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发表于 2015-11-18 20:59:30

本帖最后由 128 于 2015-11-18 21:30 编辑

这是趟慢车,发车时,挤起过不得,一路走走停停,摇摇晃晃,随着时间的过去,路上只下不上,到了午夜,车上都走光了,我看了下,一整个车厢在我座位对门,隔一间的位置上只还有一个小姑娘,十七八岁的样儿,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各人拽瞌睡。下半夜,突然被一阵吵闹声惊醒,看见几个穿着工装,背着帆布包怕是下夜班的道班工人。手里拿着锤子,吵吵闹闹走到我们座位附近坐下。有人看见还有个女的孤身一人坐在那里,就有人过去搭讪,不久就动手动脚起来,那姑娘一边规避一边大声嚷嚷,那杂皮不顾姑娘的反抗,竟然要去抱她亲她。我看见姑娘惊恐的求助的眼神看着我喊着“哥~哥!”我觉得不出面是不行了,站起来大声喊“过来!“趁杂皮一愣神,姑娘迅速挣脱跑到我身边,杂皮看出我们并不是一路的,踢着锤子就要过来拉她,我别无选择,掏出我随身带着的一把**,站在座椅上指着杂皮,自我壮胆的大吼一声“莫过来,老子不客气哈!“杂皮正想不顾一切的要冲过来,被同伴抱住了,他们毕竟是有工作的人,也有素质高点的人在噻,他们推推嚷嚷,骂骂咧咧的走了。

128 发表于 2015-11-18 21:12:15

本帖最后由 128 于 2015-11-21 00:01 编辑

姑娘惊魂未净,抽抽凄凄哭起来,莫说报警哈,那时没得手机,到哪里去找警察。何况这些小事,他们还不是当纠纷劝下就是。何况都是铁路职工,胳膊肘內拐,说不清楚。姑娘是不敢离开我了,就坐在我身边,我们就有句无句聊了起来,姑娘是海南岛三亚附近某县人。今年19,父母都是广东内地人,某年响应政府号召支边来到海南岛,某农场,每天就是种橡胶,割橡胶,条件虽然艰苦,但是是拿工资吃饭,比原来老家农村生活还是好。一家人还是生活很幸福。我说我是重庆的,那时重庆还是四川管,说是重庆的那是江湖话。姑娘很兴奋,说是她有个姑姑在四川内江,但从来没去过,好想去四川看看。我开玩笑说那跟我走嘛,姑娘竟然认真的说,要回去跟爸妈说一声。好天真。我说我也是到海南出差,等她嘛,姑娘竟激动的满口同意.到了湛江,大约才5点来钟,本想在车站等到天亮.一来初春的南国也还很冷,我真鬼使神差的带到旅馆去,开了个房间,她也没提出异议,在屋里洗了脸脚,她主动上了床,并给我留下半边被盖和床,我当时也是冷静了下来。这是不可以的,我没有上床。坐在椅子上看着她呼呼睡得香。我们又一同去买了当晚湛江到海口的船票,一夜的航行,我们一会儿在船头,一会儿在船尾,看海浪,听涛声,她讲她的童年,家乡,椰林,橡胶树,我给她摆四川的山,四川的吃。长江嘉陵江。谈的好开心,一起同行同吃,姑娘好像完全把我当成亲人了。她还幻想着到了四川的情景。我在想,如果把她带去卖了,基本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到了海口,我想这个事不能再进行下去了,为了给她留个美好的记忆,谎称在海口有事要办,过几天再到三亚去接她,我买了一张到三亚的长途汽车票,把她送到车上,就此与她告了别。当然也不会去接她。我给她说的我是重庆人,那么其他的都是假的了。

BlueCode 发表于 2015-11-18 21:38:56

继续编花篮

如意 发表于 2015-11-18 21:47:34

BlueCode 发表于 2015-11-18 21: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继续编花篮

http://bbs.cqlp.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3.pnghttp://bbs.cqlp.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3.png坛主也莫这么说啥,鼓励一哈嘛。故事读来生动,人物栩栩如生,有看头。

郁郁涧底松 发表于 2015-11-18 22:05:08

大哥,好样的!绝对真男人!:lol

BlueCode 发表于 2015-11-19 00:24:31

又翻看了一遍,有点意思

包装机 发表于 2015-11-20 22:33:04

128大哥,等你更贴,

悠悠云 发表于 2015-11-22 21:10:28

精彩的故事,难忘的经历:time:

