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补肾壮阳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理论简述
首汉伟 副主任医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是人类在21世纪所面临的最严重挑战,是当今世界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骨质疏松症有很高的发病率,危害性大,正在威胁着越来越多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表现为腰背四肢疼痛以及骨的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西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以腰背、四肢疼痛为主,从轻度的间断疼痛发展为持续性骨痛,久坐、久站等长时间固定姿势时加剧,身长缩短、驼背、不能负重、易骨折等。量化标标准为:腰椎椎体松质骨骨密度绝对值﹤80mg/ cm³。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属于西医学病名,在古医籍中未见有明确的记载。
笔者唯崇经典,以《黄帝内经》为基础,参详他典,提出“补肾壮阳、兼顾各脏”之法,以中成药巴戟胶囊为主治疗骨质疏松症,效果满意。
一、骨质疏松症相关中医病名识要
依据骨质疏松症西医学定义,从其发病部位和临床症状判断,骨质疏松症与中医古籍中所载的“骨痹”、“ 骨痿”、“ 衰老”、“ 髓枯”、“腰痛”、“腰腿痛”、“腰背痛”、“ 骨缩”、“ 骨枯”、“骨折”、“虚劳”等病名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古代文献中记载的老人和妇人的骨折、身高变矮、腰腿痛、骨痛、龟背等也属本病范畴。
1、《黄帝内经》中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病名识要
A、骨痹
《黄帝内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太阳有余病骨痹身重,不足病肾痹,滑则病肾风疝,涩则病积善时巅疾。”
《黄帝内经·素问·长刺节论》曰:“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
《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曰:“虚邪之中人也,洒晰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其入深,内搏于骨,则为骨痹。”
《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曰:“骨痹,举节不用而痛,汗注烦心。”
骨痹,为感受风寒、湿邪,导致骨关节疼痛或变形的骨关节病变,更近似于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疾病。
B、骨痿
《黄帝内经·素问·痿论》曰:“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黄帝内经·素问·痿论》曰:“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减,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
骨痿,为绝经或年老后,由于体质因素、疾病影响、摄生不当、外感大热、远行劳倦等原因,造成以肾阴亏损、肾精耗竭为主的病理改变,并逐渐发展为髓减骨枯、足不任身的病证,其病机与西医学所述骨质疏松症大致相同。
C、骨枯
《黄帝内经·素问·痿论》曰:“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曰:“足少阴气绝,则骨枯。”
《黄帝内经·灵枢·经水》曰:“灸而过此者,得恶火则骨枯脉涩,刺而过此者,则脱气。”
骨枯,即肾精耗竭,是骨痿的病理因素,骨痿包括骨枯。
笔者认为,《黄帝内经》没有明确描述骨痹与骨痿的不同,但在病因病理和症状的描述上,骨痿的病机更近似于骨质疏松症。
2、其他医籍中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病名识要
A、骨缩病
宋·窦材《扁鹊心书》曰:“骨缩病,此由肾气虚惫,肾主骨,肾水既涸则诸骨皆枯,渐至短缩,治迟则死。须加灸艾,内服丹附之药,非寻常草木药所能治也(凡人年老,逐渐矬矮,其犹骨缩之病乎)。”
骨缩病,其实是由肾气虚,肾水干涸,而导致骨骼逐渐萎缩,人之身高逐渐变矮的一种老年常见生理现象,在无外邪侵袭时可无明显疼痛,故多不求治。在有外邪侵犯求治时,医者常将其归入痹证,因而骨缩病在中医古籍中未被单独列为一种病证加以讨论,多种情况下作为腰痛、腰腿痛的一个证候类型,或作为衰老的一种临床表现对待之。
B、骨疏
宋·陈直《养老奉亲书·冬时摄养》曰:“高年阳气发泄,骨肉疏薄,易于伤动,多感外疾,惟早眠晚起,以避霜威。”
宋·陈直《养老奉亲书·春时摄养》曰:“缘老人气弱、骨疏,怯风冷,易伤肌体。”
陈直的描述与现代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极为相似,即人进入老年之后,气血渐衰,骨肉疏薄,抗邪能力下降,既感受外邪也易于动伤,提出老年人应该避风寒,慎起居。
C、骨蚀
金·李东垣《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曰:“大抵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脏之气不生。脾病则下流乘肾,土克水,则骨乏无力,是为骨蚀,令人骨髓空虚,足不能履地,是阴气重叠,此阴盛阳虚之证。”
D、骨痿
明·龚廷贤《寿世保元·补益》曰:“肾主督脉,督脉者行于脊里,脊坏则督脉虚,故令腰脊不举。骨枯髓减者,枯涸之极也。肾主骨,故曰骨痿。”
E、骨空
清·陈士铎在《石室秘录·痿病证治》曰:“痿废之证,乃阳明火证肾水不足以滋之,则骨空不能立……久卧床席,不能辄起……骨中空虚……无怪经年累月愈治而愈惫也。”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症应归属于中医“骨痿”范畴。
二、各时期医家对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的阐释
1、先秦、秦、汉时期对骨质疏松症的初步认识
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记载曰:“凡彼治身,务在积精……虚实有常,慎用务忘,勿困勿穷、筋骨凌强。”此强调筋骨的强弱与精气有关,精盛则筋骨强健。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尽数》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郁处头则为肿、为风,处耳则为挶、为聋,处目则为蔑、为盲,处鼻则为鼽、为窒,处腹则为张、为疛,处足则为痿、为蹶。”指出筋骨的强弱与运动有关。
