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416|回复: 0

欢迎您到大理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4 23: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欢迎您到大理来

       大理,即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海拔2090米,东邻楚雄州,南靠普洱市、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地处东经98°52′101°03′,北纬24°41′26°42′之间,东巡洱海,西及点苍山脉,辖大理市和祥云、弥渡、宾川、永平、云龙、洱源、鹤庆、剑川八个县以及漾濞、巍山、南涧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中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
       一、大理历史
       大理历史悠久,是云南最早文化发祥地之一。据文献记载,4世纪白族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散布了许多氏族部落,史书中称为昆明之属,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新石器文化。
       公元前221年,秦朝开始经营西南,在西南地区建立行政机构,开始中央王朝对大理的统治。
       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西汉王朝发巴蜀兵数万人攻击劳浸、靡莫,以兵临滇,滇王降汉,西汉王朝在滇王统治区设置了益州郡。同年,汉王朝派郭昌、卫广在大理地区阻挡汉使的“昆明”部落。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和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郭昌又两次率兵往攻击“昆明”部落,后数年,在大理地区设置了叶榆、云南、邪龙、比苏四县,属益州郡管辖,至此,大理地区正式纳入汉王朝的疆域。
       东汉时期,大理地区隶属于永昌郡,原西汉时设置的叶榆、邪龙、云南、比苏四县不变,并新设置了博南县(今永平县)。
       公元220280年,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被称为南中,为蜀国的一部分。
       公元265年,西晋王朝建立,为了加强对云南的统治,泰始七年(公元271年),晋王朝把蜀汉设立的南中四郡分化出来,设立宁州。
       南朝时期,中原正处于封建割据的局面,云南相继为宋、南齐、梁、北魏、西魏、北周统治。从当时云南的行政建置看,虽然朝廷更迭频繁,但基本上沿袭了西晋时期的建置体制,即州、郡、县三级制,州为宁州,郡、县的设置变化较大。
       公元479年,肖齐王朝继刘宋王朝统治宁州,在肖齐王朝统治的23年内,先后派了四个宁州刺史和最后一个益、宁二州刺史。《南齐书·州郡志》载:今大理州地分隶于宁州之云南郡、东河阳郡、西河阳郡、永昌郡。云平(宾川)、邪龙(巍山、南涧、漾濞)2县属云南郡;东河阳(大理市凤仪)、叶榆(大理市喜洲)2县属东河阳郡;比苏县(云龙)属西河阳郡;博南县(永平)属永昌郡。
       隋文帝开皇五年(公元585年),隋文帝杨坚派遣韦冲为南宁州总管,在云南设置了恭州、协州和昆州。
       唐朝对大理地区的经营始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唐遣使到洱海地区招抚“昆明”蛮诸部。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州都督府长史韦仁寿将兵五百人,到西洱河,“承制置八州十七县,授其豪帅为牧宰”。
       据《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载,唐初,今大理州地域分别隶属于剑南道的戎州都督府和姚州都督府。
       唐初,今大理州地域内散见于史籍的州名有波州、蒙舍州、阳瓜州、沙壶州、河东州、越析州、浪穹州、邓赕州等。波州在今祥云县城一带;蒙舍州、阳瓜州、沙壶州在今巍山、南涧一带;河东州在今大理凤仪;越析州在今宾川县境;浪穹州、邓赕州在今洱源县境。
       公元7世纪中叶,洱海地区出现了六个较大的民族部落,史称“六诏”。六诏是:蒙舍诏、蒙巂诏、施浪诏、浪穹诏、登赕诏、越析诏。
       公元8世纪30年代,南诏在唐朝的支持下,合六诏为一,统一了洱海地区,其地域据《新唐书·南诏传》所载:“居永昌、姚州之间,铁桥之南。”在此期间,南诏曾先后接受了唐朝委任的“刺史”、“台登郡王”、“云南王”、“滇王”等封号。
       天宝八年(公元749年)至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唐南诏间爆发了“天宝战争”,在其后40年的时间内,南诏不断向外发展,拓宽了版图,建立了东接贵州西部和越南北部,南括西双版纳,西抵缅甸北部,西北与吐蕃的神川(今丽江)为邻,东北达戌州(今四川宜宾)的多民族集合体国家。
      南诏后期,权臣擅政,宫廷内部展开了激烈的权利争夺。唐昭宗乾宁四年(公元897),南诏权臣郑买嗣杀死南诏王隆舜,唐昭宗天复二年(公元902),又杀死隆舜的儿子舜化贞及其幼子,并将南诏王室八百人杀死在五华楼下,夺取了南诏政权,号称“大长和国”。
       后梁乾化四年(公元914),大长和国出师四川,大败而归。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权臣剑川节度杨干贞灭大长和国,扶持清平官赵善政为王,号称 “大天兴国”。10个月后,杨干贞又废掉赵善政,自立为王,号称“大义宁国”。
       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后晋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滇东三十七部进军大理,推翻了大义宁国,建立了大理国。 大理国基本继承了南诏的疆界,统治云南达300多年,期间曾受宋王朝的“云南八国都王”等封号。
       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元兵,从宁夏入甘肃,经六盘山,结集于临洮(甘肃南部),然后进入四川西北部,在松潘地区分三路以进。忽必烈亲率中道兵,过大渡河“经行山谷2000余里”,由今盐源、永胜,直抵金沙江,“乘革囊及伐以渡”,到达今丽江境。忽必烈率军攻取了剑川、鹤庆,由上关进逼大理城。大理城破,大理相高祥被杀,大理王段兴智逃到滇池地区。公元1254年春,忽必烈班师北还,兀良合台留镇云南。
       公元1254年,兀良合台继续进军,先后平定了大理国的五城、八府、四郡及乌、白蛮37部,在昆泽(今宜良)俘获大理王段兴智,大理国亡。
