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280|回复: 2

《黄帝内经》“气”哲学思想概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1 07: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本帖最后由 首汉伟 于 2019-7-1 12:12 编辑

                  《黄帝内经》“气”哲学思想概论
                                 首汉伟  执业医师  国学学者
       “气”中医哲学的重要概念,气学说是《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理论之一。
       一、气的渊源
       1、老庄的道
       《黄帝内经》的气,是从老子的“道”逐渐演变、发展而系统的构建起来的。
       道家学派成形之前,人伦的“道”、宗教的“神道”、术数的“天道”等原始道观念,即已存在。老子为代表道家,把原始道观念提炼抽象出一个高于一切范畴的道,以解释天地万物的本原。
       老子的“道”,具有三重涵义,一是世界本原,二是世界存在,三是事物发展规律。
       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之始,是物质世界的开端,是万物产生的根源。《老子·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为地,阳为天,意思是说,万物在天地之中,由天地二气交感冲其合和,遵循道、天地、气、万物的发生顺序而生。而道,作为本原,与天地万物构成了本原与派生的关系。
       老子认为,“道”又是世界存在自身,其《老子·二十五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生成万物,包裹天地,独立存在,运行不息。道作为一种存在范畴,与天地万物构成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并且也是人类认识的客观对象。
       老子认为,“道”是事物矛盾运动的普遍法则和基本规律。《老子·四十章》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四十一章》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老子别具一格,将常人眼里看作肯定的事物,作出事物其中包含否定的论断。老子把“明道”看作暗昧,把“进道”看作后退,把“夷道”看作坎坷不平,把“反”阐释为矛盾的双方各自向其反面的转化,都包含着对肯定事物的否定理解。否定了所肯定事物中的否定因素,就是对原有事物的肯定,矛盾双方向其反面的转化,就产生了“道”之运动。
       综上所述,老子“道”之涵义,具有双重意义。《老子·二十一章》曰:“道之为物……”《老子·二十五章》曰:“有物混成……”意思是说,道是物质本原的物质世界存在自身。《老子·四十章》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五十一章》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意思是说,道又是非物质的精神本原和存在,具有人格伦理的属性。老子认为,道是世界万物运动的总规律,称作“一”、“道”、“天道”、“大道”,又是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称作“明道”、“进道”、“ 夷道”。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世界万物运动的总规律,还是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老子都用“道”的范畴来概括,缺乏具体的区别,这表明,老子哲学不仅由于取消本原与派生共同的基础二割裂一般和个别,并且由于对事物发展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的混同而突出一般抹杀个别,从而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蕴含了形而上学意蕴。也就是说,老子“道”哲学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哲学体系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并存;二是“道”范畴的混杂性,即“道”既是本原和存在,又是规律,构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
       庄子也把“道”作为最高哲学范畴,其《庄子·大宗师》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再看,《庄子·至乐》曰:“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意思是说,气是由无形的“芒芴”变化而出,气再变而生“有形”者,故气是介于有形和无形之间的比“生”与“形”更无原始才存在,是沟通生者(人)和形者(物)与“芒芴”(本体、道)之间的桥梁。庄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通天下者一气耳”的思想,其《庄子·知北游》曰:“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气,虽生于“芒芴”,但却贯穿于天地万物之中,气是有形存在的本原,所以说通天下者,不过一气。但是,庄子认为气既是道与万物之间的中介,又是使万物混而为一复归于无的神秘力量,其把“道”看作矛盾否定的消极结果,即虚无,走上了相对主义的道路。
       2、黄老哲学对老子“道”的改造与拓展
       黄老哲学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初,在汉代被称为道家,其实为道家之一支。黄老哲学主要见于《庄子》外杂篇《天道》等,以及《管子》之《心术上》、《心术下》、《白心》、《内业》四篇。黄老哲学初步构建形成了气(道)、天地、道、理的哲学范畴结构体系。
老子认为道产生气,是本原和派生的关系。而黄老则认为,气与道同一,是构成世间万物的始基和本原。黄老哲学对气的特性与作用阐述精辟,其《管子·内业》曰:“凡无之精,化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精即是气,气是无形的物质存在状态,也可以化生出有形的物体。无形,即物质存在没有固定的形状,与老子物质虚无的“无”,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因此,从老子“道”的虚无属性发展到黄老哲学“气”的无形属性,于哲学本原问题上来说是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是对老子“道”本原学说唯心主义倾向的有力驳斥。
       黄老经典对“道”进行了生动系统的阐述,其《黄帝四经·道原》曰:“恒先之初,迥同太虚。虚同为一,恒一而止。湿湿梦梦,未有明晦。神微周盈,精静不熙。故未有以,万物莫以。故无有形,太迥无名。天弗能覆,地弗能载。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盈四海之内,又包其外。在阴不腐,在阳不焦。一度不变,能适规蛲。鸟得而飞,鱼得而游,兽得而走。万物得之以生,百事得之以成。人皆以之,莫知其名。人皆用之,莫见其形。”道,太虚,无形无名,但已经同气一样,能够直接化生万物。大到宏观天体,小到微观之极,完事万物皆由“道”直接化生而成,这与老子的“道”要经过几个环节的过程而生化万物是截然不同的。故此,道的虚无,不再是绝对的精神实体,而是气物质存在的一种相对形体;同时,也不再是万物的主宰,而是构成万物的最基本的物质元素。
       黄老之学认为,气(道)的虚无是气(道)的本原特征和化生万物的必要条件。《管子·心术上》曰:“天之道,虚其无形,虚则不屈,无形则无所位迕,无所位迕,故遍流万物而不变。”位迕,即障碍。无形才能超越规矩,打破限制,流动不居,贯通一切,充实一切,并通过向有形的转化,化生一切。无形,是道或气物质本原的特征,是化生万物的基本前提和条件。黄老之学的这一观点,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用具体、有限、个别的有形事物作为化生万物的本原在理论上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矛盾和困难。
       老子认为,天地只是道的派生物,天地在道之间。黄老之学则相反,认为道在天地之间。《黄帝四经·名理》曰:“有物始,建于地而溢于天。莫见其形,大盈终天地之间而莫知其名。”《管子·心术上》曰:“道在天地之间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故曰不远而难极也。”道,是充盈于天地之间的一种气物质形态,只有气才能“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黄老之学的这种认识,说明气作为最基础的物质形态构成了天地物质世界存在的本质属性,而道作为世界存在的种种特点已经转移到天地上,即是对后世阐明:天地是万物的父母和归属,天地是清净无为的,天地动静是有一定规律的。黄老之学以物质性的天地作为世界存在和认识的对象来取代道,科学解决了老子哲学“道”既是是的存在又是世界运动规律的矛盾和学术混乱。
       黄老哲学继承和发展了早期道家对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首次将道、理这两个表示事物运动规律予以阐释,并作了合理区分。《管子·心术上》曰“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以无为之谓道,舍之之谓德。故道之与德无间。故言之者不别也。间之理者,谓其所以舍也。”道与德是没有区别的,但,道与理则相间有别,道是理所包含的东西,即道包括理,而理则不同,故《管子·心术上》曰:“义者,谓各处其宜也。礼者,因人之情,缘义之理,而为之节文者也。故礼者谓有理也,理也者,明分以谕义之意也。”事物按照适宜的特殊条件存在,理不仅是是事物各依其条件而存在,阐明事物是有差别的。理,则是我们现代所说的事物存在与运动的客观规律。
       二、气的概念
       《黄帝内经》继承和发展了黄老之学道的思想,在大量医学实践观察的基础上,构建了自成体系的“气”学说。
       “气”这个字在《黄帝内经》中出现2952次,条目996条。气分三种,一为外物之气,二为功能之气,三为病症之气。
       1、气是存在与宇宙中的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
       气,存在于宇宙之中,运行不息,虽不具形体、声音、状态,但客观存在,是天地万物的共同构成基础。《老子·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气由道生,无形而运行于天地之间,聚合而生万物,故《老子·四十章》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庄子则认为气存在于宇宙之中,提出“通天下一气耳”,而人类也由气聚合而成,故《庄子·知北游》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列子则认为,有形的事物是从无形的事物产生出来的,天地万物的产生过程有太易阶段,有太初阶段,有太始阶段,有太素阶段。所谓太易,是指没有出现元气时的状态;所谓太初,是指元气开始出现时的状态;所谓太始,是指形状开始出现时的状态;所谓太素,是指质量开始出现时的状态。元气、形状、质量具备但却没有分离开来,所以叫做浑沦。所谓浑沦,是万物浑然一片而没有分离开来的状态。其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所以叫做简易。易没有形状,易变化而成为一,一变化而成为七,七变化而成为九。九是变化的终极,于是反过来又变化而成为一。一是形状变化的开始,清轻之气上浮成为天,浊重之气下沉成为地,中和之气便成为人,所以天地蕴含着精华,万物由此变化而生,故《列子·天瑞》曰:“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日易也。易无形埒,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变者,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
       2、气是宇宙的本原
       气,作为中国古代哲学逻辑结构的最高范畴,是最高的本体,宇宙即气,宇宙万物皆由气构成;气作为宇宙万物生成的中间环节,由道或太极产生,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元素。先秦和秦汉时期的道家提出了以“道”为宇宙本原的宇宙观,创立了“道——气——物”和“太易——太初——太始——太素——万物”的宇宙发生模式,将气作为“道”或“太易”化生宇宙万物的中间环节。《淮南子·泰族训》曰:“夫道者,有形者皆生焉。”两汉时期,元气学说盛行,《春秋繁露》曰:“元者,始也……元者,为万物之本。”《论衡·自然》曰:“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论衡·论死》曰:“气之生人,犹水之为冰也。水凝为冰,气凝为人。”气为万物之本原,故称“元气”,元气是宇宙万物和人类的形体与道德精神的唯一本原,成为中国古代哲学逻辑结构的最高范畴,被后世称为“元气一元论”,又称“气一元论”或“气本原论”。
       3、气自身的运动变化推动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
       气,分为阴阳二气或五行之气,阴阳二气的升降交感、氤氲合和,五行之气的运动参与,产生了宇宙万物并推动着它们的发展与变化。《周易·系辞上》曰:“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周易·咸卦》曰:“天地感而万物化生。”《管子·乘马》曰:“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时之短长,阴阳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吕氏春秋·大乐》曰:“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莫不咸当。日月星辰,或疾或徐,日月不同,以尽其行。四时代兴,或暑或寒,或短或长,或柔或刚。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
