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千结千梦 于 2019-1-15 10:21 编辑
柏家镇,原名“百家场”。很多户人家筹钱兴建的场镇,故叫“百家”。后因上场口有两棵很大的柏树,便谐音成了“柏家场”。一九六六年文革初期,柏家公社还叫过红卫公社,所以背街的水库也跟着叫了“红卫水库”,一直延用至今。
第一次到红卫水库,那还是三十年前。在我当娃娃的时候,去幺外公家玩,到过水库。再因为二舅就住水库边老湾上头,所以就近能去耍的就是水库了。 在柏家镇的美好记忆那是和一般年纪的小舅舅,去柏家中学打篮球,呼喝之间的朝气蓬勃,青春飞扬。二舅还带我去扳虾,他家就在水库边上,从菜地里下坡就是老湾了。工具就是一根棍子挑一张网布,中间有一铁钩,把鸡杂挂网中间,小鱼小虾闻着腥就上网了。扯起来,它们在里面弹弹弹,也蹦跶不了几下就惨淡了。淡水虾个头儿不大,与海虾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天可怜见,现在,就那样的小不点儿都没有了。
其实,城里娃见的世面并不比别人多,到乡下感觉样样新鲜。我从小喜欢走乡下,一般也是有光荣任务的,去接新媳妇!大外公家的二儿媳妇就是我去接的,她娘家在龙江村,那个时候车到不了家门口,还得穿竹林走田坎。如果爬坡上坎走深山的,才更有意思呢。每次不仅有热闹看,还有好吃好喝招待。他们全部的热情在于你能来乡下就是看得起他们,所以他们怕你吃住不习惯,会把最好的留给客人吃,最好的床铺留给客人睡。临别的时候,新媳妇还把自己亲手做的手工布鞋送我一双。这总让我喜不至胜,感觉这是最高规格的礼物。手工布鞋不是棉布就是灯芯绒的,千针万线纳的布鞋底轻巧又起脚。穿着”千层底儿”,跳房子、踢毽子,都是再舒服不过的事了。 给大家映像最深的莫过于幺外公家的二舅妈,那才真是个勤快人儿。我们称赞农村人顶好的一个词就是“勤快”,而且男女都适用,末了,还加上一句“叫花子看了都牵口袋”,意思就是任谁看了都喜欢,那就完满了。 他们一天中就算没有大事件“栽秧、挞谷、杀年猪”,也会除草喂鸡煮猪食儿。他们去自留地摘菜,比城里人到菜市场买菜还方便,出去转一圈回来,青菜萝卜和蒜苗都有了。灶堂里火一生,锅里的水就“曲边’ 了 ( 水要烧开之前,因火大,水边和热锅相交处发出声音和冒泡的样子 )。很快, 灶头上挂的香喷喷、黑油油的腊肉,洗洗就下锅。“咕嘟咕嘟,翻翻开”,就是一片热气腾腾的红火景象。 所以,乡下有乡下的便利,但那都基于勤快和“有算计”(勤俭持家)上。好吃懒做,等靠要,在哪里都无路可走的。
我妈这次来柏家是为了吃酒,吃了就嚷着走,我却一声不响的下水库道上去了。 红卫水库并不方正,像水塘河湾一般宛转随意。老湾过去就是一湾焦黄的荷叶,这里钓鱼的人最多,应该水要肥些。再走,村路随着两旁的衰草急转消失...... 还能看到的是那路边的岩石松柏压在你的视点上,觉出些分量来。 等下一个转弯,要把身后的风景剪断的时候,回个头去——看到的却是水色天光的倒影,柏树和路沿分割出另一个空间,任阳光虚构明暗,勾勒出或坐或站钓鱼人的剪影......让人朦胧中生出些虚幻来。 临近蔡家湾,就能看到柏家中学的教室操场以及校训的方块红底字。它们在水中的倒影明朗澄澈,让人不得不以为,这样依山傍水的校园肯定是得天独厚,桃李满天下了。 三十年了,水库还是那个水库,只是看它的人,有情或者无意;人也还是从前那些人,只是有些人走着走着,转过前面那个弯,不见了...... 而我们应当珍惜的,还是上天的赐予,以及我们脚下铺展致远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