       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元朝委任赛典赤为云南平章政事,来云南建立行省。赛典赤撤销了原来的万户、千户、百户军事性的建置,改设路、府、州、县,建立了云南诸路行中书省,置路三十七、府二、属州五十四、属县四十七,尚设立了甸、寨、军民府等。
       元代在云南建立行省,标志着中央王朝对云南统治迈进了一大步,形成了“行省有令则布天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的政令统一局面。元代云南行省时期,今大理州地域分属于大理路、鹤庆路、威楚路和云龙甸军民府。大理路: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元朝并大理上下二万户府为大理路,治所在今大理城,领有一县、二府、五州。
       公元1276年改府为路,云南正式成为行省级区划的名称。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军袭破大理城,明朝廷改行省为云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诸府州县司;置诸指挥使司,领诸卫所;置提刑按察司,分巡安普、临元、金沧、洱海四道,并察诸府州县司卫所,称为“三司”。今大理州地域分隶于大理府、鹤庆府、蒙化府、永昌府和楚雄府。
       清朝时期,今大理州地域分别隶属于大理府、丽江府、永昌府和蒙化府直隶厅。鄂尔泰任云贵总督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大理地区被划为云南的内地。《蛮司志》卷八载:“版籍其地,加以经化,创置云南、楚雄、临安、大理诸府为内地;更以元江、永昌之外麓川、车里诸地为西南夷,一如旧时成都之视滇池。”大理府为迤西道治所,大理提督驻地,领4州、3县、1长官司。领州:赵州、邓川州、宾川州、云龙州;领县:太和县、云南县、浪穹县;长官司:十二长官司。
       1911年,昆明“重九起义”后,成立了云南省军政府。大理地区隶属于滇西道,后归属腾越道。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21日,大理专员公署建立,辖下关、大理、凤仪、邓川、宾川、祥云、弥渡、蒙化、云县、缅宁、顺宁(凤庆)、永平、漾濞、云龙、洱源15县市。
       1956年,云县、缅宁、顺宁3县划归临沧专区,丽江专区的鹤庆、剑川2县划归大理专区。
       19561122,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下关定为自治州首府。
       1958年,州内县级行政区划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全州辖1市、4县、1自治县。撤销云龙县,并入永平县;撤销下关市及大理、凤仪、漾濞3县,合并设立大理市;撤销宾川、弥渡2县,并入祥云县;撤销邓川、洱源2县,并入剑川县;撤销巍山彝族自治县、永建回族自治县,合并成立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1961年,撤销大理市,恢复下关市及大理(含凤仪)、漾濞、洱源(含邓川)、云龙、弥渡、宾川6县建置,全州辖有1市、10县、1自治县。
       1983年,撤销下关市、大理县,合并设立大理市。1985年,漾濞县改为漾濞彝族自治县。至1988年,全州辖1市、8县、3自治县。即: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县、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首府驻大理市。
       2000年止,大理白族自治州辖111县,即:大理市、鹤庆县、漾濞彝族自治县、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
       二、大理地形
       大理州地处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结合部位,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复杂多样,点苍山以西为高山峡谷区。点苍山以东、祥云以西为中山陡坡地形。境内的山脉主要属云岭山脉及怒山山脉,点苍山位于州境中部,如拱似屏,巍峨挺拔。北部剑川与丽江地区兰坪交界处的雪斑山是州内群山的最高峰,海拔4295米。最低点是云龙县怒江边的红旗坝,海拔730米。
       境内以老君山——点苍山——哀牢山一线的大断裂为界,构成两大部分。东部属扬子准地台区,西部属藏滇地槽褶皱区。东部扬子准地台区,西以洱海——红河深断裂为界,往东延入楚雄州境,为扬子准地台西缘的一部分。西部藏滇地槽褶皱区,是州境内西部及南部广大地区,东以洱海——红河深断裂为界,西至怒江、澜沧江河谷,呈南北纵贯州境,点苍山上还有苍山十九峰。
       三、大理水文
       大理州内湖盆众多,面积在1.5平方千米以上的盆地有18个,总面积1871.49平方千米,占大理州总面积的6.6%。盆地多为线形盆地,呈带状分布,从西向东排列为6个带。第四纪山岳冰川遗址分布于洱海以西、永平以北的高山区,大理点苍山是中国最后一次冰期“大理冰期”的命名地。主要河流属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红河(元江)四大水系,有大小河流160多条,呈羽状遍布全州。州境内分布有洱海、天池、茈碧湖、西湖、东湖、剑湖、海西海、青海湖8个淡水湖泊。
       四、大理气候特点
       大理州地处低纬高原,在低纬度高海拔地理条件综合影响下,形成了四季温差小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特点。较接近北回归线,太阳辐射角度较大且变化幅度小,形成年温差小,四季不明显的气候特点。热带季风气候,分雨旱季。大理州冬干夏雨,赤道低气压移来时(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雨量仅占全年降雨量的515%,信风移来时(5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595%;垂直差异显著。大理州由于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气温随海拔高度增高而降低,雨量随海拔增高而增多。河谷热,坝区暖,山区凉,高山寒,立体气候明显;气象灾害多。由于季风环流的不稳定性和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常见的气象灾害干旱、低温、洪涝、霜冻、冰雹、大风等较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渝公网安备 50022802000170号

QQ|Q群②:15859176|Q群①:21483512|小黑屋|手机客户端|Archiver|梁平信息网 ( 渝ICP备11003097号

GMT+8, 2024-5-7 17:55 , Processed in 0.124778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