《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论》曰:“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此对肾、脾与骨的生理进行了论述。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曰:“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谓五主。”此明确提出了肾主骨的观点。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北方主水而生寒,形生气而气生形;水味咸,咸生于水咸生养肾;肾之精气,生长骨髓;肾之精髓,复生肝木;肾气通于耳,肾健则能闻五音。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懈惰,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此从人的生、长、壮、老、亡,详论了骨的生长发育规律。
《黄帝内经·素问·痿论》曰:“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肝气衰,筋不能动。”此阐明了肾与骨、髓与骨、肝与骨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为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黄帝内经·灵枢·决气》云:“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曰:“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曰:“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此阐明了脾与骨的生理病理关系。
《黄帝内经·素问·长刺节论》曰:“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黄帝内经·素问·痹论》云:“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此阐明了外邪可导致骨病。
综上所述,《黄帝内经》奠定了“肾主骨”的基础理论,认为骨质疏松症与肾气热、肾阴虚、肾阳虚、肝气衰、脾气虚和外邪侵袭相关。
2、晋、隋、唐时期形成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理论
隋·巢元方系统全面论述了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丰富了肾主骨理论。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三·虚劳病诸候虚劳伤筋骨候》曰:“肝主筋而藏血,肾主骨而生髓。虚劳损血耗髓,故伤筋骨也。”《诸病源候论·卷三·虚劳病诸候虚劳风痿不随候》曰:“夫风寒湿三气合为痹。病在于阴,其人苦筋骨痿枯,身体疼痛,此为痿之病。”《诸病源候论·卷五·腰背病诸候》曰:“凡腰痛病有五:一曰少阴,少阴肾也,十月万物阳气伤,是以腰痛。二曰风,风寒着腰,是以痛。三曰肾虚,役用伤肾,是以痛。四曰肾腰,坠堕伤腰,是以痛。五曰寝卧湿地,是以痛。”《诸病源候论·卷十五·五脏六腑病诸候》曰:“五谷五味之津液悉归于膀胱,气化分入血脉,以成骨髓也。”《诸病源候论·卷五·腰背病诸候》曰:“肾主腰脚。肾经虚损,风冷乘之,故腰痛也。”详细论述了肝、肾、外邪与骨的关系。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四·注病诸候骨注候》曰:“注者住也,言其病连滞停住,死又注易傍人也。凡人血气虚,为风邪所伤,初始客在皮肤,后重遇气血劳损,骨髓空虚,遂流注停滞,令人气血减耗,肌肉消尽,骨髓间时吸吸而热,或而汗,柴瘦骨立,故谓之骨注。”此进一步阐述肝、脾、外邪与骨质疏松的关系,还提出了病久不愈导致骨髓空虚的论点,与西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有相似之处。
唐·孙思邈丰富了肾虚和外邪导致骨质疏松症的理论认识。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肾脏方·骨极》曰:“肾虚者,酸疼不安,好倦。肾实者,苦烦热。烦肾虚实应,主于肾膀胱,若其脏腑有病,从骨生,热则应脏,寒则应腑……骨极者,主肾也,肾应骨,骨与肾合……若肾病则骨极牙齿苦痛,手足疼,不能久立,屈伸不利……肾主腰脚,肾经虚损,风冷乘之,故腰痛也。又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少腹不可以仰息。”此论述与现代文献描述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如足跟痛、不能久站立基本相一致。
3、宋金元时期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理论的发展
宋代开始,各医家对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的认识更加丰富,充实了肾主骨理论,一一阐释了肾、肝、脾虚损、外邪导致骨病之病理,还提出骨病的成因是个渐进缓慢的过程,属于当今慢性病之范畴。
宋·陈直认为,人进入中老年之后,气血渐衰,真阳气少,易于动伤,与骨质疏松症现代临床研究证实肾阳虚证居首位并易骨折的临床认识基本一致,首次提出了近似于现代骨质疏松症定义的名词为“骨肉疏薄”,其《养老奉亲书·春时摄养》曰:“缘老人气弱、骨疏,怯风冷,易伤肌体。”其《养老奉亲书·冬时摄养》曰:“高年阳气发泄,骨肉疏薄,易于伤动,多感外疾,惟早眠晚起,以避霜威。”
宋·窦材《扁鹊心书》曰:“骨缩病此由肾气虚惫,肾主骨,肾水既涸则诸骨皆枯,渐至短缩。”此论与西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有身高变矮的描述极其相似。
金·李东垣《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云:“脾病则下流乘肾,土克水,则骨乏无力,足为骨蚀,令人骨髓空虚。”此论认为,脾胃虚弱、脾胃虚损,可导致骨病。
元·朱震亨《活法机要·虚损证》曰:“虚损之疾,寒热因虚而感也。感寒则损阳,阳虚则阴盛,故损则自上而下,治之宜以辛甘淡,过于胃则不可治也。感热则损阴,阴虚则阳盛,故损则自下而上,治之宜以苦酸咸,过于脾则不可治也。自上而损者,一损损于肺,故皮聚而毛落,二损损于心,故血脉虚弱,不能荣于脏腑,妇人则月水不通,三损损于胃,故饮食不为肌肤也。自下而损者,一损损于肾,故骨痿不能起于床,二损损于肝,故筋缓不能自收持,三损损于脾,故饮食不能消克也,故心肺损则色弊,肝肾损则形痿,脾胃损则谷不化也。”此论明确提出,肾损、肝损、脾损,均可致筋骨不利之症。