       4、气是宇宙万物之间的物质媒介
气,充塞于宇宙万物之中,使宇宙万物之间相互贯通,相互影响,处于和谐有序的运动之中。气是宇宙万物之间相互感应的中介物质,是信息的负载者。由于气的中介作用,宇宙万物才得以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周易·乾·文言》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吕氏春秋·召类》曰:“类同则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
       5、气是人体生命的体现
       气,存在于人体内,极其微观,无形可见,运行不息,是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人的寿夭,与气密切相关;气运动停止,则标志着人体生命活动的终止,即死亡。人要长寿,就必须珍惜和保养运行于人体中的气。《管子·枢言》曰:“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
       人贵在惜养气,即养正气。正气,又名真气,包括阴气和阳气,是人体生命微观活性物质的统称。正气,源于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的有机结合,故《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真气禀受父母先天之气、天地之清气和水谷之精气,相互结合化为真气,通过经络、三焦循环运行于脏腑肌腠之间,布达全身,无处不到。
       邪气,即不正之气。邪气,作用于人体,必导致阴阳气血的偏胜偏衰,从而引发疾病。《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邪气分外邪和内邪两种,故《儒门事亲》曰:“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景岳全书》曰:“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
       6、气是道德精神
       气,是一种道德境界,充塞于天地之间,与天地之气相通,也是道德修养。《孟子·公孙丑上》曰:“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三、气的性质和作用
       《黄帝内经》继承、改造、发展了黄老之学气(道)与天地、道与理关系的思想,提出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具有运动性,存在着形气转化的规律。
       1、气是天地的本原
       老子把“道”天地万物的本原,其化生的顺序是道生天地,天地生气,气生万物。黄老之学则反之,以气为天地万物的本原,其逻辑顺序是气生天地,天地生万物。《黄帝内经》则科学论证了黄老之学天地万物本原于气的思想,并逐渐构建了自成一体的学术思想体系。
       何为天地?天地有多大?《黄帝内经》作出了精彩精准的阐释,其《黄帝内经·灵枢·经水》曰“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广,不可量,此之谓也。且夫人生于天地之间,六合之内,此天之高,地之广也,非人力之所能度量而至也。”尸子给宇宙定义,其《尸子》曰“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是东、南、西、北、上、下六个方向的三维空间,宙是包括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宇宙即空间与时间的无限和统一。《黄帝内经》所论述的天地就是宇宙,其以朴素直观的形式表述了宇宙空间无限的思想。
       《黄帝内经》认为,无限的宇宙不是空洞无物的,其充满了气,人类生存的地球就是被“气”托举而悬浮在宇空之中的,其《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曰:“帝曰: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凭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
       宇空之中充满的“气”是天地的本原,气分阳气和阴气两种,阳气清轻,主热、主燥、主动,浮散形成天空,阴气浊重,主寒、主湿、主静,凝聚生成大地,故《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黄帝内经》认为气在天地之中,阐明了气物质存在与天地物质世界之间的内在联系。气作为最一般的物质存在形态,构成了天地物质世界存在的本质属性。因此,由气构成的天地是物质性的客观存在,通过天之气与地之气的合和,便生成了包括人在内的世间万物,故《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气不仅能生成天地,还通过天地生成万事万物,即气是万事万物的始基,故《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八纪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运行过程中因接受太阳辐射能量不同而形成的八个节气;五里,即地面东、西、南、北、中五方各有相异的地形、物产与气候。八纪、五里是气的变化的结果,因而,天地都是气物质属性的显现和反映。天地在不同节气和不同的地理条件影响下,产生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也就是说,天地是万事万物的父母,天地通过存在于其中的气物质,成为万事万物的本原。《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小大,日有短长,万物并至,不可胜量……”,九野,即天之九方,无论是四时,还是月之大小,日之长短,万事万物都是天地之气和合而产生的。当然,人也不例外,人也是天地自然合乎规律的产物。
       2、气运动的因果
       《黄帝内经》认为,气是充满活泼生机的物质存在,由气构成的天地万物也是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天地之间高下相合,互为更迭为用,故《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曰:“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曰:“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意思是说,气始、气散、气布、气终,是气不同状态的运动变化。王冰注解曰:“始谓始发动,散谓流散于物中,布谓布化于结成之形,终谓终极于收藏之用也。”天地之间,无论是有生命体的生于繁衍,还是无生命体的形气聚散,皆根源于气的运动变化。
       气具有运动的性质,由于气的运动变化活动,天地万物都处在不停息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导致气的运动变化的原因不在气的外部,而在气的内部,在于气内部的阴阳双方的对立统一的矛盾斗争,故《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父母,根源之意;神明,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力量。《淮南子·泰族训》曰:“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其所丧而物亡,此之谓神明。”因此,阴阳,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力量,也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动力。
       《黄帝内经》还运用“胜复”说理方式阐释气运动变化的原因,其《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曰:“气有胜复,胜复之作,有德有化,有用有变……”胜气,即太过之气,复气,即与胜气性质相反的克制之气。气的内部存在着克制和反克制两种力量的矛盾斗争,推动了气的运动变化。
       3、气的运动形式与规律
       气具有运动的性质,气的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形与气之间的相互转化,形与气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曰:“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曰:“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易传·系辞上》曰:“形乃谓之器。”形,即形体;器,即用具,都是指具体的东西。一切形器,有生成必有毁灭,形器毁灭之后有分散为气。形气转换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是气的运动的基本形式。
       天地万物存在形气转换的过程,但是气本身没有生成,也没有毁灭,这就是守恒。
       气的运动形式是形气转换,形气转换的原因是阴阳动静的相互作用,故《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化气,阴成形。”张介宾《类经·阴阳类一》注释曰:“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由于阴阳动静的作用,就产生出气化为形和形散为气这两种方向相反的气的运动过程。
       四、《黄帝内经》“气”的归纳分类
       《黄帝内经》对气的论述,散布于各篇之中,所论之气,有近百种之多,主要分为自然界之气、生理之气、病邪之气、药物之气、五运六气之气。注:所列条文,按《四库全书》版之《黄帝内经》原书各篇先后顺序点校;五运六气之气另专门撰文探讨,本文不列入。
       第一类:自然界之气
       自然界之气,即与人体生命活动相关的外界环境的物质及其运动规律,包括天地之气、四时之气、五行之气。
天地之气、四时之气是为了阐释宇宙的变化和各季节的属性而命名;五行之气是古代医家运用比类取象的方法,将人类活动的自然界事物,与人体的脏腑组织、生理病理现象等作了广泛的联系和研究后推演出来的概念性术语。天地之气、四时之气、五行之气的运动变化规律,揭示了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具体地运用于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机制,指导临床诊断与临床治疗。
       1、天地之气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气,清静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
       《素问·生气通天论》:“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素问·生气通天论》:“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
       《素问·五脏别论》:“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
       《素问·五脏别论》:“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素问·宝命全形论》:“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素问·宝命全形论》:“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素问·太阴阳明论》:“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
       《素问·太阴阳明论》:“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
       《素问·天元纪大论》:“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素问·天元纪大论》:“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
       《素问·六微旨大论》:“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素问·至真要大论》:“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
       《素问·至真要大论》:“身半以上,其气三矣,天之分也,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其气三矣,地之分也,地气主之。”
       《素问·方盛衰论》:“至阴虚,天气绝;至阳盛,地气不足。阴阳并交,至人之所行。”
       2、四时之气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素问·生气通天论》:“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脏。”
       《素问·金匮真言论》:“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素问·金匮真言论》:“故冬不按跷,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素问·金匮真言论》:“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雷气通于心……雨气通于肾。”
