应下酒,可是那时莫得酒卖。也莫得买酒的钱。

  每年春夏之交,河里发大水,当地人叫发石灰水。就是河的上游,有烧石灰的窑场,一个冬天的废石灰积累。到了发大水时,石灰随大水冲向下游。河里的鱼们。不堪呼吸,纷纷游到河边抢吸清水,为了活命,顾不得怕人。这时队里的男女老少,拿了撮箕,背兜,筲箕,罗框,脚盆,一切可装鱼的家伙。到河边捞鱼。人们像过节一样,高兴,闹热,大人喊小孩叫。沿河地里的庄稼是要被踩完。

  捞起来的鱼,有鲤鱼,草鱼,连巴狼,鲫鱼,参参,大的三五斤,小的寸巴长。还有团鱼。能干的人,要捞一大脚盆,几十斤。

  这种情况也不是每年都发生,也有大年小年之分,因为水大水小不等。水大了鱼呛不起来,小了,石灰水浓度又不够。但每年都要搞它一次的。

  有一次,翟萍她们心血来潮,见不得那水的清亮,诱人。脱了衣服裤儿,下河游泳。尽管周围路人并不多,但城市人雪白的皮肤,隔老远就耀眼的嘛!何况当地人哪见过这种镜头,稀奇完了。不久就传遍了大队,甚至公社也知道了。开知青会时,点名批评了。

发表于 2011-7-17 2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Re:知青——蹉跎岁月

小G,写得好,故事也多,而且很真实,那一幕一幕历历在目,相比之下我的三年知青生活确很简单,但确是是一段难忘的人生成长经历。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08: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

Re:Re:Re:Re:知青——蹉跎岁月

大道至简:

《清油滩之恋》剧照

 

我当年要有这么好的劳力,一定多背她几个。
发表于 2011-7-20 0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Re:知青——蹉跎岁月

我跑进来看-------我以为又更新了哟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0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

Re:Re:Re:知青——蹉跎岁月

大道至简:

    每个人的初恋,大都十分纯情。跨过了初恋,爱情就生出了很多姿态。有人变得风流,见一个爱一个;有人冷漠,再不会拿出真心爱第二个人;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和你白头到老。有的人,是拿来成长的;有的人,是拿来一起生活的;有的人,是拿来一辈子怀念的;谁是你拿来爱的人,蓦然回首,你寻见了吗?

这就是缘分噻
发表于 2011-7-20 1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Re:Re:Re:Re:知青——蹉跎岁月

128:
如意:
128继续
这几天 环湖骑 秦岭骑这么闹热 别岔了大家兴致 稍后我会继续 不负大家兴趣

他们征服的征服 旅游骑的旅游骑 你的知青生活还得要继续  别偷懒哟
 楼主| 发表于 2011-7-22 13: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

Re:知青——蹉跎岁月

下乡的第一年是吃国家供应粮,多少斤记不得了,按月到街上粮站买。当月不够吃,到队里乡亲们那里借点,东拉西凑就对付过去了。国家还每月补贴7元(还是8元)生活费,供知青们购买粮食,柴米油盐。那阵城市人生活不比农村好多少收入少,子女又多,子女下乡,就相当于就业了,家长一般都不会再负担生活费了。不像现在独生子女双职工,有一子女在外读书,家长倾其所有供娃儿开销。大人在家省吃俭用,娃儿在外花天酒地。我家长承诺每月3元的生活补贴,也多半没有兑现。知道家长拿不出来,也就不指望了。fficeffice" />

第二年就完全靠生产队的分配过活了。我们队在当时还算比较好的队。大约一年的分配就这样;300余斤谷子,100来斤麦子,100来斤玉米,还有红苕,洋芋,胡豆碗豆等杂粮若干,相当于百十来斤粮食。按理说这个数量完全够一年吃了。但分粮食是按收获季节一次性分到家的。这就有个计划性的问题。知青们不爱吃粗粮,玉米拿去换粮票,一是备荒,二是有的知青就拿回家孝敬父母了。红苕拼给耍得好的农户了。分的谷子半年就吃光。另半年就闹粮荒了。我就上过这个当。春节一过,装谷子的扁桶我检查了一下。我以为谷子还很多,不想那桶的底子离地有一卡多。我原以为这区间是谷子,刨起一看。啊!?还只100巴斤不到。屈指一算,秧子都还没栽,离搭谷子还有78个月。遭了!这一年怎么来过下去?从此才有了计划用粮的慨念。我把桶里的谷子刨平,用指拇划成7份,一份才10多斤,吃一个月?划成520来斤,也不够的嘛?划成4份,那不行!先划成5份再说。严禁超支!20斤谷子能打14斤米。现在的人14斤米一个月也差不多够了。可那阵你不晓得,我一顿要吃一斤米,还搭很多菜。我们队里有人一次吃2斤面,5个鸡蛋不打饱隔。那阵人肚皮小吃得多,现在人肚皮大吃饭少。真是搞不懂,奇怪得很。

