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5941|回复: 5

中医阴阳哲学概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3 00: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本帖最后由 首汉伟 于 2020-4-13 06:21 编辑

                      中医阴阳哲学概论
                                 首汉伟  执业医师  国学学者

     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以此来解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是古人认识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阴阳学说,是建立在古代唯物论基石之上的一种朴素辩证法思想,源于古人在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对自然界万物万象的观察、分析、抽象、纯化,由最朴素的经验发展而成。
       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学说,作为一种方法论,经历漫长的时间,渗透到医学领域,与中医学的理论认识和实际经验相结合,成为中医学的一种独特思维方法,被后世一直用于阐释人体的生命活动与疾病的病理变化,系统地指导着疾病诊治、康复、养生。
       一、阴阳概说
       1、阴阳的含义
       细考古人对阴阳认识的演变历程,总结阴阳的含义有三。
       一是指有形可见的实体,如自然界的日月、水火、雨露等。此为阴阳较早的含义。
       二是指气,先秦诸子百家,多认为阴阳是宇宙中运行不息的无形之气。《庄子·则阳》曰:“阴阳者,气之大者也。”《淮南子·天文训》曰:“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意思是说,气,分阳气和阴气,阳气弥散为天,阴气凝聚为地。
       三是指事物或现象的属性,从有形实体的含义经过抽象引申,表达事物对立统一关系,从而具有了哲学意义。
       2、阴阳的概念内涵
       A、阴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阴阳基本概念,是从具体事物和现象中剔开非本质的属性,抽象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而形成的概念。因而,阴阳不再专指具体事物会现象,其本身也无实物可见。故,《黄帝内经·灵枢·阴阳系日月》曰:“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此之谓也。”阴阳,标示的是既相关联又相对立特性的一对有形实体,或是无形之气或是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B、阴阳只标示相对待的两种事物或现象,或一种事物的两种内部属性
       相对待,乃古代哲学阴阳理论中的特殊概念,指两种或两类事物或现象或属性,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
       有阴阳关系存在,就必有相对待的联系,这是事物或现象及其属性的阴阳分属的根据,也是事物或现象及其属性的阴阳关系得以维系的内在机制。
       需注意的是,阴阳标示着既相互关联又对立相反的“相对待”的两种事物或现象,或一种事物内部的两种属性,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事物或现象及其属性或现象的相互关联性,二是事物或现象及其属性的对立相反性。概言之,必须是相对待的事物或现象及其属性,才能用阴阳来进行标示,才能用阴阳的运动规律来阐释其之间的关系。
       相互关联性,即以阴阳标示的事物或现象,必须是密切相关地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的两种事物或现象,或是一种事物或现象内部的密切相关的两种属性。无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及其属性,不能用阴阳进行标示。
       对立相反性,即以阴阳标示的事物或现象及其属性,必须是一对对立相反的事物或现象,或是一种事物或现象内部的一对对立相反的属性。非对立相反的一对事物和现象,可能相互关联,但不能用阴阳标示。
       C、阴阳是一些特殊的矛盾范畴
       阴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但不等同于矛盾。
       矛盾,是最抽象最一般的哲学概念,其对立面具有对立统一关系,但其对象的性质没有任何限定,且对象可以互换,如:甲乙之间,甲可作矛也可作盾,乙也如此。
       阴阳,不仅具有对立统一属性,还对事物或现象及其属性有某些特殊的质的限定。因此,对于同一事物或现象或其属性,阴阳所指是确定不变的,并且不可反称与不可互换。
       概言之,阴阳的内涵大而外延小,矛盾的内涵小而外延大。阴阳仅是一对具有特定属性的特殊矛盾范畴,不像矛盾那样完全抽象,只能用来标示宇宙中和人体的某些既相关联而又相反的一对属性。而矛盾,则能概括阐明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D、阴阳作为一种方法论应用于中医学
       其主要用以阐明人体生命过程中各种生命活动的对立统一关系和发展变化规律,具体来说,就是以阴阳的基本概念和其运动变化规律来说明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规律,阐释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指导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具体分类如下:
       人体内一对相关联而属性相反的实体结构:脏与腑、腹与背、心与肾、肝与肺、脾与胃。
       人体内一对相关联而动静相反的精微物质:精与气、血与气、津液与气。
       人体内一对相关联而功能相反的流动的精微物质:阴气与阳气、营气与卫气、脾气与胃气、肾阴与肾阳、心阴与心阳。
       人体内一事物内部的一对相关联而相反的作用、特性、运动趋势:人体之气的推动与调控、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肝气的刚强与柔和。
       病因中一对相关联而属性相反的致病因素:寒邪与火邪。
       疾病中一对相关联而属性相反的证候、症状、体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发热与畏寒、亢奋与抑郁、脉数与脉迟。
药物的一对相关联而相反的性味、功能:寒凉与温热、升浮与沉降。
       二、阴阳学说的形成
       1、原始阴阳概念的出现
       阴阳最初的含义极其朴素,指的是日光的向北:太阳照到的地方为阳,太阳照不到的地方为阴。这是古人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结果。
       经考证,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现了“晦月”、“阳日”等具有阴阳含义的字词,这是已发现的古人对自然现象最早的真实记录。日月是古人最常见到的天体,白天阳光普照而不见月亮,夜间则见月亮而不见太阳,故将日与月相对待。《诗经》就记录了日月运行与日食,其《小雅·十月之交》曰:“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日月告凶,不用其行。”
阳之本义,是指阳光照射。《诗经·小雅·湛露》曰:“湛湛露斯,匪阳不晞。”不被阳光普照到的地方,露水就不会干,是将阳光与雨露相对待。《诗经·秦·渭阳》曰:“我送舅氏,曰之渭阳。”此处的“阳”指北岸,以河流之南北两岸相对待。河谷北岸,阳光能够照射得到,则阳;河谷南岸,阳光照射不到,则阴。
       阳概念的产生,相对待的阴就产生了。阳,指阳光照射;阴,则指没有阳光照射或阳光照射不到。《周易·中孚·九二》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此处的“阴”指树荫,阳光照射不到,故称阴。《诗经·小雅· 黍苗》曰:“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此处的“阴”指阴天,太阳被云遮盖。《诗经··豳风· 七月》曰:“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此处的“凌阴”指冰窖,需避免阳光的照射。
       古人通过观察获得直观认识,阳光照射到的地方或有阳光照射的时段为阳,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或失去阳光照射的时段为阴,故《说文解字》曰:“阳,高明也。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管子·四时》曰:“日掌阳,月掌阴,星掌和……”进一步说,阴阳的原始概念,是在古人看到了日与月这两个最常见的天体,观察到了日与月的昼夜运行规律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一个相对待的概念,其实质是向太阳者为阳,背太阳者为阴。《诗经·大雅· 公刘》曰:“即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此处的“相其阴阳”,指站在山冈之上,观察哪方向阳,哪方背阳,判断何方为阳,何方为阴。
       以山之东西南北论阴阳,是以阳光能否照射到为依据;以昼夜之时段论阴阳,同样是以有无阳光照射为依据。概言之,日光的向北和光照的有无,是阴阳的最原始最朴素的概念。
       2、阴阳哲学概念的产生
       阴阳的原始概念是非常朴素的,不具备哲学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人观察面不断的拓宽与观察深度不断的增加,阴阳的原始而朴素的概念逐渐得到引申,通过类比思维而引申出众多相对待的概念。
       向阳者为阳,背阳者为阴。向阳处温暖明亮而生机旺盛,背阳处寒凉阴暗而生机萧条,引申出:温暖为阳,寒凉为阴,明亮为阳,晦暗为阴,生机旺盛为阳,生机萧条为阴。进一步引申出:春夏温暖为阳,秋冬寒凉为阴,兴奋、激发、运动、推动等生机旺盛的表达为阳,静谧、抑制、固摄、控制等生机萧条的表达为阴。特别一提水火,水火是阴阳特性的标征物,水具有寒凉、滋润、静谧、抑制、沉降等特性,为阴;火具有温热、干燥、运动、兴奋、升腾等特性,为阳。《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阴阳原始概念不断类比引申,将自然界和人体内的一切相对待事物或现象及其自身具有的相对待的属性,都归于阴阳,构成宇宙的本原二气则分为阴阳二气。因此,自然界中的相对待的两种事物或现象,人体内相对待的形体结构或生理功能,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宇宙中的任何一种事物或现象,都含有阴或阳两个方面的属性。《道德经·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其阐明了宇宙万物皆遵循“道—气—物”的生成模式而化生,宇宙万物在其生成的过程中禀受了不对等的阴阳两种成分,从而表现为不同的形态和属性。《周易·系辞上》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指出宇宙万物中都含有阴阳,阴阳是宇宙的最基本的规律,赋予了阴阳哲学意义的概念。