       《素问·六节脏象论》:“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素问·六节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素问·六节脏象论》:“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素问·六节脏象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水行经通,故人气在脉。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肌中。秋者,天气始收,腠理闭塞,皮肤引急。冬者盖藏,血气在中,内著骨髓,通于五脏。”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是故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中。”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春气西行,夏气北行,秋气东行,冬气南行。故春气始于下,秋气始于上,夏气始于中,冬气始于标。春气始于左,秋气始于右,冬气始于后,夏气始于前。此四时正化之常。故至高之地,冬气常在,至下之地,春气常在。”
       《灵枢·终始》:“春气在毫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刺此病者各以其时为剂。
       3、五行之气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
       《素问·六节脏象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第二类:生理之气
       生理之气,即与人体生理活动有关的物质及其功能活动,包括精气、神气、真气、正气、宗气、中气、营气、卫气、血气、大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
       气,贯行人体全身,内五脏六腑,外皮毛肌腠,无处不到。人体的气分布于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来源于功能,故其名称各异。气有阴阳之分,谓之阴气、阳气。清者为阳,浊者为阴,故又谓之清气、浊气。真气,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气,为诸气之本,气可生精,精又可再化气,故谓之精气。神,必须依附于气才能存在,故谓之神气。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谓之大气。摄入的饮食水谷之精微,谓之谷气。大气与谷气相合,聚于胸中,谓之宗气。宗气贯于心脉,其行于脉中者物质营气,行于脉外者物质卫气。气分布于头身官窍者分别谓之头身之气、耳目之气、血脉之气、胸气、胫气等;分布于中焦者谓之中气;分布于脏腑者谓之心气、肺气、脾气、肝气、肾气、胆气、胃气、肠气等;分布于经络者谓之经气、络气、俞气;分布于血脉之中者谓之血气。
       血液的运行,津液的输注,饮食的消化,营养的吸收,筋骨的濡养,皮肤的温和,毛发的光泽,精血的化生,脏腑的灌溉,对外邪的抵御等,均依赖气运动的作用来完成。
       1、精气
       《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懈惰,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素问·上古天真论》:“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素问·上古天真论》:“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素问·生气通天论》:“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素问·六节脏象论》:“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已上为关格。关格之脉赢,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素问·五脏别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素问·汤液醪醴论》:“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素问·评热病论》:“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
       《素问·痹论》:“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素问·厥论》:“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肢也。”
       《素问·奇病论》:“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素问·奇病论》:“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颠疾也。”
       《素问·调经论》:“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
       《素问·调经论》:“泻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泻,必切而出,大气乃屈。”
       《素问·调经论》:“帝曰:补虚奈何?岐伯曰: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针空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针,气入针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故刺不知四时之经,病之所生,以从为逆,正气内乱,与精相薄,必审九候,正气不乱,精气不转。”
       《素问·疏五过论》:“身体日减,气虚无精,病深无气,洒洒然时惊,病深者,以其外耗于卫,内夺于荣。”
       《素问·疏五过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
       《灵枢·小针解》:“水谷皆入于胃,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溜于肠胃。”
       《灵枢·本神》:“故生之来谓之精……”
       《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灵枢·营卫生会》:“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
       《灵枢·决气》:“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灵枢·平人绝谷》:“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故肠胃之中,常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后,后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谷尽矣。故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
       《灵枢·卫气》:“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其气内干五脏,而外络肢节。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
       《灵枢·五味》:“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灵枢·九针论》:“精气并肝则忧,并心则喜,并肺则悲,并肾则恐,并脾则畏,是谓五精之气并于脏也。”
       《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灵枢·大惑论》:“精气并于脾,热气留于胃,胃热则消谷,谷消故善饥。”
       《灵枢·大惑论》:“心有所喜,神有所恶,卒然相感,则精气乱,视误,故惑,神移乃复。”
       2、神气
       《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素问·六节脏象论》:“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素问·移精变气论》:“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素问·汤液醪醴论》:“何谓神不使?岐伯曰: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素问·玉版论要》:“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
       《素问·针解》:“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
       《素问·调经论》:“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血气未并,五脏安定,邪客于形,洒淅起于毫毛,未入于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
       《素问·天元纪大论》:“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
       《灵枢·九针十二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灵枢·小针解》:“神者,正气也。”
       《灵枢·本神》:“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灵枢·本神》:“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
       《灵枢·本神》:“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
       《灵枢·本神》:“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灵枢·本神》:“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灵枢·经水》:“五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之。”
       《灵枢·营卫生会》:“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
       《灵枢·平人绝谷》:“平人则不然,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
       《灵枢·天年》:“何者为神?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灵枢·天年》:“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灵枢·天年》:“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灵枢·忧恚无言》:“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
       《灵枢·大惑论》:“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
       3、真气
       《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离合真邪论》:“真气者,经气也,经气太虚,故曰其来不可逢,此之谓也。故曰候邪不审,大气已过,泻之则真气脱,脱则不复,邪气复至,而病益蓄,故曰其往不可追,此之谓也。”
       《素问·离合真邪论》:“诛罚无过,命曰大惑,反乱大经,真不可复,用实为虚,以邪为真,用针无义,反为气贼,夺人正气,以从为逆,荣卫散乱,真气已失,邪独内著,绝人长命,予人天殃,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久长。”
       《素问·评热病论》:“真气上逆,故口苦舌干,卧不得正偃,正偃则咳出清水也。”
       《素问·调经论》:“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
       《灵枢·周痹》:“此内不在脏,而外未发于皮,独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故命曰周痹。”
       《灵枢·邪客》:“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
       《灵枢·邪客》:“泻欲端以正,补必闭肤,辅针导气,邪得淫泆,真气得居。”
       《灵枢·官能》:“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静,坚心无解,欲微以留,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外门,真气乃存。”
       《灵枢·刺节真邪》:“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灵枢·刺节真邪》:“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柔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
       《灵枢·刺节真邪》:“阳胜者则为热,阴胜者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
       《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4、正气
       《素问·汤液醪醴论》:“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已布,疎涤五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故刺不知四时之经,病之所生,以从为逆,正气内乱,与精相薄,必审九候,正气不乱,精气不转。”