128 发表于 2015-11-24 21:15:41

本帖最后由 128 于 2015-11-25 13:16 编辑

                                                         五百元的轨迹
       先解释一下题目的来意,我们出差根据距离和时间来初步定出预支金额,经经理批示在财会室领取。回来按规定凭票据报销,我先在财务室借了三百元,后来在途中花完了叫公司另汇了两百元,完成这次出差任务。现在感觉这五百元行的距离有点天方夜谭,但其实就是这个数字,大不了自己还揣了三五十私房钱。正因为这个数字有些特别才促使我来摆这个龙门阵。
那些年(我是指八十年代,普遍家庭收入并不高,由于消费水平不高,大家不买房,不买车,我家每年的积蓄给家里添置一件像样的电器用品,比如今年买音响,明年计划添置冰箱,后年买电视,再后年购置沙发。逐渐家里就实现了现代化,觉得大家都好像并不缺钱用样,(当然任何时期社会上都有穷人的我是说的平均老百姓的感受。)过年时老百姓很是喜气洋洋,我们院里二十多户人,除夕12点前十几分钟,家家都离开春节晚会,来到地坝里或者阳台上放鞭炮,放得阳台和地坝半尺厚的纸屑。硝烟味呛得人踹不过气来,倒不是说有钱放火炮家家就是有钱人了。但是比起现在来,差不多的家庭是有些吝惜那将近一个月的工资的鞭炮钱的。
      过了十五,就该正式收心上班了,我们业务股死皮赖踹挨到三月份就要出门按计划出去采购当年的销售商品了。尽管有很多就是常规的销售品种,固定购销渠道。但还是要衔接计划,开发新的更新商品。三月份这趟差旅是给全年作考察。一般就走得比较远,。。下面就是这次的旅行路线和部分工作任务了。
       2,6元班车到万县乘船,第一站到湖北沙市,那里有家化工厂,生产的冰峰洗衣粉,到厂里提出月销计划,和运输方式。(那时货物是不能长途汽车运输的只有火车或者船运,都是发运到万县港或者达县火车站。)然后乘大巴到武汉,记得沙市到武汉是在一家旅游公司乘的日本进口的大巴车,好洋气,减震特别好,只摇晃不颠簸。那时就听说值八十多万,我觉得现在那些高级大巴就还不及那车。武汉当时并无固定业务,没有停留,第一个目标是江苏苏州,那里有个轻工业品展销会,当然时间很宽裕的,因为还有时间到处走走,乘船到了九江,目的就是上庐山看看。那个年代庐山是很出名的,毛时代经常在山上开中央高层会议。什么彭德怀,贺龙,**,林彪啥的,和毛经常在庐山吵架。开展斗争。所以还是想去看看他们吵架的风水宝地。庐山下来到了江西南昌,接家里指示绕道湖南醴陵去看了几家陶瓷厂,瓷器业务并不是我们公司的主业,后来也开展过瓷器业务。权当了解一下情况吧。
       这个说成了个流水程序了,可能没有情节,索然无味。但是我就是在叙述这次的路线轨迹,不说点去此地的目的,那你去这些地方干啥呢?不能说在瞎闯吧?尽管枯燥,但是并不偏题。
      下一站到了浙江杭州,杭州是最有名的美丽城市,逛逛西湖是自然的,之后去了浙江宁波下面一个叫鄞县的地方,现在属于宁波的一个区了。那些地方当年轻工产品就很发达,我是上一年在上海采购了一批针织运动衫,就是这个厂子生产的,很好销,就直接到厂里来接洽了。和厂里谈好合同后。厂里领我参观厂房和生产流水线,看见成品装箱车间丢出很多次品,捡起看,都是一些掉了纱或者有小洞的各种次品,我问这些次品拿去怎么处理呢,厂里人说不要了卖给纺织厂回收搅烂重新纺纱。我看见里面还有很多几乎是好的看不出哪里有毛病的衣服,就灵机一动,给厂里提出我买点拿回家去送给当地的农村亲戚穿,当然他们是同意的,当即厂长就叫了几个工人帮我挑了大约两三百件汗衫,都是低成本的单纱汗衫,背心占多数。按斤论价,多少钱一斤是记不得了,大概就是价值四五毛平均一件吧。装了两纸箱。还派人送到我旅社。第二天我乘火车返回到杭州。扛了一件到西湖边一处比较热闹的地方,摆开了地摊。背心卖一元,汗衫卖两元。一下午就卖完一箱,第二天上午也卖了大半箱,由于买了下午的车票,剩下大约有三几十件比较撇的了,不要了,送给了一个旁边摆地摊的也帮过我维持秩序的兄弟了。

如意 发表于 2015-11-25 08:47:00

:time: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差驴奇遇记

渝公网安备 500228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