       3、阴阳学说体系的构建
       古人在认识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了阴阳的运动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标志着阴阳作为一种古代哲学理论已经形成。
       阴阳学说萌芽于西周末年,形成于战国时期,大发展于西汉时期。《黄帝内经》的成书,则标志着阴阳学说成功地应用于中医学。
西周末年,古代先哲用阴阳来分析、阐释一些难以理解或不能直接观察的复杂事物变化的机制。《国语·周语上》曰:“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这是公元前780年,即周幽王二年,伯阳父用阴阳来解释陕西发生的大地震,其把发生地震的机制归结为阴阳两种势力的不协调。此种极其抽象的解释,表明此时的阴阳学说作为一种哲学理论已经萌芽了。
      春秋战国时期,古代哲学范畴的阴阳学说逐渐形成,其认识到任何一种事物或现象内部都存在着阴与阳两种势力,两种势力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互藏互寓、交感相错、相互吸引、相互排斥,有消长运动,也有相互转化。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推动着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消亡。《国语·越语》曰:“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指出日有升落,月有圆缺,循环往复,是阴阳双方相互推移的必然结果。《管子·乘马》曰:“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 时之短长,阴阳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指出四季寒暑的更替与昼夜时间的长短变化,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荀子·礼论》曰:“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指出宇宙中万物的生成和变化,有赖于阴阳二气的氤氲交感。
       综上所述,阴阳的普遍存在及其运动变化,是宇宙的最基本规律,存在于事物或现象内部的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事物或现象发生、发展、变化、消亡的根本原因,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消亡的动力,来源于其内部阴阳双方的相互作用,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互藏互寓、交感相错、消长转化、自和平衡,是事物或现象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标志着阴阳学说作为古人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的构建成形。
       古代哲学的阴阳学说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用于医学领域,即是用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藏、交感、消长、转化、自和、平衡等运动变化规律和形式,来阐释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指导对疾病的诊察、辨别、预防、治疗。
       三、阴阳属性对事物与现象的适用
       阴和阳,代表着一对相关联而相对立的事物和现象的属性。因此,属性相反而又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的两种事物或现象,或一种事物或现象内部既相关又对立相反的两个方面,都可以用阴阳来标示属性。
       1、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的基本定则
       自然界和人体内,有形实体之间阴阳属性的区分,无形之气之间阴阳属性的区分,以及一事物或现象内部两个方面的阴阳属性的区分,皆依据两方的性质、动态、位置、发展趋势等因素来确定。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刚强的、弥散的、兴奋的、亢进的一方,皆属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柔和的、凝聚的、抑制的、衰退的一方,皆属阴。就天地水火而言,天为阳,地为阴,火为阳,水为阴;就事物或现象的属性而言,动为阳,静为阴;就自然界与人体的气而言,具有温煦、兴奋等作用的气为阳,具有寒凉、抑制等作用的气为阴;就人体的精血津液与气而言,精血津液主静为阴,气主动为阳。
       需注意的是,只有处于同一层次的同类事物或现象及其属性,才能规定其阴阳之属性。
       2、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二元性
       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具有二元性。
       A、相对性
       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是根据事物或现象不同的运动趋势、不同的功能属性、不同的所在空间等,通过相互比较归纳而出的。事物或现象的总体属性未变,或比较的对象和层次未变,其阴阳属性是固定不变的。事物或现象的总体属性发生了改变,或比较的层次或对象变了,则其阴阳属性也随之改变。主要分三种情况:
       一方面,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各向其相反方面转化。
       二方面,阴阳之中可以再分阴阳,淡化了原有的阴阳属性。《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以昼夜分阴阳,昼为阳,夜为阴;昼分上午和下午,上午阳益趋旺为阳中之阳,下午阳渐趋衰为阳中之阴;夜分前半夜和后半夜,前半夜阴渐趋盛为阴中之阴,后半夜阴渐趋衰阳渐趋复为阴中之阳。
       八卦的产生也是阴阳再分的结果,《周易·系辞上》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是宇宙的穷极本原,即气(元气);两仪指阴阳,即天地;四象指太阴、少阳、少阴、太阳,即四时;八卦指天(乾)、地(坤)、雷(震)、风(巽)、水(坎)、火(离)、山(艮)、泽(兑)等自然界有代表性的事物和现象。元气依动静分阴阳二气,以成天地;天地阴阳二气的运动又产生了四时、八卦,即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四时更替,八卦相错,则构成了运动不息的物质世界。《皇极经世·观物外》曰:“太极既分,两仪立矣。阳下交于阴,阴上交于阳,四象生矣。阳交于阴,阴交于阳,而生天之四象;刚交于柔,柔交于刚,而生地之四象,于是八卦成矣。八卦相错,然后生万物矣。是故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故曰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易六位而成章也。”
       三方面,事物的阴阳属性因其比较的对象改变而改变。
       同一层次的事物或现象一般不止两个或两类,可能有两个(类)以上或更多,其中一事物或现象与其同一层次的他事物或现象相比较而确定其阴阳属性时,因其比较对象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阴阳属性。例如;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属于同一层次,春夏属阳,秋冬属阴。春天与夏天相比,因春天气温比夏天低,故春天属阴。秋天与冬天相比,因秋天气温比冬天高,故秋天属阳。按照《周易》“两仪生四象”之理论,春为阴中之阳,名曰少阳;夏为阳中之阳,名曰太阳;秋为阳中之阴,名曰少阴;冬为阴中之阴,名曰太阴。《黄帝内经》完完全全采用了《周易》的这一理论,这也是医易同源的有力证据。
       B、绝对性
       阴阳不等同于矛盾。矛盾,是对事物或现象及其属性的对立统一规律的最一般的概括,其双方有主次之分,但不一定有阴阳之别,其主次也是可以改变的,故矛盾是相对的。阴阳,概括的只是事物或现象及其属性中的一些特殊的矛盾范畴,并不能概括说明宇宙中和人体内的所有的事物或现象及其属性。也就是说,阴阳没有矛盾抽象得那么彻底,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就不可能完全是可变的相对的,必然存在着一定的不变性,即绝对性。
       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的绝对性,表现在其属阴或属阳的不可变性,即不可反称性。例如:水与火,水属阴火属阳,水无论多热哪怕是开水仍属阴,火无论多弱仍属阳,其阴阳属性固定不变不可反称。阴阳属性固定不变不可反称的大约有:天与地、日与月、水与火、上与下、升与降、动与静、寒与热、明与暗、温煦与凉润、兴奋与抑制、推动与宁静、弥散与凝聚,等。
       3、阴阳范畴的特性
       阴阳范畴的特性,即确定事物阴阳属性的具有特定意义的属性,具体说就是确定该事物或现象是属于阴还是属于阳的标尺性属性。
总体来说,阴阳范畴的特性,是以寒热属性和动静属性为标尺的。
       A、寒热
       阴阳的概念源于对日光向北的认识,故寒热是阴阳属性最本质的特征。自然界和人体的所有事物和现象具有寒凉征象的都属阴,具有温热征象的都属阳。寒热征象,是阴气与阳气盛衰变化的表现。自然界中,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春夏阳气渐盛则由温到热,秋冬阴气渐盛则由凉转寒;人体之中,发热是阳气亢盛的表现,恶寒是阴气亢盛的表现,人体阴阳失调以出现寒热失常征象为判断依据。《景岳全书·寒热》曰:“寒热者,阴阳之化也。”
       B、动静