       《素问·刺法论》:“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染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
       《灵枢·小针解》:“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
       《灵枢·刺节真邪》:“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非虚风也。邪气者,虚风也,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
       5、大气
       《素问·离合真邪论》:“吸则纳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
       《素问·离合真邪论》:“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名曰补。”
       《素问·气穴论》:“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
       《素问·调经论》:“泻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泻,必切而出,大气乃屈。”
       《素问·五运行大论》:“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凭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
       《灵枢·五色》:“大气入于脏腑者,不病而卒死矣。”
       《灵枢·五味》:“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
       《灵枢·刺节真邪》:“振埃者,阳气大逆,上满于胸中,愤瞋肩息,大气逆上,喘喝坐伏,病恶埃烟,噎不得息。”
       《灵枢·九针论》:“九曰大针,取法于锋针,其锋微圆,长四寸,主取大气不出关节者也。”
       6、宗气
       《素问·平人气象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嗅……”
       《灵枢·邪客》:“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
       《灵枢·刺节真邪》:“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故厥在于足,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
       《灵枢·刺节真邪》:“有所结,中于肉,宗气归之,邪留而不去,有热则化而为脓,无热则为肉疽。”
       7、血气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引之。”
       《素问·八正神明论》:“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
       《素问·八正神明论》:“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
       《素问·调经论》:“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
       《素问·调经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岐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春刺络脉,血气外溢,令人少气;春刺肌肉,血气环逆,令人上气;春刺筋骨,血气内著,令人腹胀。夏刺经脉,血气乃竭,令人解;夏刺肌肉,血气内却,令人善恐;夏刺筋骨,血气上逆,令人善怒。秋刺经脉,血气上逆,令人善忘;秋刺络脉,气不外行,令人卧不欲动;秋刺筋骨,血气内散,令人寒栗。冬刺经脉,血气皆脱,令人目不明;冬刺络脉,内气外泄,留为大痹;冬刺肌肉,阳气竭绝,令人善忘。”
       《素问·疏五过论》:“离绝菀结,忧恐喜怒,五脏空虚,血气离守,工不能知,何术之语。”
       《灵枢·九针十二原》:“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灵枢·营卫生会》:“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黄帝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谓也?岐伯答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
       《灵枢·口问》:“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败,经络决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脉虚空,血气不次,乃失其常。”
       《灵枢·决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灵枢·逆顺肥瘦》:“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此肥人也,广肩腋,项肉薄,厚皮而黑色,唇临临然,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
       《灵枢·逆顺肥瘦》:“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轻言,其血清气滑,易脱于气,易损于血……”
       《灵枢·逆顺肥瘦》:“视其白黑,各为调之,其端正敦厚者,其血气和调……”
       《灵枢·逆顺肥瘦》:“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以毫针,浅刺而疾发针,日再可也。”
       《灵枢·血络论》:“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其血滑,刺之则射;阳气蓄积,久留而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新饮而液渗于络,而未合和于血也,故血出而汁别焉。”
       《灵枢·本脏》:“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灵枢·本脏》:“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
       《灵枢·天年》:“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灵枢·天年》:“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灵枢·逆顺》:“气之逆顺者,所以应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也。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有余不足也。”
       《灵枢·贼风》:“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
       《灵枢·卫气失常》:“营气濡然者,病在血气。”
       《灵枢·卫气失常》:“夫百病变化,不可胜数,然皮有部,肉有柱,血气有输,骨有属。黄帝曰:愿闻其故。伯高曰:皮之部,输于四末。肉之柱,在臂胫诸阳分肉之间与足少阴分间。血气之输,输于诸络,气血留居,则盛而起。”
       《灵枢·五味论》:“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何也?少俞曰: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故咸入而走血矣。”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足阳明之上,血气盛则髯美长;血少气多则髯短;故气少血多则髯少;血气皆少则无髯,两吻多画。足阳明之下,血气盛则下毛美长至胸;血多气少则下毛美短至脐,行则善高举足,足指少肉,足善寒;血少气多则肉而善瘃;血气皆少则无毛,有则稀枯悴,善痿厥足痹。”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足少阳之上,气血盛则通髯美长;血多气少则通髯美短;血少气多则少髯,血气皆少则无须,感于寒湿则善痹,骨痛爪枯也。足少阳之下,血气盛则胫毛美长,外踝肥;血多气少则胫毛美短,外踝皮坚而厚;血少气多则胻毛少,外踝皮薄而软;血气皆少则无毛,外踝瘦无肉。”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足太阳之上,血气盛则美眉,眉有毫毛;血多气少则恶眉,面多小理;血少气多则面多肉;血气和则美色。足太阳之下,血气盛则跟肉满,踵坚;气少血多则瘦,跟空;血气皆少则喜转筋,踵下痛。”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手阳明之上,血气盛则髭美;血少气多则髭恶;血气皆少则无髭。手阳明之下,血气盛则腋下毛美,手鱼肉以温;气血皆少则手瘦以寒。”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手少阳之上,血气盛则眉美以长,耳色美;血气皆少则耳焦恶色。手少阳之下,血气盛则手卷多肉以温;血气皆少则寒以瘦;气少血多则瘦以多脉。”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手太阳之上,血气盛则多须,面多肉以平;血气皆少则面瘦恶色。手太阳之下,血气盛则掌肉充满;血气皆少则掌瘦以寒。”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必先明知二十五人,则血气之所在,左右上下,刺约毕也。”
       《灵枢·五音五味》:“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则澹渗皮肤,生毫毛。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冲任之脉,不荣口唇,故须不生焉。”
       《灵枢·行针》:“阴阳和调而血气淖泽滑利,故针入而气出,疾而相逢也。”
       《灵枢·官能》:“用针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血气多少,行之逆顺,出入之合。谋伐有过。”
       《灵枢·痈疽》:“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
       《灵枢·痈疽》:“从实去虚,补则有余,血气已调,形神乃持。”
       《灵枢·痈疽》:“营气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于骨髓,骨髓不为燋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
       《灵枢·痈疽》:“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
       8、中气
       《素问·脉要精微论》:“五脏者,中之守也。中盛脏满,气盛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
       《素问·疟论》:“瘅疟者,肺素有热,气盛于身,厥逆上冲,中气实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开,风寒舍于皮肤之内、分肉之间而发,发则阳气盛,阳气盛而不衰则病矣。”
       《素问·痹论》:“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
       《素问·六微旨大论》:“何谓初中?岐伯曰:初凡三十度而有奇,中气同法。帝曰:初中何也?岐伯曰:所以分天地也。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初者地气也,中者天气也。”
       《素问·至真要大论》:“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有生于中气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标而得者,有取中气而得者,有取标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逆,正顺也;若顺,逆也。”
       《灵枢·九针十二原》:“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
       《灵枢·口问》:“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
       《灵枢·通天》:“少阳之人,多阳而少阴,经小而络大,血在中而气在外,实阴而虚阳,独泻其络脉则强,气脱而疾,中气不足,病不起也。”
       9、营气、卫气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素问·生气通天论》:“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
       《素问·五脏生成论》:“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
       《素问·八正神明论》:“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泽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
       《素问·逆调论》:“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