金·张从正《儒门事亲》曰:“寒则阴受之,故其痹痛,旦静而夜剧。世俗不知,反呼为鬼忤。湿气胜者为着痹。湿胜则筋脉皮肉受之,故其痹着而不去,肌肉削而着骨。世俗不知,反呼为偏枯。此疾之作,多在四时阴雨之时,及三月九月,太阳寒水用事之月。故草枯水寒为甚,或濒水之地,劳力之人,辛苦失度,触冒风雨,寝处津湿,痹从外入。况五方七地,寒暑殊气,刚柔异禀,饮食起居,莫不相戾。故所受之邪,各有浅深。或痛或不痛,或仁或不仁,或筋屈而不能伸,或引而不缩。寒则虫行,热则纵缓,不相乱也。皮痹不已,而成肉痹。肉痹不已,而成脉痹;脉痹不已,而成筋痹;筋痹不已,而成骨痹;久而不已,内舍其合。若脏腑俱病,虽有智者,不能善图也。凡病痹之人,其脉沉涩。”此论阐释了骨质疏松症的成因是渐进缓慢的发展过程。
4、明清时期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理论日趋完善
明清时期,各医家对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的认识趋近完善成熟,认为肝肾气伤、肾气虚、血气两虚、筋伤、肾阴虚、久病不起均可导致骨质疏松症,同时提出了血瘀导致骨质疏松症的观点。
明·薛己《正体类要·主治大法》曰:“筋骨作痛,肝肾之气伤也。”此说明肝肾气伤会导致骨质疏松症。
明·龚廷贤《寿世保元·痿》曰:“痿者,手足不能举动是也,又名软风,下体痿弱,不能趋步,及手战摇,不能握物,此症属血虚。血虚属阴虚,阴虚生内热,热则筋弛。步履艰难,而手足软弱,此乃血气两虚。”此说明血气两虚会导致骨质疏松症。
明·王肯堂首次论述了肝肾与筋的关系,其《证治准绳·杂病》曰:“按人多有挫闪,及久坐失枕,而致项强不可转移者,皆由肾虚不能生肝,肝虚无以养筋,故机关不利。”
清·唐容川则拓展论述了王肯堂肝肾与筋的关系,其《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下卷·全体总论》曰:“筋者,骨节也。骨属肾水,筋属肝木,水生木,故骨节之间亦生筋,而筋又为骨之使也。少乙病骨节,皆责于筋西医详骨与髓,而于筋甚略,因彼但以运动属之脑气,不以为筋所主。然使无筋,则骨不联属,又乌能运动哉。”
清·陈士铎提出了骨质疏松症是肾水不能滋养骨骼,而久卧导致骨中空虚,起床困难的论点,其《石室秘录·痿病证治》曰:“痿废之症,乃阳明火症,肾水不足以滋之,则骨空不能立……痿病,必久卧床席,不能辄起,其故何也?盖诸痿之症,尽属阳明胃火,胃火铄尽肾水,则骨中空虚无滋润,则不能起立矣。然则止治阳明,而骨中之髓何日充满,欲其双足有力难矣……”此论与西医学认为的废用因素导致骨质疏松症高度一致。
清·王清任首创明确提出了“痹有瘀血”的学术论点,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其《医林改错·卷下·痹证有瘀血说》曰:“凡肩痛、臂痛、腰疼、腿疼,或周身疼痛,总名曰痹症。明知受风寒,用温热发散药不愈;明知有湿热,用利湿降火药无功。久而肌肉消瘦,议论阴亏,遂用滋阴药,又不效。至此便云病在皮脉,易于为功;病在筋骨,实难见效。因不思风寒湿热入皮肤,何处作痛?入于气管,痛必流走;入于血管,痛不移处。如论虚弱,是因病而致虚,非因虚而致病。总滋阴,外受之邪,归于何处?总逐风寒、去湿热,已凝之血,更不能活。如水遇风寒,凝结成冰,冰成风寒已散。明此义,治痹症何难?古方颇多,如古方治之不效,用身痛逐瘀汤。”
三、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总结
笔者认为,骨质疏松症是伴发人体衰老,机体生理顺应性下降的全身性、退行性骨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肾虚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根本原因
A、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论》曰:“先天之本在肾,肾应北方之水,水为天一之源。后天之本在脾,脾为中宫之土,土为万物之母。肾何以为先天之本?盖婴儿未成,先结胞胎,其象中空,一茎透起,形如莲蕊,一茎即脐带,莲蕊即两肾也,而命寓焉。水生木而后肝成,木生火而后心成,火生土而后脾成,土生金而后肺成。五脏既成,六腑随之,四肢乃具,百骸乃全。《仙经》曰:借问如何是玄牡?婴儿初生先两肾。未有此身,先有两肾,故肾为脏腑之本,十二脉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源,而人资之以为始者也,故曰先天之本在肾。”
B、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主闭藏之主要生理作用是将精气藏于肾中,并使其不断充盈,防止其无故流失,为精气在人体内充分发挥正常的生理效应创造必要条件。
精,是构成人体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分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故《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夫精者,身之本也。”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是构成人体胚胎的原初物质;后天之精,是人体摄取的水谷精气及脏腑生理活动过程中所化生的精微物质。后天之精的化生,需依赖先天之精的引导和支撑;先天之精的续充,需依赖后天之精的培补。肾所藏之精气,化阳则为人身之阳,化阴则为人身之阴,化气则为元气,共同主宰着天癸的“至”和“竭”,为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可以促进、激发、维持人体的机能活动。
天癸,即“天水”,意为“先天之水”,来源于肾精,是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的物质。肾为先天之本,主司元气,天癸必须得到肾气的温煦、滋养才能不断充盈,并随着肾气衰弱而竭止。明·张景岳《质疑录·论天癸非精血》曰:“天癸者,天一所生之真水,在人身是谓元阴,即曰元气。”清·吴谦《医宗金鉴·胎孕之原》曰:“天癸乃父母所赋,先天生身之真气也。精血水谷所化,后天成形之本也。男子二八,先天肾气盛,天癸至,与后天所生之精会合而盈。然男子属阳,阳应日,故精盛而日举也。女子二七,先天肾气实,天癸至,与后天所生之血会合而盛。”明·张景岳《景岳全书·阴阳篇》曰:“元阳者,即无形之火,以生以化,神机是也,性命系之,故亦曰元气。元阴者,即无形之水,以长以立,天癸是也,强弱系之,故亦曰元精。元精元气者,即化生精气之元神也。生气通天,惟赖乎此。经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即为之谓。”
