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古蜀道只是指唐代就已形成的子午道路才算古蜀道的话, 原帖的确有不严谨之处。只是在百性中早已将与从县域内通过的子午道相通的古道看作是古蜀道的组成部分了,蟠龙镇百步梯石壁上清代苍劲的"蜀道难"石刻大字就是例证。在此权且当广义来理解罢。 照古书正史记载,唐代古蜀道只有北段.南段之分,梁平只是唐代古蜀道南段的辅道之一(子午道),子午道,也叫荔枝道,七条唐代古蜀道之一。因为一个女子而改名的古驿道。因杨贵妃爱吃荔枝,唐玄宗便下旨在四川涪陵营建了一座后宫特供的优质荔枝园,同时还号令川陕专门整修了通往长安的栈道,成为一条全天候的无障碍绿色长廊,以确保快马能将鲜果及时传递至京。 长安回望绣城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些杜牧在《过华清宫》中的句子,描写的就是这里驿马飞驰送荔枝的情景。在千多年前,秦巴山区是必经之路,当时的快马到底是走的那条线路把新鲜的荔枝送到长安才不变味的呢?《蜀中广记》作了比较清晰的记载,纵贯达州的里程是最长的一段。自重庆涪陵(妃子园)——垫江——梁平——达州的大竹——达县——通川区——宣汉县(大成乡的瓦窑坝折入三桥)——隘口——马渡——红峰——万源(鹰背乡、庙垭乡、秦河乡、石窝乡、玉带乡、魏家乡——通江(龙风乡、洪口乡、澌波乡)——再入万源(竹峪镇、虹桥乡、永宁乡、长石乡)——进入陕西(镇巴县盐场,经镇巴县城)——西乡县子午镇进入子午道到汉中——西安。
千百年来,荔枝道修了毁,毁了修,修了再毁,毁了再修。在大巴山南麓的高山野岭,丛林沟壑中,当年快马到过的驿站及其沿途,因其山水“幽、奇、秀、险、雄、深”的遗迹,也渐次被人们淡去了。 [此帖子已被 千重浪 在 2010-5-6 7:02:05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