       自然界中,春夏万物复苏盛长属阳,秋冬万物沉寂萧条属阴。动静失常也是人体阴阳失调的重要判断指标,情绪亢奋、烦躁易怒、气血流动加速等皆属阳,情绪低落、抑郁消沉、气血流动减速等皆属阴。概言之,自然界和人体中的所有事物及现象,运动的、活跃的、兴奋的都属阳,静止的、沉寂的、抑制的都属阴。
       四、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是阐释阴阳的运动规律、运动形式,及其对包括人体在内的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的作用和意义。
       1、阴阳对立
       阴阳对立,即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内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相互排斥。对立,是统一的前提;统一,是对立的结果。
       A、宇宙中存在的普遍规律
       阴与阳,代表了属性相反的一对事物或现象,或一事物或现象内部一对相反的属性,其是矛盾的相对待的。因此,它们并不是互不相干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是相互斗争与相互作用的。例如:上与下、左与右、寒与热、水与火、升与降、出与入、动与静、兴奋与抑制等。
       阴阳的对立,即阴阳相反。董仲舒《春秋繁露·天道无二》曰:“天之常道,相反之物也,不得两起,故谓之一;一而不二者,天之行也。阴与阳,相反之物也,故或出或入,或右或左,春俱南,秋俱北,夏交于前,冬交于后,并行而不同路,交会而各代理,此其文与!天之道,有一出一入,一休一伏,其度一也,然而不同意。”
       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都处于相互斗争、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之中。《周易·系辞上》曰:“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指出了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是产生各种变化的根源。《管子·乘马》曰:“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 时之短长,阴阳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指出四季寒暑的更替与昼夜时间的长短变化,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推动的结果。
       阴阳相反的概念来源于阴阳“相对待”之说,《黄帝内经》论述的阴阳概念,也是以相对待而论的,故《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综上,阴阳的对立相反乃泛指阴阳“相对待”的关系,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规律。需注意的是,相对待的阴阳双方可能不存在剧烈的相互斗争与相互作用关系,而性质相反的阴阳双方一定存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的特性。例如:中医学中,血与气、精与气,都是相对待的阴阳双方,但不会发生剧烈的相互斗争;水与火、寒与热,都是性质相反的阴阳双方,一定存在着剧烈的相互斗争相互作用。
       B、相互制约
       阴阳对立的阴阳双方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特性,具体指相互抑制、相互压制、相互克制。
       最先提出阴阳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的是《管子》一书,《管子·心术上》曰:“阴则能制阳矣,静则能制动矣,故曰静乃自得。”《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此处的“胜”即制约。张景岳对阴阳的相互制约关系作了进一步阐释,其《类经附翼·医易义》曰:“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养。”
       阴阳的相互制约,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双方才能统一,才能保持相对的协调平衡,即阴平阳秘。
       阴阳双方有序的运动变化,有利于事物之间的协调发展,于自然界则表现为气候的正常发展变化。四时气候的温热寒凉的更替,是自然界阴阳二气相互制约而取得相对协调平衡的结果。《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意思是说,冬至一阳生,冬至到立春,阳气逐渐趋强而北上,阴气被抑制而趋弱北撤,气温则逐渐升高;到夏至则阳气盛极,阴气伏藏,气候极度炎热。夏至一阴生,夏至到立秋,阴气逐渐趋强,阳气被抑制而趋弱南撤,气温则逐渐降低;到冬至则阴气盛极,阳气潜伏。
       阴阳双方有序的运动变化,有利于事物之间的协调发展,于人体则表现为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一方过于弱小,对另一方的抑制不足,可致其相对偏亢,为“制约不及”;一方过于强盛,对另一方过度抑制,可致其不足,为“制约太过”。阴阳制约失去了相对的平衡协调,于自然界则表现为气候的异常变化,于人体则表现为生命活动失常而处于亚健康或疾病状态。
       C、相互排斥
       古人通过观察到水火不相容、寒热不两立的自然特性,将这种朴素的认识用阴阳这一抽象的概念来概括,则产生了阴阳双方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的理论。
       2、阴阳互根
       阴阳互根,即相对立的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化生、相互为用、相互吸引,共处于一个统一体。
       A、相互依存
阴阳双方各以其对立面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即阳依阴而存,阴依阳而在,不能单独存在,缺一不可。例如:没有上就没有所谓下,没有下就没有所谓上;没有升就没有所谓降,没有降就没有所谓升。
       阴阳的相互依存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规律,与阴阳对立一样,具有一般性的普遍意义。
       阴阳相互依存的关系因为某种原因而遭到破坏,就会出现所谓的“孤阴”、“独阳”,于自然界则表现为各种动植物的不生不长,于人体则表现为生生之机遭到压制抑制或破坏而发病,导致“阴阳离决”,则死亡。
       B、互源互用
       在阴阳相互依存的基础上,某些阴阳范畴还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淮南子·天文训》曰:“阳生于阴,阳生于阴。”
       在自然界中,四时寒暑的更替和气候的相应变化,是阴阳二气运动变化的结果。阴阳二气对立制约,又相互资生和促进。夏天虽热,但阴从阳生,故雨水增多;冬日虽寒,但阳从阴化,故干燥少雨。《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在人体内,生命活动得以正常有序的的进行,也体现出某些阴阳范畴的互源互用关系。
于构成人体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精与气而言,精属阴,气属阳,二者之间是既相互资生又相互促进的关系。精,是体内液态精华物质;气,是含有巨大能量的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精是气的化生本原,是能量的化生基础,即阳依存于阴并化生于阴。无精则不能生气,能量的产生有赖于精的分解,精亏则气少。气是精的功能体现和功能态,又是化精的动力源泉,即阴依存于阳而又生化于阳。无气则难以生精,精华物质的合成以消耗能量为代价,故气不足则不能生精。
       于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的基本物质气和血而言,气为阳,血为阴,二者之间是阴阳的相互资生和相互促进关系。气为血之帅,能生血、运血、统血,故气的运行正常有序,有助于血的生成和运行。血为气之母,能载气、养气,故血的充沛方可使气充分发挥其功能。
       于人体的基本功能兴奋和抑制而言,兴奋是人体阳气的功能,抑制是人体阴气的作用,二者相互制约和相互为用。天人相应,白天阳气盛,人体阳气也盛,故人在白天精力旺盛,精神饱满,处于兴奋状态;夜间阴气盛,人体阴气也盛,故人在夜间睡眠安和,处于抑制状态。白天,健康的兴奋状态,是以夜间充分的抑制(充足的睡眠)为代偿的,属阴气资助阳气;夜间,睡眠安和是以白天充分的兴奋为前提,属阳气资助阴气。失眠日久,则阴气虚少,损及阳气,导致阳气也不足,白天则精神萎靡、昏昏欲睡、精神不集中。白天兴奋不足,少动嗜卧,则阳气不足,累及阴气,导致阴气衰少,到夜间就没有高质量的睡眠。
       阴阳互源互用的关系遭到破坏,则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虚弱,不能资助另一方,久之必导致另一方也不足,出现阴阳互损的病理变化。《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曰:“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
       C、相互吸引
       阴阳的相互吸引是与阴阳的相互排斥相对而言的,即阴阳双方相吸相抱而维系它们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阴阳的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都是古人在对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及人体自身的观察体悟中获得的认知,如动物分雌雄人分男女,各属阴阳,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故《周易·系辞下》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阴阳的相互排斥源于阴阳的对立,相互吸引则维系阴阳的统一,即阴阳的相互吸引是维系阴阳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的纽带。《素灵微蕴·藏象解》曰:“阴阳互根,五脏阴也,而阳神藏焉,非五脏之藏,则阳神飞矣,六腑阳也,而阴精化焉,非六腑之化,则阴精竭矣。盖阴以吸阳,故神不上脱,阳以煦阴, 故精不下流。 阳盛之处而一阴已生, 阴盛之处而一阳已化,故阳自至阴之位而升之,使阴不下走,阴自至阳之位而降之,使阳不上越。上下相包,阴平阳秘,是以难老。”指出精属阴,神属阳,阴阳相互吸引,上下相抱,维系阴阳协调平衡,则能健康长寿。《寓意草》曰:“阳欲上脱,阴下吸之,不能脱也;阴欲下脱,阳上吸之,不能脱也。”指出阴阳的相互吸引能维系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阴阳双方因为某种原因而导致相互吸引的机制被破坏,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虚弱不能吸引另一方,则可导致另一方的脱失,临床上可见阴脱和阳脱,重者可致阴阳离决,即死亡。
