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定风波

风雨观音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1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Re:风雨观音寨

侧看寨子,如卧蚕,如眉黛,突兀于天地之间。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15: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Re:风雨观音寨

寨后平台,上有炮台,下临悬崖,视野开阔,望之四野,景色怡人,令人心旷神怡。是理想的休闲、静养之所,心想:老了,在此处怡养千年足矣。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14: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Re:风雨观音寨

雄奇的北寨门,位于寨腰,寨墙高耸,“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莫过于此。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14: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Re:风雨观音寨

北寨门下古井,我想这是否就是“新龙古井”。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1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Re:风雨观音寨

    观音寨,坐落在县城西25公里的聚奎镇沙岭村,海拔600米,面积100亩左右。虽然不大,但其经历非凡,一寨变三层,即外寨、内寨、内寨之内寨,普通百姓住在外寨,武装人员和一般人员住内寨,寨主和家族的头面人物则住在内寨之寨。

    观音寨大寨门,气势雄伟,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寨门左右侧悬岩顶上的石刻“箭上弦”图像,仍清晰可见。“箭上弦”表示提高警惕,随时作好应敌准备之意。大寨门外的右前方约200米处,有一岩峰矗立,名“小岩寨”,与观音寨成犄角之势。当年小寨上修有炮楼,住有寨丁,是观音寨的前沿哨所。北寨门外30米处,有古井一口,此井不深,但泉水四季不断,是全寨平时饮水的主要水源。古井上端岩上刻有“新龙古井”四个大字,为何取名“新龙古井”呢?据说古时候此地先后有两条龙出蛟,形成两条河沟。先出蛟的老龙,是从老井出来的;后出蛟的是新龙,是从现存的井出蛟的,故称“新龙古井”。

    北寨门的上方,有颇为壮观的条石墙,把观音寨横断成两截,前部为外寨,后部为内寨。外寨供团丁、寨丁以及平民百姓居住使用,内寨供寨主以及要人居住使用。内外寨的隔墙,全为石条砌成,高约3米,全长约300米,似小长城。隔墙的右侧,有“新寨门”,是进入内寨的第一道关卡。进门后约百步到“花院子”,是一座走马转角楼。内有戏楼,经常演戏,故又名“同乐堂”,大概是内寨要人的娱乐场所。遗址犹存,但房屋已毁。在花院子附近有水池一口,专供内寨人使用,水池附近又有寨门一处,是进入内寨的第二道关卡。

    沿大赛门右侧前进数十米便是观音寺:观音寺已被满清政府下令烧掉了,现今只能看到一此断垣残壁,满清政府这一把火烧出了观音寺的历史价值,烧出了观音寺慷慨悲壮的一页。原来,明末清初,经过错综复杂的残酷战乱,清顺治十六年,梁山县终于正式划入清朝版图。此时明朝在梁山的最末一位姓曾的县官,抱定“忠义不事二朝”的志向,誓不降清,跑到双桂堂拜破山为师当和尚,法名胜幢印铠,破山为了避嫌,便把他送到这座观音寺中隐居起来。当时破山为了保密,自然不能道出真实地名,县官来此后,过着足不出户,几乎与世隔绝的孤寂生活,不久郁郁寡欢,困死荒寨,死前留有遗言:请积德行善者,将我葬于观音寨最高处,永远看着我大明之美好江山。

    清政府得知县官和尚事件的真相后,竟恼羞成怒,下令烧观音寺,铲除县官和尚墓塔,抛尸荒野,观音寨一片凄凉。

    明末,抗清名将姚玉麟的众多营盘中就有观音寨,明王朝在梁山的最后一位县官曾某,宁肯困死观音寨也不降清,成为千古佳话。清初以后,它一直为当地一姓孙的家庭所拥有。孙氏是“烟火千家,田产万担”,成为梁山大族。嘉庆初,白莲教兴起,孙氏自然是“劫富济贫”的对象,孙氏家族的头面人物陆续上观音寨避匪。他们之中,或“乐善好施”,或“救国难,向朝廷捐赠银两”,或“办保甲,剿匪有功”而由朝廷奖授七品、六品乃至四品官衔,以及候选县丞、团总等,同时上寨的还有孙家的至亲李氏家族,李家更是朝廷的实职官员,有清廷七品的内阁中书,有五品奉政大夫。总之,孙氏家族,位高权重,富甲一方。观音寨,成为富绅的避风港,地方武装的营盘。因此,观音寨也是有景可赏,人文可品,有史可探的旅游休闲好去处。

    内寨后面,有一平台,乃观音寨最高点,左右侧设有炮台,由于地势高,视野开阔,是寨主们休闲、观景之处。放眼四望,金城寨、牛头寨、海椒山、顺天寨近在咫尺,鼓角相闻。梁山城、聚奎场隐约可见。清风徐徐,心旷神怡。

                                                      摘自《锦绣梁平》之——寨中有寨观音寨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14: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Re:风雨观音寨

外寨看毕,进入内寨,内寨应是观音寨的精华所在。从人文来看,窃以为观音寨当居梁平各寨之首,建筑之精妙,人文之丰富,无寨能及。一道寨墙把观音寨一分为二,内寨由一道院、二道院、三道院和寨后一平台组成。各院由低向高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连排水系统都经过精心设计,整个内寨全是石料建筑,据现居主人介绍,石头都是当年从山下运上来的,一块石料值一块银元,做工非常精细,石缝由糯米和石灰等粘合,号称“猪毛不能插进”,在今天看来,刀片是绝对插不进去的。各院相对独立,又由左侧一条小径连通,小径直通寨后平台,使整个内寨形成一个整体。

 

 

[img]http://i.cqlp.cc/attachment/bbsxp/UpAttachment/2011-3/201137144229OIZ22265.jpg[/img]

雄姿不再的内寨门

一道院,房屋已大大降低,已不复当年的雄姿。

一道院正面,门联依稀可辨。

在一中读高中的女孩打开屋门,让我们进去参观,室内青石铺地,足见当年侈华。

[此帖子已被 定风波 在 2011-3-7 14:46:21 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15: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Re:风雨观音寨

热情好客的三道院现居主人,她不仅热情地为我们开门,让我们参观,还请我们进屋,拿柑橘给我们吃,并给我们免费向导,讲解。他们使我感受到了一份直朴的情感。多谢三道院主人。

 

三道院,已破烂不堪,但经主人的引见,讲解,三道院最有看头。屋内可以复原、想象过去地主的部分生活。因为三道院分前后两院,前院过去是地主起居,后院是长工起居,长工只能从侧门进出。

 

三道院的侧门,门上很雅致的名字——通幽处。

进入侧门,出现一天井,右边一门进入前院。石头墙壁做工精细。

左边是长工起居之处,有堂屋、火塘屋、卧室等。现居主人活动在后院,住在前院,冬暖夏凉。儿孙已出门打工去了,只留下老两口在家。

后院堂屋

进入前院的门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15: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Re:Re:风雨观音寨

做工精细的石墙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1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Re:风雨观音寨

循径而上,残留的寨墙依然气势逼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15: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Re:风雨观音寨

保存最为完好的二道院,设计和建造都十分精巧。是内寨建筑的代表。

二道院正门,门楣上方两个斗大的“谷X”字,苍劲有力。

 

二道院的现居主人外出打工了,由三道院的现居主人看守。热情好客的三道院主人为我们打开了门,得以一见室内风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渝公网安备 50022802000170号

QQ|Q群②:15859176|Q群①:21483512|小黑屋|手机客户端|Archiver|梁平信息网 ( 渝ICP备11003097号

GMT+8, 2025-4-28 02:27 , Processed in 0.136558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