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蓝鸟 于 2014-1-19 12:19 编辑
62佛洞山寺
佛洞山上佛洞古 佛洞山位于县城南门外10里左右,在大河坝水库里边,现属梁山镇东山村,在国家级东山森林公园规划区内。它是梁平东山凉风垭下面半坡上突兀而起的一座孤峰,高约400米,像一尾昂首上跃的鲤鱼,头高尾低。山脊像鱼背,峰棱耸起;两边像鱼腹,陡斜难攀;山顶似鱼头,峭壁悬岩,壮大高耸。鱼脊、鱼腹满布灌木藤萝,间杂松柏;头腮部份全是苍松巨柏。佛寺在山顶,殿阁亭台,层层叠叠,依山而建,规模宏大。佛洞山寺庙,是梁平名寺,尤其是古老深邃的佛洞,名闻遐迩,颇富传奇色彩。
佛洞山这座鱼形山峰,是被发源于东山的两条山涧夹成的。左边一条发源于凉风垭;右边一条从善堂沟流出,两条山涧在佛洞山“鱼尾部”汇合后,即流进大河坝水库。要游佛洞山最有情趣的路线,是从水库里边两涧汇合处的“丁字桥”登山。这“丁字桥”是世间罕见的艺术建筑。凉风垭古道是忠梁省道,从县城上凉风垭,过佛洞山下两涧汇合处,有座大板桥,为上佛洞山而在这板桥中间横着架一座板桥直通登山梯道,这就成了有名的“丁字桥”。
上佛洞山的青石梯道有1200步。开始攀登的一段,正是在“鱼尾”脊棱上,笔直险陡,站在下步梯子上,前两步梯子就在你胸口边。两边是陡峭的岩壁,走起来提心吊胆,一步一歇,但也别有情趣。上到半山,石梯拐右,坡度略缓,一直到庙的山门前。庙前一段石梯宽近一丈,整齐美观,庙前两侧对开的山门恰似鱼腮。这一带泥土多砂,苍松巨柏密密匝匝,有的两人牵手也围不住,浓荫蔽日,令人惊叹。进山门是一块宽阔二三十丈的海坝,海坝上面即“鱼头”部份,这里是庙的三重大殿,与大殿相对即海坝后面的鱼颈处有块略微突起的台地,上面是房间较多的望云楼,大概是当年香火旺盛时远道香客的住宿处。
进庙门第一重大殿供的是关羽,二重殿供的是佛祖,第三重供的是玉皇大帝,所以名玉皇顶。三重大殿,一重高于一重,最后一重大殿后面是“广子石”山顶,石多土少,上面生长的柏树虬劲苍老,又别是一番景致。一二两重大殿,两厢都有“书楼”,书楼两边,因地势而建有大小不同、形式各异的房间,原是庙里和尚的生活用房。高山缺水,大殿左侧建有积蓄天然雨水的水池,旁有凉亭,颇为雅致。庙宇建筑宏伟,雕刻精湛,实为梁山名寺。清末民初,这里香火特别旺盛,每当庙会,达县等州县数以百计的队队香客,给庙上送“大烛”,三步一拜,九步一叩,极为肃穆。
深邃的佛洞在“鱼头”右下腭部,出山门沿庙墙前的小路过去,便到了半岩上的洞口。洞口颇大,进洞几丈远有一宽阔几丈的平地,能站几十人,略见光亮。进洞右拐有一小洞,摸黑钻几丈远就是出口,从小路可下到山地。这小洞是山后居民进庙的捷径,山上办农校时,凉风垭那边学生也常从这里进出。
这座庙在抗日战争时期,为避日机轰炸梁山初级农职校于1940年3月到1944年秋,曾迁到山上庙中办学。全校6个班、300多师生,全部住下,尚有余房。但没体育活动场所,农校没实验基地,最大问题是没水吃,师生往往一个礼拜不洗脸洗脚,要洗脸洗脚只有下山。但三年多时间,师生仍坚持下来,照样学知识,培养能力。1944年秋才迁到安胜乡黄家院子。
可惜佛洞山的大树,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官兵耀武扬威,砍光卖光。可惜山上大庙,解放后拆得精光。现在人们上山,除凭吊遗址外,这里山清水秀,云雾缭绕,雀唱鸟鸣,胜景清幽,仍可一洗尘怀。 (桥溪听雨文) ——佛洞山寺佛光照
佛洞山寺佛光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