       3、阴阳互藏
       阴阳互藏,即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含有另一方,阴中藏阳,阳中寓阴。
       宇宙万物,皆由阴阳二气氤氲聚合而化生,故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含有阴与阳两种不同属性的成分。《类经·运气类》曰:“天本阳也,然阳中有阴;地本阴也,然阴中有阳。此阴阳互藏之道。”
       查看伏羲八卦图和文王八卦图的太极阴阳鱼可得知,阳鱼中有属阴的眼睛,阴鱼中含属阳的眼睛,阴阳互藏于对方之中。
       阴阳的互藏互寓,是事物的阴阳双方产生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源和基础。
       例如,上为阳,下为阴,但上中有下,下中寓上,即阴中有阳,阳中寓阴。《春秋繁露·阳尊阴卑》曰:“阴之中亦相为阴,阳之中亦相为阳。诸在上者皆为其下阳,诸在下者皆为其上阴。”再例如,水为阴火为阳,水中内明,火中内暗,即阴中寓阳,阳中藏阴。以哲学的八卦卦象来表达,则水应坎火应离,坎属阴但内寓阳爻,离属阳但内含阴爻。
       气,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气别阴阳,以成天地,故《淮南子·天文训》曰:“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积阳为天之时,地阴之气已寓其中;积阴为地之时,天阳之气已含其内。《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朱子语类》曰:“统言阴阳只是两端,而阴中自分阴阳,阳中亦有阴阳。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男虽属阳,而不可谓其无阴;女虽属阴,亦不可谓其无阳。”《春秋繁露·基义》曰:“物莫无合,而合各有阴阳。阳兼于阴,阴兼于阳。”
       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是依据其所含的阴性与阳性成分的大小而定的。阳中含阴,即属阳的事物或现象中也寓有阴性成分,但该事物或现象的整体属性仍然属阳;阴中寓阳,即属阴的事物或现象中也寓有阳性成分,但该事物或现象的整体属性仍然属阴。表达事物属性的成分占绝对大比例并呈显象状态,而被藏寓于事物或现象内部不得显露的成分占较小的比例。被藏寓于事物或现象内部不得显露的占较小比例的成分虽然不能代表该事物或现象的属性,但作用巨大,被称之为“真阴”、“真阳”,即阴中之阳为真阳,阳中之阴为真阴。真阴和真阳对事物或现象本身的生长、发展、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调控作用,故真阴又称“阴根”,真阳又称“阳根”,意思是说,阴性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变化以真阳为其根,受真阳的调节;阳性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变化以真阴为其根,受真阴的控制。《四圣心源·劳伤解》曰:“阳自右降,降于坎府,而化浊阴,则又含阳气,是谓阳根……阴自左升,升于离位而化清阳,则又含阴精,是谓阴根。”
       阴阳二气的升降运动而引起的交感相错、氤氲合和是宇宙万物生成与发展变化的根源。《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天之气居上,内含地之阴气,即阳中有阴,天之气则在地之阴气的作用下而下降于地;地之气在下,内寓天之阳气,即阴中有阳,地之气在所寓天之阳气的鼓动下上升于天。《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阴阳互藏也是阴阳消长与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
       4、阴阳交感
       阴阳交感,即阴阳二气之间相互感应而交合,发生相摩相错相荡的相互作用。
       阴阳二气的交感相错,是宇宙万物生成变化的穷极本原。《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气自身的运动,产生了属性相反的阴阳二气,阳主动,阴主静,阳化气,阴化形。阳气布散而为天,阴气凝聚而为地。天之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阴阳二气氤氲交感,相摩相荡,达到了“和”之状态,则化生宇宙万物并推动和调控着其发展变化。《淮南子·天文训》曰:“阴阳合和而万物生。”《周易·系辞下》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人类的产生,也是宇宙中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黄帝内经·素问·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天地阴阳二气不断地升降运动而致氤氲交感,维系了宇宙万物的有序产生和发展变化;人体内的阴阳二气不停地升降出入有序协调,则维持着人体生命过程的正常进行。《类经附翼·医易义》曰:“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
       人体内的阴阳二气,如同天地之气,居上之气为降,在下之气当升,即居上的脏气应降,在下的脏气当升。阴升阳降,是宇宙中和人体内的阴阳二气的共同运行规律。
       人体内的阴阳二气的升降协调,运行有序,相摩相错,推动着机体的新陈代谢,维护着人体的生命进程。人体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调,则出现亚健康或疾病状态,如升降出入运动停止,则标志着生命过程的终止。《医源》曰:“天地之道,阴阳而已矣。阴阳之理,升降而已矣。自开辟以至混沌,一大升降也。小儿一岁有一岁之升降,一日有一日之升降,人身之道亦然。以一岁言之,自冬至一阳生,以至芒种而此阳之升极也。自夏至一阴生,以至大雪此阴之降而极也。所谓一寒一暑,岁序行焉!一岁之升降也,一日之内,子半而阳生,寅卯而日出于天阳之升也。午半而阴生,酉戌而日入于地阴之降也,所谓日往月来而晦明成焉。一日之升降也,考之先天,八卦自震而乾,为阴之升,由巽而坤,为阴之降。大圆图之自复而乾自垢而坤,无不若合符节。人与天地为一,少而壮,壮而老。一大升降也。小而日兴夜寐,一日之升降也。气出而呼,气入而吸,一息之升降也。昔古圣人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其与天地之阴阳升降,无少差谬,故阴阳不能犯而寒暑莫能侵。至庸甫者流,外为风寒所逼,内为色欲所伤,一身之内,非阳伤则阴损,阳伤者不升,阴损者不降。不降不升,而生生之机息矣。”《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周易》曰:“天地交,泰;天地不交,否。”天地交,卦象为坤上乾下;天地不交,卦象为乾上坤下。天阳之气性本升上,地阴之气性本沉下,阴居上而阳在下,天地阴阳二气才能交感相错,才能维系大自然的生机勃勃状态。阳在上而阴居下,则天地阴阳二气不得交感相错而分崩离析,大自然的生机被遏制而出现异常变化,故《周易》称“否”
       阴阳二气的交感相错是在阴升阳降的运动过程中实现的,其运动的动力存在于阴阳二气自身之中。阴中有阳,则阴能在其所含阳气的推动下而上升交于天之气;阳中有阴,则阳能在其所寓阴气的牵掣作用下下降交于地气。《类经·运气类》曰:“惟阳中有阴,故天气得以下降。阴中有阳,故地气得以上升,此即上下相召之本。”《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曰:“天有阴故能下降,地有阳故能上腾,是以各有阴阳也。阴阳交泰,故化变由之成也。”
       阴升阳降是宇宙本原的阴阳二气的主要运动形式,也是人体内阴阳二气的主要运动形式。阴升阳降,天地阴阳二气得以交感合和以推动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人体内的阴阳二气得以交济协调以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
       概言之,阴阳双方,既是相互对待的,又是交感合和的,表达了事物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5、阴阳消长
       阴阳消长,即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的量和比例不是衡定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运动变化中。
       正常情况下,阴阳双方的趋势是长而不偏盛,消而不偏衰。阴阳出现偏盛或偏衰,即为异常的消长变化。
       自然界中,各种事物和现象都是不停地运动变化着的,四时寒暑的更替,日月星辰的运行,风雷云雨的布施,植物的生长收藏,动物的生长壮老,都是阴阳二气有序的消长运动。《国语·越语》曰:“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周易·丰》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长壮老的变化,是机体内阴阳两种势力相互作用而出现的有序消长变化的表达。《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曰:“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指出人体脉象的变化,与自然界阴阳二气的消长变化相通应,因而出现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相应变化,被称为“四时平脉”。《黄帝内经·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指出在一日之内,阴阳二气的盛衰与其一年四季的消长变化是相类似的,人体疾病的病理变化趋势也与一日之内阴阳二气的消长变化相一致。
       阴阳消长是事物变化的量变过程,其形式有二类:
       A、此消彼长和此长彼消
       阴阳的此消彼长和此长彼消,有阴消阳长、阳消阴长、阴长阳消、阳长阴消四种运动变化形式,皆出现在阴阳双方的对立制约过程中。
于自然界而言,从冬至经春到夏至,阳生而旺,阳制约阴而见阳长阴消;从夏至经秋到冬至,阴生而盛,阴制约阳而见阴长阳消。
       于人体的生理功能对自然界阴阳二气变化的适应而言,白天阳气盛,人体的生理功能则以兴奋为主;夜间阴气盛,人的生理功能则以抑制为主。子夜一阳生,阳生则制约阴,故出现阳气渐盛而阴气渐消的变化,机体的生理功能由抑制转为兴奋,此为阳长阴消的过程;日中一阴生,阴盛则制约阳,故出现阳气渐衰而阴气渐长的变化,机体则由兴奋转为抑制,此为阴长阳消的变化。