反过来说,肾气盛而天癸至,天癸至则性机能逐渐成熟,肾的精气盛衰,直接支配着人的生长、发育、生殖与衰老,肾气在生理不同阶段存在规律性的变化。故《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懈惰,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人到中年,由于自身肾气的衰变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肾气由盛渐衰,天癸由于不能得到肾气的滋养而由少渐至衰竭,精血日趋不足,肾的阴阳平衡失调,不能激发、推动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进而导致脏腑经络功能失调,人的正常生理顺应性下降,其生殖力、体力、智力、甚至生命力也随之下降,故明·虞抟《医学正传》曰:“肾元盛则寿延,肾元衰则寿夭。”因此,人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的全过程均由肾气及天癸的盛衰所主导,生、长、壮、老、亡的自然规律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关系密切,机体退变的主要生理病理改变是肾虚元气不足。
C、肾主骨生髓
骨骼的生长、发育、修复均有赖于肾中精气的充盈、滋养与推动,故《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太阴,通于冬气。”
肾中所藏的先天之精,乃骨髓产生的物质始基,后天之精则是骨髓充盛的物质保障,故清·唐宗海《医经精义》曰:“肾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肾之所合也,髓者,肾精所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
肾精虚少,则骨髓化源不足,不能濡养骨骼,便会出现骨质失养,引发骨质疏松。《黄帝内经·素问·痿论》曰:“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减,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黄帝内经·素问·长刺节论》曰:“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
综上所述,肾虚精衰,骨髓亏虚,骨骼失养是骨质疏松症的关键病机。于症状来说,中老年人常因肾精亏损,不能充养骨髓和脑髓,不能循阳脉上荣耳面发瞳,可导致身材变矮、驼背弯腰、脊痛肢酸、活动不利、动作迟缓、易于骨折、神疲健忘、面焦形坏、耳鸣眼花、发堕齿槁、夜尿清长等骨质疏松综合表现。
2、脾虚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主要环节
A、脾为后天之本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论》曰:“先天之本在肾,肾应北方之水,水为天一之源。后天之本在脾,脾为中宫之土,土为万物之母……脾何以为后天之本?盖婴儿既生,一日不再食则饥,七日不食,则肠胃涸绝而死。经云:安固则昌,绝谷则亡。犹兵家之饷道也。饷道一绝,万众立散,胃气一败,百药难施。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
B、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
人的生长壮老之一生过程中,需要不断摄取自然界的营养物质,维持其的正常发育及功能活动。这一过程中,脾胃的运化功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饮食入胃,必须依赖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同时也有赖于脾的传输和散精功能,才能把水谷精微输布至全身。
脾胃运化水谷的功能旺盛,则机体消化吸收水谷才能化生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以营养五脏六腑、筋肉、四肢百骸,维持正常的生理过程。故《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藏论》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脾胃虚弱,即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衰退,则使气血生化不足,而影响到人体的各种正常功能,出现相应的病理反应。
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以及气、血、津液的生机,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因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由脾胃运化输布而来的水谷精微,必须与肾中所藏的精气相合,在肾中所藏先天精气的激发作用下,才能生成骨髓滋养骨骼。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骨骼才能得到骨髓的充分濡润而坚固有力。故《黄帝内经·灵枢·五癃津液别》曰:“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
精藏于肾,而先天之精依赖后天之精的不断培育和充养,才能日渐充盈,发挥其生理功能;脾胃运化水谷,化生气血,以濡养脏腑,供养先天。故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脾胃》曰:“盖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原;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精血之司在命门,水谷之司在脾胃,故命门得先天之气,脾胃得后天之气也。是以水谷之海本赖先天为之主,而精血之海又必赖后天为之资。故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此脾胃之气所关于人生者不小。且先天如朝廷,后天如司道,执政在先天,布政在后天,故人自有生以后,无非后天为之用,而形色动定,一无胃气之不可。”
脾胃虚衰,功能衰惫,气化失司,枢机不利,血不化精,则精微亏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气虚不能充达,无以生髓养骨,而致骨质疏松症。故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痿》曰:“阳明虚则血气少,不能润养宗筋,故弛纵,宗筋纵则带脉不能收引,故足痿不用。”
