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7572|回复: 1

肾与其他脏腑水火失济理论概述及治法心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29 23: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肾与其他脏腑水火失济理论概述及治法心要
                         首汉伟  副主任医师
       心肾相交是对心肾两脏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其包括水火既济、阴阳互补、精血互化、精神互用四个方面。于水火既济来说,心在五行中属火,位居于上属阳;肾在五行中属水,位居于下属阴。心火下降于肾,温煦肾阳,肾水则不寒;肾水上济于心,资助心阴,制约心火使之不亢。水火相交既济,则心、肾两脏的生理功才能处于协调平衡之最佳状态。
       中医学理论的“水火既济”一词就来源于《周易》,第六十三卦为“既济”,第六十四卦为“未济”。从易学卦象角度分析,阳爻分为一、三、五,阴爻分为二、四、六,水火既济即坎上离下相济之意。第六十三卦,既济,为佳卦,水在火之上,水性下注,火性上炎,在上者可下之,在下者可上之,水火易交合;第六十四卦,未济,为凶卦,火在水之上,依水火原始之性,上者升达向上,下者下泄向下,故不易交合。
       至今为止,检索中医学各版教材及论文,“水火既济”与“水火未济”仅仅用以阐释肾与心的生理、病理关系。
       笔者拓展《周易》、《黄帝内经》思想,认为肾与各脏腑(包含肾自身)均存在着“水火既济”与“水火未济”的生理、病理关系,下拟简略述之“水火未济(失济)”之理论,并一提治则治法要点。
       一、肾脏自身的水火失济
       《黄帝内经·素问·五脏别论》曰:“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五脏藏精,精化气,气分阴阳,任何脏腑内都藏有阴(水)阳(火)两个方面。
       清·冯楚瞻《冯氏锦囊秘录·论变黑腰痛》曰:“肾之为脏,水脏也,水居北方,天一生之,故受气之初,先生两肾,左为肾而属水,右为命门而属火,所谓非水不生,非火不成,水火相济,阴阳之征兆也。”肾阴,又称“元阴”、“真阴”;肾阳,又称“元阳”、“真阳”。肾阴肾阳为人一身阴阳之根本,故明·张景岳《景岳全书·阴阳篇》曰:“元阳者,即无形之火,以生以化,神机是也,性命系之,故亦曰元气。元阴者,即无形之水,以长以立,天癸是也,强弱系之,故亦曰元精。元精元气者,即化生精气之元神也。生气通天,惟赖乎此。经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即为之谓。”张景岳《景岳全书·传忠录·命门余义》曰:“然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张景岳《类经附翼·求正录·三焦胞络命门辩》曰:“故命门者,为水大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若命门亏损,则五脏六腑皆失所恃,而阴阳病变无所不至。其为故也,正以天地发生之道,终始于下;万物盛衰之理,盈虚在根。故许学士独知补肾,薛立斋每重命门,二贤高见,迥出常人,盖得于王太仆所谓壮水之主,益火之原也。此诚性命之大本,医不知此,尚何足云?故予为申明,用广其义。”肾中藏水火,水,属阴性质的肾精和阴液,这些具有宁静、凉润、抑制作用的物质构成全身阴之根本,五脏六腑皆依赖其滋养;火,属阳性质的肾气,这些具有推动、兴奋作用的物质构成全身阳之根本,五脏六腑皆依赖其温煦。肾中水火调和,肾的生理功能得以正常发挥,为“水火既济”;肾中水火失和,火不为水之主,水不为火之源,水火相离,阴阳相诀,必将导致肾脏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阴阳不能相互制约调节的问题,即“水火失济”。
       肾自身水火失济证主要的病机是阴阳关系的失调,治则就是调摄阴阳,使二者达到冲和的程度。《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唐·王冰《增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注释此句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以此形成了以八味丸为代表的一系列调整阴阳的经典方剂。清·陈士铎《辨证录·腰痛门》曰:“夫肾分水火,未可以虚字一言了之。经谓诸痛皆属于火,独肾虚腰痛非火也。惟其无火,所以痛耳。治法似宜单补肾中之火,然而火非水不生,若徒补火而不补水,所谓无阴不能生阳,而痛不可遽止,必须于水中补火,水火既济,肾气足而痛自除,此即贞下起元之意也。”因此,在使用八味丸的同时,加入一些补阴的药如麦冬、五味子等,利用这些药物滋阴的特性,在补火的同时兼补水,既防止补火太过而致的辛温燥烈有余,又可使坎水生而孕育离火,则阴阳调和,人体从而恢复水火既济的状态。
       二、肾与心的水火失济