       于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而言,也存在着阴阳消长的变化。人在饱餐之后,消化饮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为化生“精”就必须消耗一定量的“气”,此时不宜剧烈运动,以免增加能量的消耗,此为阳消阴长的过程;在工作劳动时,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即精化为气,以支撑生理需要,故此为阴消阳长的过程。
       在自然界气候的异常变化和人体的病理过程中,也存在着阴阳消长的变化,此不是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的正常消长,而是超出正常限度的盛衰表现。举例自然界而言,春天当暖和反而寒冷,是阳长阴消不及;夏天过度炎热或干旱,是阳长阴消太过;秋天应该凉爽反而炎热,是阴长阳消不及;冬天出现过度的寒冷和冰雪,是阴长阳消太过。
       B、皆消与皆长
       阴阳的皆消与皆长,有阴随阳消、阳随阴消、阴随阳长、阳随阴长四种运动变化形式,皆出现在阴阳的互根互用过程中。
       自然界四时寒暑的更替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而出现降雨增多,即为阴随阳长的正常变化。《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阴阳的皆消与皆长变化,也存在于人体正常的生理过程中。人在饥饿时,出现力气不足,是由于精不足,不能及时化生气,即阳随阴消的阴阳皆消的变化;饥饿时进食后,食物的营养物质化生能量,则力气恢复,即阳随阴长的阴阳皆长的变化。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阴阳双方中的一方不足,不能化生资助或促进另一方,则可累致另一方也虚衰,此称为“阴阳互损”,属阴阳的皆消。
       概言之,阴阳的消长仅是阴阳运动变化的一种形式,导致阴阳消长的根本原因是阴阳的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阴阳的此长彼消和此消彼长,是建立在阴阳对立基础上的盛衰变化;阴阳双方的皆消与皆长,是建立在阴阳的互根互用基础上的消长运动。
       6、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即相对立的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自向其对立面转化。阴阳转化是阴阳双方运动变化的又一基本形式,是事物或现象的总体属性的改变。
       事物或现象的运动变化发展到极期阶段,即阴阳双方的消长变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其阴阳属性就会发生转化,就是所谓的“物极必反”。《黄帝内经·灵枢·论疾诊尺》曰:“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阳性事物或现象在其内部的阴阳消长转化中,其阳性成分仍然占较大比例时,此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仍然属阳,如阴性成分多于阳性成分而成为该事物或现象的主导成分,则该事物或现象就改属阴性,此为“阳转化为阴”,反之则为“阴转化为阳”。因此,阴阳的互藏互寓,是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转化的内在依据;阴阳的消长运动,是促使事物或现象总体阴阳属性转化的必需条件。
       阴阳的消长过程中寓有阴阳的转化,阴阳的转化又导致了阴阳的消长运动。一年四时寒暑的更替,由春温到夏热,阳长阴消和阴逐渐转化为阳相互伴随,发展到夏热之极点,就是向寒凉转化的起点,其后阳渐消而阴渐长,阳也逐渐转化为阴;秋凉到冬寒,阴长阳消和阳逐渐转化为阴相互伴随,发展到冬寒之极点,就是向温暖转化的起点,其后阴渐消而阳渐长,阴也逐渐转化为阳。
       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阴阳转化是量变基础上的质变。
       阴阳转化,有渐变和突变两种形式。
       阴阳转化的渐变,即阴阳双方在其消长过程中,随着阳长阴消的变化,阴渐变为阳;随着阴长阳消的变化,阳渐变为阴。一年四时寒暑的更替、一日中随着白天黑夜的改变而伴随的人体兴奋与抑制的交替、人体内精与气的分解与合成,都是以渐变的形式进行的。
       阴阳转化的突变,即阴阳双方在其消长变化过程中,平时表现为量的变化而表现不出质的改变,当消长变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阴阳双方即快速或突然向其相反方面而表现为质的改变。例如,夏天当热不热,突然有寒流的侵袭或降落冰雹;冬天当寒不寒,突然有温热风暴。
       7、阴阳自和
       阴阳自和,即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
       阴阳自和的观念,源自于中国古代哲学“阴阳贵和”的思想,是道家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最早提出并系统构建阴阳自和理论体系的,是东汉王充,其《论衡·自然》曰:“黄老之操,身中恬澹,其治无为,正身共已,而阴阳自和,无心于为,而物自化,无意于生,而物自成。”指出人要通过自身的修身养性,来协调自身的阴阳二气,并使自身的阴阳运动与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融合为一体。《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进一步阐释曰:“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阴阳和合,万物自生,是中国古代道家哲学的重要观点。道家哲学认为,阴阳和合是由于阴阳双方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阴阳双方之所以能够产生相互作用,是因为阴阳本来就是由一气所分,相对待而言,阴阳必定是互藏互寓的,也能够合二为一。阴中有阳,阳中寓阴,阴阳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对立相反而相推相摩,推动着阴阳升降运动,其运动过程则交感合和而生万物。因此,阴阳交感合和,是由于阴阳自身中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并非由于外力的作用,也不受外力的支配,其动力源自阴阳自身。
       阴阳自和是阴阳的本性,是阴阳双方自动地向最佳目标的发展与运动,是维持事物或现象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于生命体而言,阴阳自和是生命体内的阴阳二气在生理状态下的自我协调和在病理状态下的自我恢复平衡的能力。
       张仲景首次将道家阴阳自和思想运用与中医学,以阐释人体疾病自愈的发生、发展机制。《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曰:“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指出用汗、吐、下诸攻法太过,耗伤津液,但如果功能不衰,阴阳可以自和,疾病可以自愈。张仲景开创性地阐明了,在疾病发生与治疗过程中,机体内已不协调的阴阳双方,能够自动地趋向于协调平衡的最佳目标,是疾病自愈的内在机制。
       清代吴谦发挥张仲景“阴阳自和”思想,其认为,人体生病时,虽因正气随邪气同衰,但只要有生机仍在的脉证表现,阴阳就有自和的趋势,疾病就有自愈的可能性。《医宗金鉴》曰:“凡病,谓不论中风、伤寒一切病也。若汗,若吐,若下,若亡血,若亡津液,施治得宜,自然愈矣。即或治未得宜,虽不见愈,亦不至变诸坏逆,则其邪正皆衰,可不比施治,惟当静以俟之,诊其阴阳自和,必能自愈。”
       8、阴阳平衡
       阴阳平衡,即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的相互协调和相对稳定状态。
       阴阳平衡的观念,也源自于中国古代哲学“阴阳贵和”的思想,是儒家“中庸之道”的思想。
       在古代哲学中,“平衡”与“中和”的内涵是等同的。中和是天地万物必须遵循的法则,是天地之间最大的道法和理法。《春秋繁露·循之天道》曰:“中者,天地之所终始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中者,天地之美达理也,圣人之所保守也。和者,天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其气最良,物之所生也,诚择其和者,以为大得天地之奉也。天地之道,虽有不和者,必归之于和,而所为有功;虽有不中者,必止之于中,而所为不失。阴阳之道不同,至于盛,而皆止于中,其所始起,皆必于中。中者,天地之太极也,日月之所至而却也,长短之隆,不得过中。天地之制也,兼和与不和,中与不中,而时用之,尽以为功,是故时无不时者,天地之道也。顺天之道,节者、天之制也,阳者、天之宽也,阴者、天之急也,中者、天之用也,和者、天之功也,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是故物生皆贵气而迎养之。”指出天地阴阳二气的中和,促成了宇宙万物的发生和发展。
       阴阳双方的平衡,是动态的常阈,即阴阳双方的量的比例在不断变化的但又稳定于正常限度之内的状态,是动态的均势,而不是绝对的静止。
       维持阴阳平衡的机制,是建立在阴阳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基础上的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的消长和转化运动。
       阴阳平衡,于自然界体现为气候的正常变化,四时寒暑的正常更替;于人体则体现为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协调。《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曰:“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均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阴阳的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关系失调,阴阳双方的消长与转化运动失常超越了正常的限度,阴阳的动态常阈平衡就会遭到破坏而出现偏盛偏衰或皆盛皆衰,于自然界体现为气候的异常变化,于人体则体现为生命活动的失常而进入疾病状态。《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曰:“血气以并,病形以成,阴阳相倾,补泻奈何?”中医养生与治疗的一切方法,都是为了维持或恢复机体阴阳的平衡。《黄帝内经·素问·至真大要论》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中医学,承认人体生命过程的恒动性,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又不否认生命过程的稳定性,认为生命在于祥静。《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轮》曰:“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人体的生命活动,是在阴阳双方的恒动性和稳定性的对立统一过程中进行、发展的,阴阳平衡是体内阴阳二气在运动变化中维系的动态平衡,体内的阴阳二气的运动,则是推动和调控物质与能量代谢和各脏腑功能的升降出入运动。