C、脾主四肢、肌肉,为百骸之母
饮食五味影响骨的生长,且与脾胃功能关系密切;五味调和,则骨强筋柔,百骸得养,气血顺畅,卫外有权,可得长寿。故《黄帝内经·灵枢·决气篇》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四肢运动有赖于清阳之气,清阳之气则由水谷精气所化生,脾旺则四肢强健,脾胃功能衰惫则会导致肢体之骨骼肌肉因得不到充分濡养而发生痿弱无力。故《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实四肢。”
3、肝脏虚损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重要因素
肝藏血,主筋,主疏泄,司运动。
肝藏血,主疏泄,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血和津液才得以正常运行和输布代谢,脾胃才能正常运化和腐熟水谷精微,水谷精微必须与肾中所藏的精气相合,在肾中所藏先天精气的激发作用下,才能生成骨髓滋养骨骼。
肝,喜条达,恶抑郁,主升主动。肝气条达,则气血宁和,五脏协调,生机健旺,筋骨强利。肝气衰弱,血不养筋,则动作迟缓不灵活,易于疲劳,不能久立。故《黄帝内经·素问·痹论》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肝气衰则筋不能动。”中老年人,五脏功能相续衰退,肝脏首当其冲,肝血不足、肝气郁结,或升泄太过,常常导致肝失疏泄, 五脏气机紊乱,升降悖逆,就会影响血和津液的生成及运行, 血运失常而成瘀,气不行津而成痰,进而影响对筋骨的营养,发生骨质疏松症。故《黄帝内经·灵枢·天年》曰:“四十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肝气郁结,若影响于脾,则脾失健运,气血化生不足而不能濡养筋骨,导致肾精亏虚,使骨髓失养,髓枯筋燥,痿废不起,而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肝失疏泄,肝气郁滞,则发为气滞血瘀,导致冲任功能失常、月经不调,甚至引发闭经与卵巢功能衰退,激素水平紊乱,骨形成与骨吸收失衡而致骨质疏松。
肝、肾经脉相连,五行相生,肝为肾之子,肾为肝之母。精血互生,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精血互化。肝肾为精血之源,骨骼的生长、发育和修复功能有依赖于精血的营养。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中精气的充盛,亦有赖于血液的滋养。肾精亏损,可导致肝血不足;肝血不足,也可引起肾精亏损。肝主筋,肾主骨,筋骨相连。肾精亏虚,则骨髓生化乏源,骨髓空虚,骨骼失养;肝血不足,脉络空虚,则筋骨失于濡润,最终导致髓枯筋迟骨痿,发生骨质疏松症。故明·张景岳《景岳全书·非风》曰:“筋有缓急之病,骨有痿弱之病,总由精血败伤而然。”
4、心与骨质疏松症发病密切相关
心,主身之血脉,即全身的血脉统属于心。故《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曰:“诸血者,皆属于心。”
水谷精微津液之所以能变化为血液,既要有脾胃的气化作用,更要有心阳的气化功能,心气旺盛,心血充盈、血脉通利,血液化生不息,随着气的升降而运行全身,发挥其濡养和协调五脏的功能。故《黄帝内经·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
心气有调畅通达血液运行的作用,心主血脉对人体的功能活动具有总体调控的作用;心藏神,精神情志是生命运动中心理活动外显的表现,属于“神”之范畴。神,即心(脑)之神。人的一切精神、情志、意识、思维活动均由心主导。故《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黄帝内经·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中老年人,则心气渐弱,御神不利,反应迟钝,动作迟缓,喜卧,在骨质疏松的基础上易发骨折。故《黄帝内经·灵枢·天年》曰:“六十岁,心气始衰,善忧悲,血气懈堕,故好卧。”
5、肺与骨质疏松症发病密切相关
A、肺主一身之气、司呼吸
肺居上焦,为诸气之本,五脏之天,宗气所聚,一呼一收,精邪之气夹杂,其精气之输布,邪气之排除,悉赖肺气来完成。故《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论》曰:“诸气者,皆属于肺。”
B、肺朝百脉,主治节,是鼓动心脏搏动和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
肺主治节,是协调气机升降出入的重要机制。治节,即治理调节。肺通过主一身之气的功能,治理调节气机之升降出入运动;朝百脉,辅佐心推动和调节血液之运行;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调节津液的输布与排泄;治理调节其它脏腑的功能活动,如协调胃气和降,制约肝气亢奋,助大肠传导等。故《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明·陈修园《医学实在易》曰:“气通于肺脏,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之所宣。”清·喻昌《医门法律》曰:“人身之气,禀命于肺,肺气清肃,则周身之气,莫不服从而顺行。”
总之,肺气为维持机体生物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肺主治节,对人体的脏腑机能和气血津液的运行具有推动和制约作用;肺主一身之气,是诸生理活动之根本,司呼吸是其关键,而宣发、肃降、朝百脉、通调水道、外合皮毛,皆是肺主治节的表现所在。肺气不足,则气机升降失调,呼吸、循环、代谢紊乱,最终导致五脏虚损,骨质代谢紊乱发为骨质疏松。
6、气血功能紊乱是引发机体退变性病变的基础
气血由脏腑产生,运行于经脉之中,营养和调节全身各种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人体之气,源于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之气结合而成,不仅有推动呼吸和心血运行的作用,而且有温煦、防御等多种生理作用。人体之血,是脾胃中的水谷精微所化生,运行全身,对全身组织器官起营养和滋润的作用。《黄帝内经·灵枢·决气》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黄帝内经·灵枢·天年》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黄帝内经·灵枢·本脏》曰:“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论》曰:“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气血调和周流全身,供养五脏六腑,两者可分而不可离,作为一个整体完成其生理效用。故清·张璐《张氏医通·诸血门》曰:“气主煦之,血主濡之,虽气禀阳和,血禀阴质,而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不能截然两分。”