       《素问·疟论》:“此皆得之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荣气之所舍也。”
       《素问·疟论》:“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内外相薄,是以日作。”
       《素问·疟论》:“卫气之所在,与邪气相合,则病作。”
       《素问·风论》:“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
       《素问·痹论》:“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素问·气穴论》:“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以溢奇邪,以通荣卫,荣卫稽留,卫散荣溢,气竭血著,外为发热,内为少气,疾泻无怠,以通荣卫,见而泻之,无问所会。”
       《素问·气穴论》:“邪溢气壅,脉热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内销骨髓,外破大腘,留于节腠,必将为败。”
       《素问·气穴论》:“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于溪谷也。”
       《素问·调经论》:“寒湿之伤人奈何?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
       《素问·调经论》:“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
       《素问·调经论》:“病在气,调之卫。”
       《灵枢·寿夭刚柔》:“营之生病也,寒热少气,血上下行。卫之生病也,气痛时来时去,怫忾贲响,风寒客于肠胃之中。”
       《灵枢·寿夭刚柔》:“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刺寒痹者内热。”
       《灵枢·经脉》:“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
       《灵枢·营气》:“营气之道,纳谷为宝。谷入于胃,气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
       《灵枢·营气》:“故气从太阴出,注予阳明,上行至面,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上行抵脾,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下臂,注小指之端,合手太阳,上行乘腋出内,注目内眦,上巅下项,合足太阳,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指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行,逆顺之常也。”
       《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灵枢·营卫生会》:“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上焦。”
       《灵枢·营卫生会》:“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
       《灵枢·营卫生会》:“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灵枢·营卫生会》:“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慓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故命曰漏泄。”
       《灵枢·营卫生会》:“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灵枢·决气》:“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灵枢·五乱》:“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
       《灵枢·胀论》:“卫气之在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脏更始,四时循序,五谷乃化。”
       《灵枢·胀论》:“营气循脉,卫气逆为脉胀,卫气并脉,循分为肤胀。”
       《灵枢·本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合者也。”
       《灵枢·本藏》:“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
       《灵枢·禁服》:“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知其度量,内次五脏,外别六腑,审察卫气,为百病母,调其虚实,虚实乃止,泻其血络,血尽不殆矣。”
       《灵枢·卫气》:“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其气内干五脏,而外络肢节。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
       《灵枢·卫气失常》:“卫气之留于腹中,蓄积不行,苑蕴不得常所,使人支胁胃中满,喘呼逆息者,何以去之?伯高曰:其气积于胸中者,上取之;积于腹中者,下取之;上下皆满者,傍取之。”
       《灵枢·邪客》:“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
       《灵枢·刺节真邪》:“卫气不行,则为不仁。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灵枢·刺节真邪》:“搏于肉,与卫气相搏,阳胜者则为热,阴胜者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
       《灵枢·卫气行》:“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
       《灵枢·岁露论》:“风府无常,卫气之所应,必开其腠理,气之所舍节,则其府也。”
       《灵枢·岁露论》:“风气留其处,疟气随经络沉以内搏,故卫气应乃作也。”
       《灵枢·大惑论》:“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得瞑矣。”
       《灵枢·大惑论》:“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跷满,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
       《灵枢·大惑论》:“肠胃大则卫气留久,皮肤涩则分肉不解,其行迟。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故肠胃大,则卫气行留久;皮肤涩,分肉不解,则行迟。留于阴也久,其气不精,则欲瞑,故多卧矣。”
       《灵枢·大惑论》:“其肠胃小,皮肤滑以缓,分肉解利,卫气之留于阳也久,故少卧焉。”
       《灵枢·痈疽》:“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
       《灵枢·痈疽》:“营气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于骨髓,骨髓不为燋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
       10、清气、浊气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左月右真)胀。”
       《素问·五脏别论》:“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灵枢·九针十二原》:“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针中脉则浊气出……”
       《灵枢·小针解》:“浊气在中者,言水谷皆入于胃,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溜于肠胃,言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命曰浊气在中也。清气在下者,言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曰清气在下也。”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
       《灵枢·五乱》:“何谓相逆而乱?岐伯曰: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
       《灵枢·阴阳清浊》:“受谷者浊,受气者清。清者注阴,浊者注阳。浊而清者,上出于咽;清而浊者,则下行。清浊相干,命曰乱气。”
       《灵枢·阴阳清浊》:“夫阴清而阳浊,浊者有清,清者有浊,别之奈何?岐伯曰:气之大别,清者上注于肺,浊者下走于胃。胃之清气,上出于;肺之浊气,下注于经,内积于海。”
       《灵枢·阴阳清浊》:“诸阳皆浊,何阳独甚乎?岐伯曰:手太阳独受阳之浊,手太阴独受阴之清。其清者上走空窍,其浊者下行诸经。诸阴皆清,足太阴独受其浊。”
       《灵枢·阴阳清浊》:“清者其气滑,浊者其气涩,此气之常也。”
       《灵枢·动输》:“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
       《灵枢·忧恚无言》:“足之少阴,上系于舌,络于横骨,终于会厌。两泻其血脉,浊气乃辟。”
       11、阳气、阴气
       《素问·上古天真论》:“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素问·生气通天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蓄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
       《素问·生气通天论》:“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汨汨乎不可止。”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素问·脉要精微论》:“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素问·脉要精微论》:“涩者,阳气有余也。滑者,阴气有余也。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
       《素问·逆调论》:“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
       《素问·逆调论》:“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
       《素问·逆调论》:“是人者阴气虚,阳气盛,四肢者阳也,两阳相得,而阴气虚少,少水不能灭盛火,而阳独治,独治者不能生长也,独胜而止耳,逢风而如炙如火者,是人当肉烁也。”
       《素问·疟论》:“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饮。帝曰:何气使然?愿闻其道。岐伯曰: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阴阳虚,则寒栗鼓颔也;巨阳虚,则腰背头项痛;三阳俱虚,则阴气胜,阴气胜则骨寒而痛;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外内皆热则喘而渴,故欲冷饮也。”
       《素问·疟论》:“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也;病以时作,名曰寒疟。帝曰:先热而后寒者何也?岐伯曰:此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其但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
       《素问·疟论》:“夫疟气者,并于阳则阳胜,并于阴则阴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
       《素问·痹论》:“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素问·痹论》:“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素问·痿论》:“肉痿者,得之湿地也。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
       《素问·痿论》:“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
       《素问·厥论》:“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故阳气胜则足下热也。”
       《素问·厥论》:“阴气起于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故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
       《素问·厥论》:“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
       《素问·厥论》:“阴气盛于上则下虚,下虚则腹胀满,阳气盛于上,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逆则阳气乱,阳气乱则不知人也。”
       《素问·病能论》:“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曰阳厥。”
       《素问·脉解》:“所谓少气善怒者,阳气不治,阳气不治则阳气不得出,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