       五、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学说,与中医学固有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融为一体,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指导着历代医家        认识宇宙自然事物或现象规律及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认识药物的药理作用和应用规律,从而建立了疾病预防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学体系。
       1、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的对立互根关系。《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人体的所有形体结构,皆是有机联系的,又可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与阳两部分。划分的层次不同,人体脏腑经络的阴阳归属也不同。于大体部位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阴,体内为阴;于背腹而言,背部为阳,腹部为阴;于四肢而言,外侧属阳,内侧属阴。
       阴阳之中复有阴阳,不同层次的事物和现象有不同的阴阳属性。体表组织皆属阳,其中的皮肉为阳中之阳,筋骨为阳中之阴;体内的脏腑皆属阴,其中的五脏为阴中之阴,六腑为阴中之阳。以下一层次划分,皮肉为阳,其中皮肤为阳中之阳,肌肉为阳中之阴;筋骨为阴,其中筋为阴中之阳,骨为阴中之阴;五脏为阴,其中肺与心居上为阴中之阳,肝脾肾在下方为阴中之阴。以再下一层次划分,肺与心居胸中为阳,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肝脾肾位于腹中为阴,其中肝为阴中之少阳,肾为阴中之太阴,脾为阴中之至阴。
       《黄帝内经》关于人体五脏阴阳属性的论述有三处两说: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曰:“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太溪二。”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系日月》曰:“其于五脏也,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阴中之少阴,肝为阴中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
       两说的不同,是肺、肾两脏的阴阳属性不同。对此,历代医家皆争论不休,论述者众。
       笔者认为,《灵枢》两篇的论述是正确的,即肺为阳中之少阴,肾为阴中之太阴;《素问》的论述,即肺为阳中之太阴,肾为阴中之少阴,是错误的。理由如下:
       理论依据是《周易》,《周易·系辞上》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意思是说,太极生天地阴阳两仪,天地阴阳生太阳、少阴、太阴、少阳四象,即四时,春为少阳,夏为太阳,秋为少阴,冬为太阴。肝属木,位东方,通于春;心属火,位南方,通于夏;肺属金,位西方,通于秋;肾属水,位北方,通于冬。以四时论阴阳,则冬春为阴,夏秋为阳。冬春相对而言,冬为阴中之阴归属太阴,春为阴中之阳归属少阳;夏秋相对而言,秋为阳中之阴归属少阴,夏为阳中之阳归属太阳。因此,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阴中之少阴,肝为阴中少阳,肾为阴中之太阴,才是科学合理的。
       脾属土,位中央,通于长夏,为阴中之至阴。道家的内外阴阳学说及中根思想认为,相对于外周的木、火、金、水而言,居中央的土为阴,脾居中央,故称为至阴。道家以内外隐显阐释阴阳,内在的、隐藏的属阴,外在的、显露的属阳,内在的阴能够生成及资生外在的阳,即阳生于阴,阴贵于阳。中医学完完全全引入了道家的这一思想,构建了科学合理的中医藏象理论体系,从而产生了内在的五脏决定外在的六腑和形体官窍,而居中心的脾能资养并调控外周的肝心肺肾四脏的科学认知。
       具体到每一脏腑,则任何一个脏腑都有相对的阴阳两个方面的属性。心有心阴心阳,肝有肝阴肝阳,脾有脾阴脾阳,肺有肺阴肺阳,肾有肾阴肾阳,胃有胃阴胃阳。但是,如此划分的脏腑阴阳所指,不是脏腑实体的阴阳两分,也不是将脏腑所藏之精称阴和精所化之气称阳,而是专指脏腑之精所化之气的阴阳两分,即:具有布散、升发、兴奋、推动、温煦等作用的属阳,称为阳气;具有凝聚、沉降、抑制、宁静、凉润等作用的属阴,称为阴气。阴气与阳气对立制约,协调平衡,脏腑之气则冲和畅达,脏腑功能得以正常发挥。脏腑之阴与脏腑之阳皆是脏腑之气的一部分,是一些内涵相对明确但外延较小的具体概念,不具备中国古代哲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人体全身分布的经络,也有阴阳之分。脏为阴,腑为阳,隶属于脏的经脉为阴,称为阴经;隶属于腑的经脉为阳,称为阳经。上为阳,下为阴,外为阳,内为阴,分布于身体上部及体表的络脉为阳,称为阳络;分布于身体下部和内脏、肢体深层的络脉属阴,称为阴络。
       天人相应,即阴阳相应。人体气血的运行与宇宙中日月运行是相应关系,故中医学将人体十二经脉以手足三阴三阳阐释之。一阴衍化为三阴,即太阴、厥阴、少阴;一阳衍化为三阳,即阳明、少阳、太阳。三阴经隶属于六脏(五脏加心包为六脏),三阳经隶属于六腑。人体十二经脉气血的运行,与一年十二个月、一日十二时辰的自然界的阴阳二气的运动及其气候变化相通应。人体十二经脉的气血,在运行流注的过程中,三阴三阳六经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曰:“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2、阐释人体的生理功能
       阴阳学说阐释人体的生理功能,一是以阴阳的运动规律和形式阐释人体的“阴阳匀平”的生理状态,二是以气的两分阴阳和对立互根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
       A、阐释人体的阴阳匀平生理状态
       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阴阳双方是平衡协调的。《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曰:“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均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人的生、长、壮、老、亡的全过程,是以精为物质基础和内守,以精所化之气的运动为动力来推动和调控的。
       人体之精与人体之气,一阴一阳,互根互用,维持着人体阴阳的在精气层面的相对协调平衡,推动和调控着机体生命活动的有序稳定进行。精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精,泛指一切对人体有用的液态精华物质,包括先天之精、水谷之精、脏腑之精、生殖之精、血液、津液等;气,即体内含有巨大能量的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推动和调控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其运动停止则生命终止。精藏于脏腑之中,主静谧而属阴,气运行不息,主推动和调控而属阳。精是构成人体并维持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乃人体生命的本原;气是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进程的动力来源,乃人体生命的维系。精构成了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并藏于其中,气的运动激发和调控着各脏腑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并推动和调控着精、血、津液的生化和输布。
       人体之气,分阴阳二气,其升降交感、相摩相错,激发和推动着机体内物质之间、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命进程。阴气,主凉润、宁静、抑制;阳气,主温煦、推动、兴奋,阴阳二气的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维持了人体阴阳在气层面的协调平衡,推动和调控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有序运行。
       人体的生命活动是恒动的,故阴阳的协调平衡也是相对的,呈动态变化的,其通过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来实现。精化为气,以推动和调控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发挥,是阴消阳长、阴转化为阳的过程;气的运动,消耗能量而激发各种生理功能并促进精的化生,则是阳消阴长、阳转化为阴的过程。因此,人体内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一定限度内的消长和转化,共同维系着阴阳的平衡和协调,维系着生命活动的有序和稳定。
       人体,是一个上下协调、内外统一的整体。由于阴阳二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在下的阴气能升,在上的阳气能降,在内的阴气能出,在外的阳气能入,阴阳二气在其升降出入的运动中交感相摩,协调平衡,沟通和联结了机体上下内外的相互联系,维系着机体在整体水平上的协调统一。人体阴阳升降出入的内在机制,即阴升阳降、阴出阳入的机制。
       不同的人,先天禀赋、后天营养、饮食习惯、居住环境不同,导致体质阴阳差异,或阴盛多寒,或阳盛多热,或阴虚阳亢,或阳虚阴盛。《景岳全书·传忠录中·藏象别论》曰:“血气为人之橐 ,是皆人之所同也。若其同中之不同者,则脏气各有强弱,禀赋各有阴阳。”《黄帝内经·灵枢·寿夭刚柔》曰:“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