气血功能紊乱,则是引发机体退变性病变的基础。故《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曰:“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论》曰:“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曰:“人之有生,血气顺则周流一身,脉息和而诸疾不作,气血逆,则运动滞涩,脉息乱而百病生。”
7、气虚、血瘀是引起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病理变化的关键因素
在脏腑功能活动中,气居主导地位,气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具体体现,是推动人体呼吸和循环的动力。故《难经·八难》曰:“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
元气,即肾气,乃肾精所化。故清·王清任《医林改错》曰:“人行生转动,全仗元气,若元气足则有力,元气衰则无力,元气绝则死矣。”
肾虚元气不足,无力鼓动血脉,血液运行迟缓,脉络瘀滞不通,必然导致血瘀;血液瘀滞,经脉不畅,水谷精微得不到布散,不仅脏腑因濡养不足而衰弱,骨髓也因此不得充润,则骨骼失养,发生骨痿。故清·王清任《医林改错》曰:“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曰:“凡人之气血犹如源泉也,盛则流畅,少则壅滞,故气血滞,虚则无有不滞者。”载气者为血,运血者为气,中老年人常常气血两虚,血海无盈,脉道滞塞不畅而瘀,是其导致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机之一。
8、气血紊乱与五脏虚损互为因果,共同导致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
A、气的生成和功能的发挥,与五脏关系密切
水谷(清气)在五脏功能作用下化为气血,气血周流五脏,化生五脏之精;五脏之精在其本脏正常导向下,气化为不同功能,即五脏之气;五脏之气升降出入,新的水谷清气被摄入,化为气血,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息。
气,升降出入有序,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才能得以正常发挥。脏腑功能失调,主要是表现为气血阴阳失调。中老年人,肾气日衰,天癸渐绝,精血日趋不足,阴阳失去平衡,故出现肾阴不足,阳失潜藏;或肾阳虚衰,经脉失其温养等阴阳失调的现象,从而影响脏腑的功能。肝肾同源,肾阴亏虚,水不涵木,则呈现阴虚阳亢之病机;肾阳虚,命火衰,脾土失煦,则表现脾肾阳虚之病机;肾精不足,心阴虚而心阳亢,则可致心肾不交的病机。
B、血运行于脉中,周流全身,循环不休。中老年人常常肾虚元气不足,血液运行无力,致气虚血瘀;肾阳不足,不能温养血脉,致血寒而凝;肾阴不足,虚火炼液,致血稠而滞。肝肾阴虚,经脉失养,血流涩滞而瘀;脾胃气虚则气血生化无源,血虚而瘀。《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能禀水谷之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黄帝内经·灵枢·本脏》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血瘀,则滞塞经脉,导致气血不能内溉脏腑,外濡腠理,脏腑肢体功能因而下降,并逐渐出现衰弱。
中老年因脏腑功能虚衰,必然引起气血运行紊乱而致瘀,同时瘀血的形成又将影响水谷精微的转运和布散,加重脏腑功能的减退;血瘀既是病理产物,同时又作为病因阻滞人体气血的正常运行,进而导致骨骼的失养,加速机体退变,促进骨质疏松症的发展。
9、糖皮质激素滥用是骨质疏松症的人为病因
在临床治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GC),是人类现代医学最具突破意义的事件之一,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大量临床实践证明,糖皮质激素尤如一柄双刃剑,在发挥巨大治疗作用的同时,对人体也会产生强大的不良反应。长期的、超生理剂量的激素应用,会引起全身明显的骨量丢失而致骨质疏松。糖皮质激素所致的骨质疏松,严重影响儿童患者的生长发育;在成年人,多导致病理性骨折和股骨头坏死,常常影响原发病的治疗。
A、糖皮质激素作用于骨的主要位点是成骨细胞
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通过促进骨髓基质细胞中成骨细胞前体的聚集和成熟,刺激成骨细胞的分化增殖。超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则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从而导致骨形成明显减少。成骨细胞对糖皮质激素有特异性受体并且具有高度亲和力,其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而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从而减少新生骨的形成。糖皮质激素还能直接作用于骨基质,使骨钙素(BGP)和Ⅰ型胶原基因表达减少,蛋白合成抑制。骨钙素(BGP)是由成骨细胞合成分泌的,能准确反映成骨细胞的活性,糖皮质激素与骨钙素(BGP)具有密切的负相关关系。糖皮质激素还影响成骨细胞,使其不能正常募集到骨吸收部位,使得被破骨细胞吸收的骨面不能及时被修复,因而造成骨量的丢失。糖皮质激素还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凋亡。
B、糖皮质激素对破骨细胞具有双重调节作用
在用药初期,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破骨细胞生成,而长期使用则显著促进破骨细胞的生成,使骨吸收增强。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在松质骨中的破骨细胞数目迅速增多,寿命延长,从而使骨吸收明显增强,迅速出现骨量丢失。糖皮质激素也能诱导破骨细胞凋亡,但没有促进成骨细胞凋亡那样显著。由成骨细胞和基质细胞合成分泌的骨保护素(OPG),对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活性维持起重要的负性调节作用,因而又称破骨细胞形成抑制因子。超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可促进破骨细胞生成和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配体的表达,抑制骨保护素(OPG)的表达,使RANK/ OPG比值升高,血清骨保护素OPG明显降低,破骨细胞活化成熟,从而造成骨吸收的增强。