       《素问·脉解》:“所谓强上引背者,阳气大上而争,故强上也。”
       《素问·脉解》:“所谓耳鸣者,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鸣也。”
       《素问·脉解》:“所谓甚则狂巅疾者,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巅疾也。”
       《素问·脉解》:“所谓不可反侧者,阴气藏物也,物藏则不动,故不可反侧也。”
       《素问·脉解》:“所谓上喘而为水者,阴气下而复上,上则邪客于脏腑间,故为水也。”
       《素问·脉解》:“所谓胸痛少气者,水气在脏腑也,水者阴气也,阴气在中,故胸痛少气也。”
       《素问·脉解》:“所谓呕咳上气喘者,阴气在下,阳气在上,诸阳气浮,无所依从,故呕咳上气喘也。”
       《素问·调经论》:“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
       《素问·调经论》:“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素问·调经论》:“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
       《素问·天元纪大论》:“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所以欲知天地之阴阳者,应天之气,动而不息,故五岁而右迁。应地之气,静而守位,故六期而环会。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素问·解精微论》:“厥则目无所见,夫人厥则阳气并于上,阴气并于下。阳并于上,则火独光也。阴并于下,则足寒,足寒则胀也。”
       《灵枢·终始》:“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
       《灵枢·脉度》:“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灵枢·五邪》:“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
       《灵枢·口问》:“寒气客于皮肤,阴气盛,阳气虚,故为振寒寒栗,补诸阳。”
       《灵枢·口问》:“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故为嚏。”
       《灵枢·口问》:“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
       《灵枢·口问》:“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灵枢·口问》:“此阴气盛而阳气虚,阴气疾而阳气徐,阴气盛而阳气绝,故为唏。”
       《灵枢·玉版》:“病之生时,有喜怒不测,饮食不节,阴气不足,阳气有余,营气不行,乃发为痈疽。”
       《灵枢·刺节真邪》:“是阳气有余,而阴气不足,阴气不足则内热,阳气有余则外热,两热相搏,热于怀炭,外畏绵帛近,不可近身,又不可近席。腠理闭塞,则汗不出,舌焦唇槁腊,干嗌燥,饮食不让美恶。”
       12、人气
       《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素问·诊要经终论》:“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
       《素问·气交变大论》:“通于人气之变化者,人事也。”
       《灵枢·阴阳系日月》:“正月、二月、三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阳;四月、五月、六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阳;七月、八月、九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阴;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阴。”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灵枢·刺节真邪》:“阴阳者,寒暑也,热则滋雨而在上,根荄少汁。人气在外,皮肤缓,腠理开,血气减,汗大泄,肉淖泽。寒则地冻水冰,人气在中,皮肤致,腠理闭,汗不出,血气强,肉坚涩。”
       《灵枢·卫气行》:“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五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六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七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八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九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一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十二刻,人气在阴分。水下十三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四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五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十六刻,人气在阴分。水下十七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八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九刻,人气在阳明;水下二十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十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二十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二十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五刻,人气在太阳,此半日之度也。从房至毕一十四舍,水下五十刻,日行半度;从昴至心,亦十四舍,水下五十刻,终日之度也。回行一舍,水下三刻与七分刻之四。大要常以日之加于宿上也,人气在太阳,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三阳与阴分,常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纷纷(左白右分,两个字同),终而复始,一日一夜,水下百刻而尽矣。”
       13、五脏之气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懈惰,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素问·五脏生成论》:“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五脏之气。”
       《素问·五脏别论》:“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素问·平人气象论》:“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
       《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
       《素问·玉机真脏论》:“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
       《素问·玉机真脏论》:“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
       《素问·玉机真脏论》:“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
       《素问·玉机真脏论》:“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脏也,故曰死。”
       《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素问·脏气法时论》:“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素问·通评虚实论》:“暴痈筋,随分而痛,魄汗不尽,胞气不足,治在经俞。”
       《素问·太阴阳明论》:“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素问·太阴阳明论》:“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日以益衰,阴道不利,筋骨肌肉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素问·评热病论》:“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
       《素问·逆调论》:“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
       《素问·逆调论》:“人有身寒,汤火不能热,厚衣不能温,然不冻栗,是为何病?岐伯曰:是人者,素肾气胜,以水为事,太阳气衰,肾脂枯不长,一水不能胜两火,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所以不能冻栗者,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故不能冻栗,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
       《素问·痿论》:“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素问·奇病论》:“病生在肾,名为肾风。肾风而不能食,善惊,惊已,心气痿者死。”
       《素问·大奇论》:“脉至如散叶,是肝气予虚也,木叶落而死。脉至如省客,省客者,脉塞而鼓,是肾气予不足也,悬去枣华而死……脉至如横格,是胆气予不足也,禾熟而死……脉至如丸,滑不直手,不直手者,按之不可得也,是大肠气予不足也,枣叶生而死。脉至如华者,令人善恐,不欲坐卧,行立常听,是小肠气予不足也,季秋而死。”
       《素问·水热穴论》:“春者木始治,肝气始生,肝气急,其风疾,经脉常深,其气少,不能深入,故取络脉分肉间。夏者火始治,心气始长,脉瘦气弱,阳气留溢,热熏分腠,内至于经,故取盛经分腠,绝肤而病去者,邪居浅也。”
       《素问·示从容论》:“脉浮大虚者,是脾气之外绝,去胃外归阳明也……四肢懈惰,此脾精之不行也……伤肺者,由失以狂也。不引比类,是知不明也。夫伤肺者,脾气不守,胃气不清,经气不为使,真脏坏决,经脉傍绝,五脏漏泄,不衄则呕,此二者不相类也。”
       《素问·示从容论》:“夫浮而弦者,是肾不足也。沉而石者,是肾气内著也。怯然少气者,是水道不行,形气消索也。咳嗽烦冤者,是肾气之逆也。”
       《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针者反实其外,是谓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静,治之者,辄反其气,取腋与膺;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而用针者反实其内,是谓逆厥,逆厥则必死,其死也躁,治之者,反取四末。”
       《灵枢·本神》:“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脏不安。”
       《灵枢·本神》:“……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灵枢·本神》:“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䐃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
       《灵枢·脉度》:“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灵枢·四时气》:“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则刺少阳血络以闭胆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
       《灵枢·口问》:“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
       《灵枢·五阅五使》:“五色之见于明堂,以观五脏之气,左右高下,各有形乎?岐伯曰:腑脏之在中也,各以次舍,左右上下,各如其度也。”
       《灵枢·天年》:“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
       《灵枢·动输》:“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
       《灵枢·动输》:“胃气上注于肺,其悍气上冲头者,循咽,上走空窍,循眼系,入络脑,出,下客主人,循牙车,合阳明,并下人迎,此胃气别走于阳明者也。”
       《灵枢·九针论》:“五脏气:心主噫,肺主咳,肝主语,脾主吞,肾主欠。六腑气:胆为怒,胃为气逆为哕,大肠小肠为泄,膀胱不约为遗溺,下焦溢为水。”
       《灵枢·九针论》:“五恶:肝恶风,心恶热,肺恶寒,肾恶燥,脾恶湿,此五脏气所恶者也。”
       《灵枢·大惑论》:“胃气逆上,则胃脘寒,故不嗜食也。”
       14、血脉之气、肌肉之气、骨气、筋膜之气、头角之气、耳目之气、口齿之气、胸气、腹气、胫气