       水火既济即心肾相交,各版教材均有论述。
       心肾相交理论是从阴阳、水火关系逐步发展构建起来的。《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曰:“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汉·华佗提出坎离(肾心)水火相通之论点,其《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曰:“火来坎户,水到离扃,阴阳相应,方乃和平。”唐·孙思邈发挥《易经》水火既济与水火未济两卦之卦义,结合中医心肾的五行归属及两脏的生理关系,首次将水火与肾心结合起来,首次提出水火相济之论点,其《千金方·心脏脉论》曰:“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相济,心气通于舌,舌非窍也。”明·周子干首次提出了心肾相交的论点,并对其机制进行了阐释,其《慎斋遗书·阴阳脏腑》曰:“心肾相交,全凭升降,而心气之降,由于肾气之升,肾气之升,又因心气之降。夫肾属水,火性炎上,如何而降?盖因火中有真阴,故火亦随阴而降至于肾,则生肾中之水,升降者水火,其所以使之升降者,水火中之真阴真阳也。真阴真阳者,心肾中之真气也。故肾之后天,心之先天也。心之后天,肾之先天也。欲补心者须实肾,使肾得升,欲补肾者须宁心,使心得降,六味丸丹皮、茯苓,所以宁心也。地黄、山药,所以实肾也,乃交心肾之法也。”于升降关系论,肾居于下,以上升为顺;心居于上,以下降为和。《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心肾相交,则肾水可上行于心使心火不亢,心火可下达于肾使肾水不寒,故清·熊应雄《小儿推拿广要·总论》曰:“沉离浮坎.而使水火既济。”“沉离”,使离火沉降于肾的含义,“浮坎”,坎水上达于心。心属手少阴经,肾属足少阴经,《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曰:“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其两条经脉循行路线相互交通,虽然从手少阴心经循行的路线上难以得出心肾有直接关系的结论,但手少阴之脉从心系上肺,肺也恰巧是足少阴之脉循行的部位,当肺中呼吸升降、清浊交换时,心肾两脉得以交流,则心肾水火阴阳得以沟通。
       临床治疗心肾不交类的水火失济证,治则就是通达水火。东汉·张仲景《伤寒论·303条》曰:“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心中烦即为肾阴虚,心火旺盛,黄连阿胶汤由黄芩、黄连、芍药、阿胶、鸡子黄五味药物组成,其治疗思想核心为黄连与阿胶配伍,清降心火与滋阴相结合,使心火得降肾水得旺。心火不降,肾水不升的水火失济证,首选的方剂则为明·韩懋《韩氏医通》所载之交泰丸,该方仅由川黄连和肉桂心构成,两药比例为101,清·陈士铎《本草新编》评议此方曰:“黄连与肉桂同用,则心肾交于顷刻,又何梦之不安乎?”说明该方在治疗心肾不交导致的夜寐不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三、肾与肝的水火失济
       肾与肝的关系密切,其生理关系,中医学界称为“乙癸同源”,或“肝肾同源”。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黄帝内经·灵柩·经脉》曰:“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少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肾生髓,髓生肝,查足少阴肾经与足厥阴肝经之循行路线,均可证明肝肾关系密切。
       肾,五行属水,感应冬气,属北方;肝,五行属木,感应春气,属东方。北方壬癸水,生东方甲乙木,故肾为肝之母,肝为木之子,二者生理相连病理相关。
       “乙”、“癸”为古历的两个天干符号,天干配五行,甲乙属木,壬癸属水,肝属木肾属水,故将“乙”、“癸”分别作为肝、肾的代名词,乙癸同源即肝肾同源。明·李中梓首次提出乙癸同源、肾肝同治之论点,其《医宗必读·乙癸同源论》曰:“古称乙癸同源,肾肝同治,其说维何?盖火分君相。君火者,居于上而主静;相火者,居乎下而主动。君火唯一,心主是也;相火有二,乃肾与肝。肾应北方壬癸,于卦为坎,于象为龙,龙潜海底,龙起而火随之;肝应东方甲乙,于卦为震,于象为雷,雷藏泽中,雷起而火随之。泽也,海也,莫非水也,莫非下也,故曰乙癸同源。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至于春升,龙不现则雷无声,及其秋降,雷未收则龙不藏。但使龙归海底,必无迅发之雷;但使雷藏泽中,必无飞腾之龙。故曰:肾肝同治。”此论深切揭示了肝肾在生理、病理上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