C、糖皮质激素导致人体钙吸收减少和钙排泄增加
人体内的钙代谢,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其平衡由膳食中钙摄入量、肠道钙吸收、肾钙重吸收和尿、粪和汗中排泄的钙量以及骨钙的沉积来调节。超生理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能够抑制肠道的钙吸收,其机制与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中的钙结合蛋白(CaBP)的合成和分泌有关,从而减少肠道的钙吸收。钙结合蛋白(CaBP)为维生素D依赖性钙结合蛋白,因其与钙有高度亲和力,所以在小肠和肾脏钙转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糖皮质激素抑制肠钙吸收的作用机制与1,25(OH)2D3关系不大,仅25%受损的肠钙吸收由于1,25(OH)2D3轻度减少所致,摄入1,25(OH)2D3可改善肠钙的转运,但不能使肠钙吸收完全恢复正常。1-α 羟化酶是肾内将25(OH)2D3转化为有高度活性的1,25(OH)2D3的必须酶,活性维生素D3可促进小肠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对钙的吸收,而超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对1-α 羟化酶有抑制作用,从而降低1,25(OH)2D3的水平,导致肠钙吸收和肾小管钙重吸收的减少。
D、糖皮质激素通过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而间接影响骨代谢
甲状旁腺激素(PTH)作为钙调节激素之一,对体内钙、磷稳态的调节起重要作用,甲状旁腺激素(PTH)的靶器官主要是肾和骨。长期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引起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增高,糖皮质激素一方面通过血钙减少的途径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激素(PTH)释放增加,另一方面则通过降低体内的1,25(OH)2D3的水平,以降低活性维生素D对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抑制作用,从而使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升高。同时,在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下,成骨细胞对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敏感性增高。小剂量甲状旁腺激素(PTH)能刺激成骨细胞的形成,减少成骨细胞的凋亡,因而促进骨形成,并且使骨骼微结构得到改善。大剂量甲状旁腺激素(PTH)则能抑制成骨细胞的形成和功能,而且使大单核细胞转化为破骨细胞,从而促进骨的转换,增强骨的吸收,使骨钙释放进入血循环,致使骨代谢趋于负平衡,导致骨量的减少,引起骨质疏松的发生。
E、糖皮质激素通过性激素的作用而间接影响骨代谢
性激素水平低下可加速骨量丢失,这种机制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中不容忽视。超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可减弱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引起血中雌二醇、雌酮、脱氢雄甾酮和黄体酮的浓度降低。目前,雌激素作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首选药物,其对骨代谢的影响已得到证实,其一方面通过降钙素间接抑制骨吸收,另一方面直接作用于骨细胞上的雌激素受体以抑制骨吸收。雄激素对于骨吸收具有抑制作用,但对于骨形成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雄激素对骨吸收的抑制作用,是通过提高血清中1,25(OH)2D3的水平,促进小肠黏膜的钙吸收,从而减少由于血钙降低导致的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
F、糖皮质激素通过生长激素的作用而间接影响骨代谢
生长激素(GH)是成骨细胞活性的有效刺激因子,并且与蛋白合成密切相关。生长激素(GH)可通过成骨细胞上的受体介导以促进骨形成,还可以通过诱导成骨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自分泌和旁分泌的形式刺激成骨细胞的分化、增殖,从而促进骨生长与修复。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导致的高皮质醇血症可以抑制生长激素(GH)的分泌,从而抑制生长激素(GH)对骨形成的促进作用,该作用源于糖皮质激素诱导生长抑素合成和分泌增加所致。一般认为,糖皮质激素对生长激素(GH)的影响很可能参与GIO的发生。
G、糖皮质激素通过降钙素的作用而间接影响骨代谢
降钙素(CT)是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为钙调节激素之一,直接对破骨细胞的产生作用,使破骨细胞内部结构发生改变,促进破骨细胞的凋亡,同时具有抑制骨吸收的作用,还可以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动而降低血钙和血磷。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会导致人体降钙素(CT)水平下降,因此,糖皮质激素通过降低降钙素(CT)水平而间接促进骨吸收,引起骨量的丢失。
H、糖皮质激素对骨代谢的影响