       《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素问·平人气象论》:“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脏真高于肺,以行营卫阴阳也……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
       《素问·三部九候论》:“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
       《素问·大奇论》:“脉至如颓土之状,按之不得,是肌气予不足也……”
       《灵枢·口问》:“人之自啮舌者,何气使然?岐伯曰:此厥逆走上,脉气辈至也。”
       《灵枢·血络论》:“脉气盛而血虚者,刺之则脱气,脱气则仆。”
       《灵枢·卫气》:“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
       15、经气、络气、俞气
       《素问·生气通天论》:“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
       《素问·阴阳别论》:“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
       《素问·宝命全形论》:“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
       《素问·通评虚实论》:“经络皆实,是寸脉急而尺缓也,皆当治之,故曰滑则从,涩则逆也。”
       《素问·通评虚实论》:“络气不足,经气有余者,脉口热而尺寒也,秋冬为逆,春夏为从,治主病者。”
       《素问·通评虚实论》:“经虚络满者,尺热满脉口寒涩也,此春夏死秋冬生也。”
       《素问·大奇论》:“脉至浮合,浮合如数,一息十至以上,是经气予不足也……”
《素问·皮部论》:“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廪于肠胃。”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是故邪气者,常随四时之气血而入客也,至其变化不可为度,然必从其经气,辟除其邪,除其邪则乱气不生。”
       《灵枢·终始》:“凡此十二禁者,其脉乱气散,逆其营卫,经气不次,因而刺之,则阳病入于阴,阴病出为阳,则邪气复生。”
       《灵枢·经水》:“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气,固其常有合乎?”
       《灵枢·五阅五使》:“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五色更出,以应五时,各如其常,经气入脏,必当治里。”
       《灵枢·岁露论》:“虚邪入客于骨而不发于外,至其立春,阳气大发,腠理开,因立春之日,风从西方来,万民又皆中于虚风,此两邪相搏,经气结代者矣。”
       16、谷气、酒气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
       《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素问·热论》:“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
       《素问·厥论》:“热厥何如而然也?岐伯曰: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肢也。此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不得散,酒气与谷气相薄,热盛于中,故热遍于身内热而溺赤也。夫酒气盛而慓悍,肾气有衰,阳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也。”
       《素问·刺志论》:“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素问·刺志论》:“谷入多而气少,此谓反也;谷不入而气多,此谓反也。”
       《素问·刺志论》:“谷入多而气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湿居下也。谷入少而气多者,邪在胃及与肺也。”
       《素问·调经论》:“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灵枢·官针》:“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再刺则阴邪出者,少益深,绝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间也;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
       《灵枢·终始》:“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邪僻妄合,阴阳易居,逆顺相反,沉浮异处,四时不得,稽留淫泆,须针而去,故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
       《灵枢·终始》:“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
       《灵枢·终始》:“太阴主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
       《灵枢·经水》:“六腑者,受谷而行之,受气而扬之。”
       《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
       《灵枢·五味》:“愿闻谷气有五味,其入五脏,分别奈何?伯高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谷气津液已行,营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
       《灵枢·五味》:“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灵枢·玉版》:“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
       17、五气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素问·六节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
       《素问·六节脏象论》:“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
       《素问·六节脏象论》:“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
       《素问·六节脏象论》:“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素问·五脏别论》:“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
       《素问·奇病论》:“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素问·天元纪大论》:“五气运行,各终期日,非独主时也。”
       《素问·疏五过论》:“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
       《灵枢·五阅五使》:“五气者,五脏之使也,五时之付也。”
       第三类:病邪之气
       病邪之气,即与人体病理变化有关的致病因素,包括六淫之气(风、寒、暑、湿、燥、火)、七情之气(喜、怒、忧、思、悲、恐、惊)、厥气、逆气、痹气、疟气、疫气等。
       1、外感之气
       《素问·生气通天论》:“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风气通于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素问·五脏生成论》:“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
       《素问·脉要精微论》:“诸痈肿、筋挛、骨痛,此皆安生?岐伯曰:此寒气之肿,八风之变也。”
       《素问·八正神明论》:“虚邪者,八正之虚邪气也。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见其形。”
       《素问·通评虚实论》:“寒气暴上,脉满而实,何如?岐伯曰:实而滑则生,实而逆则死。”
       《素问·太阴阳明论》:“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
       《素问·太阴阳明论》:“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素问·评热病论》:“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
       《素问·评热病论》:“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帝曰:何以言?岐伯曰:水者阴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
       《素问·逆调论》:“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肾者水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
       《素问·疟论》:“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皆出,故间日乃作也。”
       《素问·疟论》:“卫气每至于风府,腠理乃发,发则邪气入,入则病作”
       《素问·疟论》:“风气留其处,故常在;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故卫气应乃作。”
       《素问·疟论》:“此令人汗空疏,腠理开,因得秋气,汗出遇风,及得之以浴,水气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
       《素问·疟论》:“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外内皆热则喘而渴,故欲冷饮也。此皆得之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荣气之所舍也。”
       《素问·气厥论》:“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
       《素问·咳论》:“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
       《素问·举痛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踡,缩踡则脉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不可按也。”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侠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厥气客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
       《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素问·风论》:“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怢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热。”
       《素问·风论》:“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眦,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人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
       《素问·风论》:“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
       《素问·风论》:“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
       《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素问·痹论》:“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
       《素问·痹论》:“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
       《素问·长刺节论》:“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
       《素问·水热穴论》:“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分为相输俱受者,水气之所留也。”
       《素问·调经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
       《素问·缪刺论》:“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是故邪气者,常随四时之气血而入客也,至其变化不可为度,然必从其经气,辟除其邪,除其邪则乱气不生。”
       《素问·百病始生》:“其著于伏冲之脉者,揣揣应手而动,发手则热气下于两股,如汤沃之状。”
       《素问·刺法论》:“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愤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素问·示从容论》:“喘咳者,是水气并阳明也。”