       阴阳二气,通过肝肾之间经脉络属、精血转化等联系机制而相互沟通协调,使肾阴上济肝阴,共同制约肝阳使肝阳不亢。肝阴不足引起肾阴不足而致相火偏亢,肾阴不足也引起肝阴不足而致肝阳上亢,出现头昏目眩、面红面赤、急躁易怒、失眠、遗精、烦热、盗汗等肝肾阴虚火旺证,为“水不涵木”;因情志因素导致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火热下扰伤及肾阴,同样造成肝阳偏亢,实火与虚火积聚,最终恶性循环,使水火既济失常,导致胃痛、胁痛等症状的出现。
       临床治疗肝肾水火失济症,治则就是滋阴补肾、壮水制火。清·吴仪洛《成方切用》引用《医宗己任编》的“疏肝益肾汤”, 后来更名为“滋水清肝饮”,治疗肾虚肝旺,能贯通阴阳二气、复醒水火,效果良好。本方由六味地黄丸和丹栀逍遥散的药对共同组成,滋阴养血,清热疏肝,主治阴虚肝郁,胁肋胀痛,口燥咽干,胃脘疼痛,脉虚弦或细软。方中丹皮、栀子清泻肝火,柴胡、吴茱萸疏肝气解肝郁,地黄、白芍滋阴养阴,当归养血,酸枣仁、茯苓宁心安神,其余药物治疗兼证。
       四、肾与胃的水火失济
       《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肾与胃的关系一为互相资生、互相促进,二为枢机出纳,三为摄纳气机。
       人体正常消化食物及正常输布水谷精微,需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胃健收纳有容有度,二是脾运化功能正常,三是肾阳命门之火温煦脾胃,此三者缺一不可。明·张景岳《类经附翼·求正录·三焦胞络命门辩》曰:“故命门者,为水大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若命门亏损,则五脏六腑皆失所恃,而阴阳病变无所不至。其为故也,正以天地发生之道,终始于下;万物盛衰之理,盈虚在根。故许学士独知补肾,薛立斋每重命门,二贤高见,迥出常人,盖得于王太仆所谓壮水之主,益火之原也。此诚性命之大本,医不知此,尚何足云?故予为申明,用广其义。”宋·严用和《济生方·脾胃虚实论治》曰:“大抵不进饮食,以脾胃之药治之多不效者,亦有谓焉。人之有生,不善摄养,房劳真阳衰虚,坎火不温,不能上蒸脾土,冲和失布,中州不运,是致饮食不进,胸不食而胀满,或已食而不消,大腑溏泄,此皆真火衰虚,不能蒸蕴脾土而然。古人云不如补脾。余谓:补脾不若补肾,肾气若壮,丹田火经上蒸脾土,脾土温和,中焦自治开能食矣。”
       肾与胃者之间出现水火失济时通常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热邪内传阳明,既可传至阳明经造成无形的邪热炽盛,也可传至阳明腑导致有形邪热结聚,这两种情况皆与肾相关,即热邪亢盛燔灼胃津,使胃之阴液受损进而累积至肾,致使肾阴损耗,导致水火失济状况的发生;二是肾阴自身亏虚,不能上济滋生濡养胃阴,导致胃之阴津干燥津液不足;三是胃阳不足,阳气不能制约肾之阴气,水液泛溢于肌肤造成水肿,出现“土不制水”的情况。足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肾胃水火失济不仅会出现阳明腑实(大实不通)等一系列症状,同时会出现一些因肾之阴液亏损而发生的口燥咽干、唇裂舌红的症状,为“土燥水干”。
       临床治疗胃肾水火失济症,治则就是清胃滋肾。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载“玉女煎”,是清胃滋肾的代表方。本方以“肾为一身元气之根,阳明胃为气血所聚”为立足点,仅以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五味药,共奏清胃热、滋肾阴之奇效。该方以牛膝引热下行之法、清润灵动之性制火盛、养坎水;以麦门冬养肺阴助肾阴,达到“金水相生”的效果。本方泻火不伤阴,养阴不恋邪,对后世治疗脏腑热盛的处方制定有良好的启发作用。
       水火失济,并不是教材所论单指心肾之间功能的异常。多脏腑与肾的功能失调,都会出现水火失济的病证,其基本治法皆以调摄阴阳,通达水火为主,辅以兼顾他症。
       基于《黄帝内经》理论体系,勇于理论创新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方为“上工”之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10-6 00: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本文为《补肾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文集》第三篇,首发梁平论坛,转载请注明梁平论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渝公网安备 50022802000170号

QQ|Q群②:15859176|Q群①:21483512|小黑屋|手机客户端|Archiver|梁平信息网 ( 渝ICP备11003097号

GMT+8, 2024-4-19 08:09 , Processed in 0.126382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