许多细胞因子参与骨代谢,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转化生长因子 β(TGF-β)等,这些生长因子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的形式作用于骨细胞和骨基质,调节骨形成和骨吸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是骨组织细胞极其重要的局部调节因子之一,可以通过刺激成骨细胞的分化而促进骨生长,而糖皮质激素可以在转录水平抑制人成骨样细胞表达IGF-1,导致IGF-1水平下降,从而削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的骨形成作用,目前尚未发现糖皮质激素对IGF-2的影响。转化生长因子 β(TGF-β)是骨基质合成的有效刺激因子,TGF转录表达因子-核心结合因子 α1(CBF-α1)能够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而糖皮质激素能抑制CBF-1的合成,从而拮抗转化生长因子 β(TGF-β)的骨基质合成活性。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属于转化生长因子 β(TGF-β)超家族成员,由成骨细胞产生,是成骨细胞分化和功能的局部调节因子,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可显著下调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表达,从而影响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间接引起骨丢失。
I、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通过降低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DK4)、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周期蛋白D3的表达,促使成骨细胞和骨细胞凋亡,引起骨质疏松。
J、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易于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 γ(PPARr)基因表达,从而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使成骨细胞减少,而引起骨质疏松。
小结评议:
中医学认为,人体生命活动、脏腑功能全赖阳气的充实与温煦。在生理状态下,糖皮质激素促使人体阳气外出以维持人体生理功能,发挥“阳者,卫外而为固”(《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的作用,其外出的时相特征即《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现代医学证实,人体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亦基本符合“平旦、日中、日西”的时相规律,与中医学所论阳气的生理活动完全一致。当人体受到过度的强烈的刺激或重病突然打击,会出现应激反应,机体会超生理量分泌激素,促使阳气大量外出以应对强烈的剌激,这就是“藏精而起亟”(《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的作用。“亟”,紧急、急切的意思,起亟即起而应付紧急或急切的需要。所以,超生理量的激素是启动了人体的“藏精起亟”功能,激发人体阳气大量外出以应对紧急情况。临床可见,人在应激状态下或大剂量使用激素后会表现出心跳加速、血压升高、汗出、兴奋、失眠等,均是阳气急剧外出的结果。短期使用激素,则阳气消耗不巨,经人体自动调节而复归“阴平阳秘”,不会导致明显的不良反应;若长期使用,阳气入不敷出,过度外出而不潜降,封藏失司,肾精亏虚,则变证丛生。故《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太阴,通于冬气。”因此,长期、超生理剂量使用激素易使阳气耗损,肾失封藏,肾精亏虚,无以充实骨骼,骨空失养,而发生骨质疏松。
笔者认为,糖皮质激素是外源性“纯阳”之品,作用于人体后导致的骨质疏松症,仍属中医骨痿、骨痹范畴;其中医病机为阳失潜降,阳亢阴虚,肾失封藏,肾精亏虚,骨空失养;治宜封髓潜阳。
四、补肾壮阳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理论依据
骨质疏松症是伴发人体衰老,机体生理顺应性下降的全身性、退行性骨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五脏虚损和气血功能紊乱与其发病密切相关。
笔者认为,肾虚、血瘀是骨质疏松症的核心病机。肾虚是本,血瘀是标;肾虚为因,血瘀为果;同时,瘀血又构新的致病因素,从多方面加重肾虚的程度,形成恶性循环,成为骨质疏松症的病理生理基础。
1、肾为先天之本,主骨、藏精、生髓,髓藏于骨而养骨。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骨髓的滋养而坚固有力;肾气不足,肾精虚少,骨髓化源不足,不能营养骨骼,而出现骨质疏松,骨骼则脆弱无力。《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曰:“肾不坚,则髓不能满。”
2、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主肌肉、主四肢、主百骸、升清和统摄血液。脾胃虚衰,功能衰惫,则运化失司,会影响胃肠对钙、磷、微量元素、氨基酸与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长期如此,不加调养,必气化无权,枢机不利,血不化精,则精微亏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气虚不能充达,致肾无以生髓养骨,而发生骨质疏松症。
3、肝为血海,主疏泄、主升主动、主筋脉,肝血足而筋脉始柔。肾精亏损,则导致肝血不足;肝血不足,则导致肾精亏损。肾精亏虚,则骨髓生化乏源,骨髓空虚,骨骼失养;肝血不足,脉络空虚,则筋骨失于濡润,最终导致筋迟骨痿,发生骨质疏松症。
4、心主一身之血,心阳的气化与脾胃的气化相结合,水谷精微津液则生化为血液,濡养全身;肺主一身之气,朝百脉,主治节,是鼓动心脏搏动和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气血功能紊乱,则引发机体退变性病变;气虚血衰,血瘀痹阻脉络,则气血津液不能濡养筋骨。
5、五脏调和无虚损,六腑通畅能传导,其核心是肾阴肾阳不虚,阴平阳秘,则身强体壮,健康长寿。反之,中老年人则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五、补肾壮阳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
巴戟胶囊内服,每次三粒,每天三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