14斤米和着一些斤斤菜菜,也对付了几个月。眼看栽秧了,薅秧了,秧子齐胸高了,长出米米扬花了。米呀!你快快长啊!我指望你成熟了,来吃顿饱饭呀!那阵农业学大寨,TMD每天都要出工,干不完的农活,几乎都是饿着肚子在干活。农民们大都一样,肚子滚瓜圆出工,2个小时后肚子就成了瘪瘪。清汤寡水的红苕稀饭,满足一时的快感。也有2小时的劳力大干农业学大寨。余下的时间就是衬锄把了。地里的庄稼也是稀稀囊囊,奄塌皮松,黄皮寡瘦,营养不良的样子。

终于搭谷子了。那阵有个政策,农民收获了粮食是要无条件的先完成国家的征购任务,就是上公粮。公粮上齐了,剩下的才能分给社员。能剩多少?就是你这个队的“条件”了。所谓“条件”,就如现在各个单位的“工资待遇”一样。条件好的队,讨婆娘就能讨乖一点的妹儿。条件撇的队里的小伙子就只能讨些日不死的啵罗货。甚至打光棍。我就听说过两兄弟合伙讨一个婆娘的事。明义上兄弟讨来婆娘,可那哈婆娘出来说;“二娃来了,哥儿也要来。”生了儿子,谁的无所谓,反正是这家的后。

毛泽东之所以伟大,他能使农民把自己一年的辛苦劳动果实所剩无几后挑给粮站。仍然唱歌里呐,争先恐后,粮站还要压级压价,任意尅扣水份。

这一天是上公粮的日子,天不亮全队男女老少统统汇集公房地坝里。按自己的能力装谷子。反正按重量记工分,不存在偷懒耍猾。上齐了公粮,好分谷子。我也拿了两根口袋,一根扁担,偏偏川川来到公房。一是早起不新鲜,二也是饿了。我已断粮好多好多天了。每顿靠瓜瓜菜菜的对付。更别说油水吃肉了。郎个不打偏偏嘛。好在我吃菜,谁家地里有的我随便摘。大家都不说什么。看见谷子日渐成熟,马上就有饭吃了的精神食粮在鼓舞着神经。

我称了一百斤,这是我当时力所能及的劳动力。(也是劳动锻炼的成果)我懒懒的拖在后面,人们陆陆续续担起走了。从公房到河边有两条路,其中一条要路过知青屋,我磨磨蹭蹭走了这条路。这条路有一节下坡,下完就是知青屋。就在快下完时,我头浑眼花,眼冒金星。摔在了沟里。后面的人都走光了我也没爬起来。真是欲哭无泪,我当时的杠劲也冒出来。“挑你马迈批”。我干脆连拖带拽把两袋谷子拖进了家。在床上躺了一会儿,本意是去**的今早不挑了。等下午再挑走。(一天两趟)又一细想,天还没亮,进屋时也没人知道。干脆就算偷了。可怎么来了这个圈圈。管它的,见机行事了。我立马把谷子倒在地上。拿了空口袋又去了公房。公房里剩下两老头在打算盘。一人说;“才来呀?”一人说:“你刚才不是装了吗?”我说:“口袋漏,回家换口袋了,”“那快装,去撵他们还来得及。”


发表于 2011-7-22 0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Re:知青——蹉跎岁月

晓不得,你们这些人是怎么想的!还觉得MAO主席好!一天只看见现在的贫富差距大!唉!一群好了伤疤忘了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渝公网安备 50022802000170号

QQ|Q群②:15859176|Q群①:21483512|小黑屋|手机客户端|Archiver|梁平信息网 ( 渝ICP备11003097号

GMT+8, 2025-4-19 16:08 , Processed in 0.186743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