       《灵枢·小针解》:“神客者,正邪共会也。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
       《灵枢·官针》:“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刺极深之,以下谷气。”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虚邪之中身也,洒淅动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现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
       《灵枢·周痹》:“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发则如是。”
       《灵枢·口问》:“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
       《灵枢·口问》:“寒气客于皮肤,阴气盛,阳气虚,故为振寒寒栗,补诸阳。”
       《灵枢·口问》:“寒气客于胃,厥逆从下上散,复出于胃,故为噫。补足太阴、阳明。”
       《灵枢·五癃津液别》:“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灵枢·水胀》:“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
       《灵枢·水胀》:“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瘜肉乃生。”
       《灵枢·水胀》:“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
       《灵枢·贼风》:“今有其不离屏蔽,不出室穴之中,卒然病者,非必离贼风邪气,其故何也?岐伯曰: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
       《灵枢·五音五味》:“是故圣人视其颜色,黄赤者多热气,青白者少热气,黑色者多血少气。”
       《灵枢·邪客》:“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拘挛也。”
       《灵枢·刺节真邪》:“邪气者,虚风也,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柔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其邪气浅者,脉偏痛。”
       《灵枢·刺节真邪》:“何谓五邪?岐伯曰:病有持痈者,有容大者,有狭小者,有热者,有寒者,是谓五邪。”
       《灵枢·九宫八风》:“故圣人日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谓也。”
       《灵枢·岁露论》:“贼风邪气之中人也,不得以时,然必因其开也,其入深,其内极病,其病人也,卒暴;因其闭也,其入浅以留,其病也,徐以迟。”
       《灵枢·岁露论》:“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故论不知三虚,工反为粗。帝曰:愿闻三实。少师曰: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虽有贼风邪气,不能危之也,命曰三实。”
       《灵枢·痈疽》:“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脏,脏伤故死矣。”
       《灵枢·痈疽》:“发于颈,名曰夭疽。其痈大以赤黑,不急治,则热气下入渊腋,前伤任脉,内熏肝肺,熏肝肺……”
       2、七情之气
       《素问·玉机真脏论》:“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
       《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3、厥气、逆气、乱气、疟气、痹气、毒气、恶气、淫气、暴气、肥气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槁不荣。”
       《素问·生气通天论》:“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厥气上行,满脉去形。”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素问·五脏生成论》:“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肢汗出当风。”
       《素问·经脉别论》:“少阳脏独至,是厥气也,跷前卒大,取之下俞。少阳独至者,一阳之过也。”
       《素问·经脉别论》:“一阴至,厥阴之治也。真虚蜎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调食和药,治在下俞。”
       《素问·经脉别论》:“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
       《素问·逆调论》:“人有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
       《素问·逆调论》:“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者何?岐伯曰: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
       《素问·疟论》:“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故卫气应乃作。”
       《素问·疟论》:“疟气者,并于阳则阳胜,并于阴则阴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疟者,风寒之气不常也,病极则复。”
       《素问·痹论》:“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
       《素问·痹论》:“淫气喘息,痹聚在肺;淫气忧思,痹聚在心;淫气遗溺,痹聚在肾;淫气乏竭,痹聚在肝;淫气肌绝,痹聚在脾。”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凡此四时刺者,大逆之病,不可不从也,反之,则生乱气相淫病焉。”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肝脉急甚者为恶言;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
       《灵枢·寒热病》:“厥痹者,厥气上及腹。”
       《灵枢·杂病》:“厥气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取足少阴。”
       《灵枢·五乱》:“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俯首静伏;乱于肺,则俯仰喘喝,接手以呼;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灵枢·五乱》:“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
       《灵枢·胀论》:“厥气在下,营卫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也。”
       《灵枢·百病始生》:“厥气生足悗,悗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左月有真)胀,(左月有真)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
       《灵枢·寒热》:“寒热瘰疬在于颈腋者,皆何气使生?岐伯曰:此皆鼠瘘寒热之毒气也,留于脉而不去者也。”
       《灵枢·邪客》:“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满,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灵枢·九针论》:“故为之治针,必令尖如氂,且圆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
       第四类:药物之气
       药物之气,是药物性能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寒、热、温、凉四气及酸、苦、甘、辛、咸五味。
       药物的气味与人体内之气密切相关,其升降沉浮的特性与人体内之气升降出入的运动形式相应。药物气味有选择性地作用于所属脏腑,即归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为气,阴为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素问·五脏生成论》:“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素问·脏气法时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素问·脏气法时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素问·脏气法时论》:“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素问·脏气法时论》:“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素问·脏气法时论》:“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素问·脏气法时论》:“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素问·脏气法时论》:“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素问·脏气法时论》:“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素问·脏气法时论》:“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素问·脏气法时论》:“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素问·脏气法时论》:“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素问·宣明五气》:“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
       《素问·至真要大论》:“调气之方,必别阴阳,定其中外,各守其乡,内者内治,外者外治,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盛者夺之,汗者下之,寒热温凉,衰之以属,随其攸利,谨道如法,万举万全,气血正平,长有天命。”
       《素问·至真要大论》:“论言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而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复起,奈何治?岐伯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帝曰:善。服寒而反热,服热而反寒,其故何也?岐伯曰:治其王气,是以反也。”
       《素问·至真要大论》:“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异,可使破积,可使溃坚,可使气和,可使必已。”
       《素问·至真要大论》:“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素问·至真要大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耎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
       《素问·宣明五气》:“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灵枢·五味论》:“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
       五、结束语
       气,无时无地不在,世间万物均需之。
       掌握中医学气之系统理论,将《黄帝内经》之气分门别类归纳之,于研究中医基本理论来说,能起到提纲挈领与执简驭繁的作用,对学习、继承中医学术及提高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楼主| 发表于 2019-7-1 08: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这是根据2006年3月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特邀去讲课的讲稿,有节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1 08: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首发梁平论坛,次发QQ空间,论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梁平论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渝公网安备 50022802000170号

QQ|Q群②:15859176|Q群①:21483512|小黑屋|手机客户端|Archiver|梁平信息网 ( 渝ICP备11003097号

GMT+8, 2024-4-19 16:25 , Processed in 0.164068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