       依据阴阳配五行之原理,将人分为五态人。《黄帝内经·灵枢·通天》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徒一阴一阳而已也……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太阴之人,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内而恶出,心和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此太阴之人也。少阴之人,小贪而贼心,见人有亡,常若有得,好伤好害,见人有荣,乃反愠怒,心疾而无恩,此少阴之人也。太阳之人,居处于于,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乎四野,举措不顾是非,为事如常自用,事虽败,而常无悔,此太阳之人也。少阳之人,諟谛好自责,有小小官,则高自宜,好为外交,而不内附,此少阳之人也。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是谓至治……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涩,阴阳不和,缓筋而厚皮……少阴之人,多阴少阳,小胃而大肠,六腑不调,其阳明脉小,而太阳脉大……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少阳之人,多阳少阴,经小而络大,血在中而气外……阴阳和平之人,其阴阳之气和,血脉调……”
       在五态人的基础上,有细分为阴阳二十五人。《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木形之人,比于上角,似于苍帝。其为人苍色,小头,长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有才,劳心,少力,多忧劳于事。能春夏不能秋冬,感而病生,足厥阴佗佗然。大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阳,少阳之上遗遗然。左角之人,比于右足少阳,少阳之下随随然。大角之人,比于右足少阳,少阳之上推推然。判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阳,少阳之下栝栝然。火形之人,比于上徵, 似于赤帝。其为人赤色,广矧,锐面小头,好肩背髀腹,小手足,行安地,疾心,行摇,肩背肉满,有气轻财,少信,多虑,见事明,好颜,急心,不寿暴死。能春夏不能秋冬,秋冬感而病生,手少阴核核然。质徵之人,比于左手太阳,太阳之上肌肌然。少徵之人,比于右手太阳,太阳之下慆慆然。右徵之人,比于右手太阳,太阳之上鲛鲛然。质判之人,比于左手太阳,太阳之下支支颐颐然。土形之人,比于上宫,似于上古黄帝。其为人黄色,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多肉,上下相称,行安地,举足浮,安心,好利人,不喜权势,善附人也。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足太阴敦敦然。大宫之人,比于左足阳明,阳明之上婉婉然。加宫之人,比于左足阳明,阳明之下坎坎然。少宫之人,比于右足阳明,阳明之上枢枢然。左宫之人,比于右足阳明,阳明之下兀兀然。金形之人,比于上商,似于白帝。其为人方面,白色,小头,小肩背,小腹,小手足,如骨发踵外,骨轻,身清廉,急心,静悍,善为吏。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手太阴敦敦然。大商之人,比于左手阳明,阳明之上廉廉然。右商之人,比于左手阳明,阳明之下脱脱然。大商之人,比于右手阳明,阳明之上监监然。少商之人,比于右手阳明,阳明之下严严然。水形之人,比于上羽,似于黑帝。其为人黑色,面不平,大头,广颐,小肩,大腹,动手足,发行摇身,下尻长,背延延然,不敬畏,善欺绐人,戮死。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足少阴汗汗然。大羽之人,比于右足太阳,太阳之上颊颊然。少羽之人,比于左足太阳,太阳之下纡纡然。众之为人,比于右足太阳,太阳之下洁洁然。桎之为人,比于左足太阳,太阳之上安安然。”
       B、说明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
       中医学论述的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不是基于现代医学解剖形态来论述,是以脏腑的精气阴阳理论来阐释的。一身之精藏于脏腑则为脏腑之精,脏腑之精所化生之气则为脏腑之气。脏腑之气中,具有凉润、宁静、抑制、沉降等作用和运动趋向的部分是脏腑之阴气,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升腾等作用和运动趋向的部分是脏腑之阳气。同一脏腑的阴气和阳气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协调统一,推动和调控该脏腑的各种功能。
       3、阐释人体疾病的病理变化
       疾病是病邪作用于人体引起邪正斗争,导致阴阳平衡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功能失常及心理活动障碍等的生命过程,始终体现着损伤、障碍、失调与修复、调节、自和的矛盾斗争和邪正盛衰变化。
       病邪,又称邪气,乃四时不正之气,即自然界存在的能够侵入人体使之发病的流行于四时的极细微物质,统称六淫邪气。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邪气的本义得到了引申,凡一切能够引起疾病发生的因素和条件,都称为病邪或邪气。依据人体发病部位的不同、邪气自身的性质和特点,邪气分为阴邪、阳邪两大类。《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曰:“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正气,是一身之气与邪气相对时的称谓,乃一身之气的别称,是机体内的活力强盛、运行不息、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一身之气,主要由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化生,并与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合而成。正气充足而运行有序,人体抗御病邪侵袭或祛除病邪使病体康复的能力就强大;正气不足,人体抗病和祛邪能力减退,则可由于病邪的侵袭而发为实质性病变,也可因其自身的调节功能失常而发生虚性病变。《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疾病的发生,是邪气侵如人体引起邪正斗争的结果。一气分阴阳,以阴阳学说阐释疾病的发生,则是阳气与阴邪、阴气与阳邪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斗争,导致机体阴阳失调而出现偏胜、偏衰、互损、格拒、转化、反作、亡失等病理变化。《黄帝内经·素问·著至教论》曰:“上下无常,合而病至,偏害阴阳。”
       A、阴阳偏胜
       阴阳偏胜,即人体阴阳二气中某一方的病理性亢盛状态,多由于外感病邪的侵袭而致,属实性病机。
       阳偏胜,即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气病理性偏盛、功能亢奋、机体反应性增强、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临床表现:壮热、烦渴、面红、目赤、尿黄、便干、苔黄、脉数。阳气亢盛,则必然损伤阴气和津液,出现实热兼阴亏证。
       阴偏胜,即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病理性偏盛、功能抑制、热量耗伤过多的病理状态。临床表现:形寒、肢冷、踡卧、舌淡润、脉迟。阴气亢盛,则必然损伤阳气,出现实寒兼阳虚证。
       机体的精、气、血、津液代谢失常,也可出现阴阳二气之一气的偏胜,表现为内热或里寒的病理变化。《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麤为之俯抑,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长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曰:“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B、阴阳偏衰
       阴阳偏衰,即阴阳双方中的某一方低于正常水平而另一方相对亢盛的病理状态,属虚性病机。
       阳偏衰,即机体阳气虚损,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减退,出现功能减退或衰弱,代谢减缓,产热不足的病理状态。临床表现:面色胱白、畏寒肢冷、脘腹冷痛、喜静踡卧、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舌淡、脉迟微细。
       阴偏衰,即机体阴气不足,凉润、宁静、抑制等功能减退,出现代谢相对增快,功能虚性亢奋,产热相对增多的病理状态。临床表现:低热、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红、消瘦、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概言之,阴阳偏胜是阴阳的对立制约太过而出现超过正常限度的阴阳消长,阳气偏胜则对阴气制约太过,即阳长而阴消;阴气偏胜则对阳气制约太过,阴长而阳消。阴阳偏衰是阴阳双方的制约不及而出现低于正常限度的阴阳消长,阳气偏衰则对阴气制约不及,阳消而阴长;阴气偏衰则对阳气制约不及,阴消而阳长。
       C、阴阳互损
       阴阳互损,即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而致另一方也不足的病理变化。
       阴阳双方本来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资生、互为化源、相互为用的关系,其某一方虚损不足或功能减退,不能资助另一方或不能促进另        一方的化生,必然导致另一方的化生无源或动力无根,从而引起量的不足或功能的减退。《景岳全书·本神论》曰:“阴阳之理,原自互根,彼此相须,缺一不可,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阳损及阴,即阳气虚损到一定程度时,不能推动阴气的化生,引起阴气也亏虚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为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
