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蓝鸟

穿越秦岭子午陈仓道 领略巴陕民俗风土情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1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Re:穿越秦岭子午陈仓道 领略巴陕民俗风土情

汉中:地处秦岭大巴山之间的一块盆地区,又称汉中平原,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而成为一座拥有丰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历史名城。而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就是“古汉台”————当年的楚汉战争期间,刘邦先打进咸阳却被封为汉王,刘邦忍辱进汉中,建汉台,励精图治,终于打败项羽,一统江山,建立汉朝400年基业。

古汉台遗址地处汉中市东大街,虽不大,却包孕着汉的历史,汉的文化。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Re:穿越秦岭子午陈仓道 领略巴陕民俗风土情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1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Re:穿越秦岭子午陈仓道 领略巴陕民俗风土情

中饭在汉中市的陕西理工学院对门吃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1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Re:穿越秦岭子午陈仓道 领略巴陕民俗风土情

下午继续向西南挺进,夜宿川北门户——广元

 

回到四川,就川味儿十足了,川菜好吃多了,正宗多了,米饭也不用碗一碗的买了

 

绿色理念,低碳生活深入人心(这些自行车,当地人只需用身份证一扫描就可以骑走)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1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Re:穿越秦岭子午陈仓道 领略巴陕民俗风土情

广元的早晨(广元本是武则天的老家,嘉陵江边有纪念她的大庙——皇泽寺,这里每年的9月还有一个专门的“女儿节”。许多年前我来过这里,也去过皇泽寺,本想介绍队员们去看一看,他们说庙没什么看头,也就作罢。)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16: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Re:穿越秦岭子午陈仓道 领略巴陕民俗风土情

鸟集结束,谢谢收看!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2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Re:穿越秦岭子午陈仓道 领略巴陕民俗风土情

灞桥折柳——是唐诗中的送友象征,好容易来到了灞桥,我也来学一盘儿古人的搞法,只是不晓得这柳树是不是那时留下来的柳树,看那树干却是不细

 

今日新灞桥与灞河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2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Re:穿越秦岭子午陈仓道 领略巴陕民俗风土情

第六乐章        陈仓汉中线掠影

     7月30号,离开灞桥,离开西安,离开八百里秦川,上高速再进秦岭。高速路很平,因此要穿很多隧洞,156个,算是钻进了秦岭的肚儿里了。在这众多的隧道中,有两三个特别的长,大概6,7公里,这里也大概就是秦岭的最高段太白段的垂直地下部位,在隧道间有一大片空旷的山间平坝,修建了一个服务区,这里风光无限,空气宜人,更与其他服务区不同的是,它的文化味儿特浓,让人不得不驻足细看,平添不少敬意!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1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Re:Re:穿越秦岭子午陈仓道 领略巴陕民俗风土情

hz0576:
不错,蓝鸟有机会来广东,虽然你不认识我!
谢谢邀请,其实广东我还没克过,只是那年克海南,飞机在路上实在是尿涨忙了,不得已落到广州点了一哈,说起来也算是勉强到过广东。       有机会,我想骑自行车到两广克转转,在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1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Re:穿越秦岭子午陈仓道 领略巴陕民俗风土情

西安的文化景点很多,以大秦文化,和汉唐文化为主。具体景点有骊山华清池,兵马俑,秦始皇陵及地宫,武则天的乾陵,大雁塔,古城墙,阿房宫遗址,灞桥折柳地等。我们一路五车24人,有两个导航仪,后来坏了一个,进城很不方便,好几次车跟丢了,走错了,早起来很是麻烦。(教训:今后出行,自驾以三车以下为好,最佳三车,最好每车有导航。如果是自备帐篷炊具,那就没啥限制了,也方便经济多了)

当然,如果是自行车远途出行,以10人以下为佳,最好是6人或8人,既热闹又灵活。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渝公网安备 50022802000170号

QQ|Q群②:15859176|Q群①:21483512|小黑屋|手机客户端|Archiver|梁平信息网 ( 渝ICP备11003097号

GMT+8, 2025-4-28 12:37 , Processed in 0.140166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