       阴损及阳,即阴气虚损到一定程度时,导致阳气化生无源,引起阳气也不足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为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
       阴阳互损,其实是阴阳偏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多发生在肾阴或肾阳偏衰的病理变化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时,这是因为肾阴肾阳是机体阴阳的根本。
       D、阴阳格拒和阴阳转化
       阴阳格拒和阴阳转化,都是阴阳双方中的某一方偏盛至极而产生的病理变化。
       阴阳格拒,即阴阳双方中的一方偏盛至极而固守于内,将另一方排斥于外,致使阴阳双方不能平秘协调而出现真假寒热的病理变化。阴寒盛极,壅聚于内,排斥阳气于外,致使阴阳二气不能相互维系,浮阳外越,形成真寒假热证,称为阴盛格阳;阳热极盛,郁闭于内,排斥阴气于外,致使阴阳二气不能平秘透达,形成真热假寒证,称为阳盛格阴。
       首次论述真假寒热病症的是东汉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曰:“病患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首次明确指出阴阳格拒是真假寒热的病理病机的是张景岳。《景岳全书·传忠录》曰:“假热者,水极似火也……此皆阴盛格阳,即非热也。假寒者,火极似水也……此阳极似阴,即非寒也。”
       阴阳转化,即阴阳双方中的一方偏盛至极时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本质性的改变,疾病的本质向对立面逆转。
       E、阴阳亡失
       阴阳亡失,即机体的阴气或阳气突然大量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亡阳,即机体的阳气突然大量脱失,导致全身功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发生机理:邪气太盛,正不敌邪,阳气突然脱失;出汗过多、吐泻过多,津液过耗,气随津泄,阳气外脱;素体阳虚,劳伤过度,阳气消耗过多;慢性疾病,长期耗散阳气,终致阳气亏损殆尽。临床表现:冷汗淋漓、心悸气喘、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畏寒踡卧、精神萎靡、脉微欲绝等,为生命垂危之象。
       亡阴,即机体的阴气发生突然大量消耗或丢失,导致全身功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发生机理:热邪炽盛,或邪热久留,大量煎灼津液,或逼迫津液大量外泄而为汗,以致阴气随之大量消耗而突然脱失;慢性疾病,长期耗损津液和阴气;外伤,突然大量失血。临床表现:手足虽温但大汗不止、烦躁不安、心悸气喘、体倦无力、脉数疾等,为生命垂危之象。
       机体的阴阳之间存在着互根互用和相抱相吸的关系,阳气亡失则阴气无以吸引而丢失,阴气亡失则阳气无所吸引而散越,即亡阴可迅速导致亡阳,亡阳可继而出现亡阴。
       F、阴阳反作
       阴阳反作,即阴阳二气升降运动失常,上下不得交济互制的病理变化。
       阴升阳降,是阴阳二气的运动的基本规律,维系着机体上下的协调平衡。在上之阳升,在下之阴降,则阴阳上下分崩离析,不得交感合和,失去了相推相摩,生命就不能发展。
       阴阳反作的病变,有以下三种:
       一是中气失调,升降反作
       中气,即中焦之气,是脾胃升降有序协调之气。脾为阴脏,其气主升,传输水谷之精于心肺,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胃为阳腑,其气主降,传化水谷于肠道,维系机体新陈代谢的协调平衡。脾胃居中焦,为一身之气升降运动的枢纽,脾气升则肝肾之气皆升,胃气降则心肺之气皆降。脾胃之气升降协调,即中气运转有序,则一身之气当升则升,当降则降,上下联系,协调共济,维系着五脏功能的正常发挥和稳定有序。中焦湿盛,困遏脾气,则脾气难升,出现水谷不化之泻、眩晕、耳鸣等疾患;脾气虚极不升,反而下陷,则出现久泄、脱肛、子宫脱垂等疾患。胃中津液亏少而不润,则胃气难降,出现胃胀、便秘、牙龈肿等疾患;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出现嗳气、呃逆、恶心、呕吐等疾患。
       二是左升太过,右降不及
       肺居上为阳中之阴脏,其气从右清肃下行;肝在下而为阴中之阳脏,其气自左升发上腾。肝之阳气推动肝之阴气上升以滋养头目,资助心脏,肺阴牵掣肺阳下行以资生肾脏和大肠,有序维系着机体上下左右的平衡协调。肝气左升太过,肺气右降不及,则肝气化火上逆,肺气下行困肝。
       三是心肾不交,上热下寒
       心居上为火脏属阳,肾在下为水脏属阴。心火在心阴的牵掣下化气下降以助肾阳,共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肾水在肾阳的鼓动作用下化气上济心阴,共制心火,防其过亢。阴阳二气升降失常,阴阳反作,居上之心火不得下温,在下之肾水不得上济,则心火亢于上而为上热,肾水盛于下而见下寒。
       4、指导疾病的诊断
       疾病的基本病理机制是阴阳失调,于错综复杂的众多临床表现中抓住阴阳相对待这条主线,是一个中医的基本功底。
       A、辨别病症的阴阳属性
       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为八纲辨证,阴阳为总纲。辨清阴阳,才能在宏观上抓住疾病的本质。《医学心悟》曰:“病有总要,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而已。至于病之阴阳,统上六字而言,所包者广。热者为阳,实者为阳,在表者为阳;寒者为阴,虚者为阴,在里者为阴。寒邪客表,阳中之阴;热邪入里,阴中之阳。寒邪入里,阴中之阴;热邪达表,阳中之阳。”
       B、分析色、脉、声、息的阴阳属性
       于具体的症状和体征而言,即用阴阳相对的概念来概括色泽、脉象、声音、呼吸等变化。《景岳全书·传忠录》曰:“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
       色泽鲜明病在阳分,病情较浅;色泽晦暗病在阴分,病情较深重。
       脉诊为中医重要的诊察手段,《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以部位分,寸为阳,尺为阴;以脉动过程分,至者为阳,去者为阴;以至数分,数者为阳,迟者为阴;以形态分,浮大洪滑为阳,沉小细涩为阴。
       语声高亢宏亮,多言语而躁动者,多属实、热而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多为虚、寒而为阴。
       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属实而为阳;呼吸微弱,动辄气喘,多属虚而为阴。
概言之,属阳者,病情一般较清浅,急性病症多见;属阴者,病情一般较深重,慢性病多见。
       5、指导疾病的防治
       A、指导养生
       养生,古称“摄生”、“道生”,即保养生命。预防疾病和延年益寿是养生的目的。
       养生,日常生活必须遵循自然界阴阳二气变化的规律,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协调统一,使精神内守,形体强壮。《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B、确定治疗法则
       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理机制,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C、归纳药物的性能
       中医学对药物的性能,是从气、味、升降沉浮、归经、功效等方面加以认识的,阴阳学说可以对药物的气、味、升降沉浮的阴阳属性予以说明。
       药性,分寒、热、温、凉四种,称为“四气”。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辛、甘属阳;酸、苦、咸属阴。《黄帝内经·素问·至真大要论》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升降浮沉,即药物进入人体后的作用特点。升,即药性上升;降,即药性下降;浮,即药性发散;沉,即药性镇敛。升、浮属阳;降、沉属阴。
       六、结束语
       认真学习中医阴阳哲学,对提高医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楼主| 发表于 2020-4-13 00: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引用或转载,请注明梁平论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3 09: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细看一遍,发现多处错别字和标点错误,郁闷已修订完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17 2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深奥!要看你这个帖,还须静下心来,慢慢研究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9 07: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水分子 发表于 2020-4-17 22:18
深奥!要看你这个帖,还须静下心来,慢慢研究才行。

乱整的,别见笑就好。
那些从事堪舆的,也就是从事风水工作的,对阴阳理论会有更加深奥的阐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19 23: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首汉伟 发表于 2020-4-19 07:18
乱整的,别见笑就好。
那些从事堪舆的,也就是从事风水工作的,对阴阳理论会有更加深奥的阐释。
...

曾看过洪丕谟,邵伟华的书,他们还没有你整的说得详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渝公网安备 50022802000170号

QQ|Q群②:15859176|Q群①:21483512|小黑屋|手机客户端|Archiver|梁平信息网 ( 渝ICP备11003097号

GMT+8, 2024-4-20 08:41 , Processed in 0.151675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