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汉伟 发表于 2021-7-3 00:15:03

魂魄诸家学说解之四

      魂魄诸家学说解之四
         首汉伟执业医师 国学学者
       4、气舍魄
       “气舍魄”,出自《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曰:“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4.1、魄在阴阳之中属于阴,为阴精所生,而藏于肺,为阴神
       魄为阴神,而藏于肺,故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魄,阴神也。”故元·程杏轩《医述》曰:“魂,阳也,肝主血而藏魂,阳入于阴也;魄,阴也,肺主气而藏魄,阴附于阳也。”肺属金藏魄,主肃降,为阴神,故清·潘楫《医灯续焰》曰:“肺属金,性收降而藏魄,故魄主降,阴也。”魄属阴,为阴精所生,藏于肺,故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曰:“并精而出谓之魄,魄乃阴精所生,肺为阴脏,故主藏魄。”故清·黄元御《四圣心源》曰:“阴精之魄,藏于肺金,精魄重浊,是以沉降。”阳气旺生魂,阴精旺生魄,故元·程杏轩《医述》曰:“气足则生魂,魂为阳神;精足则生魄,魄为阴神。”
       4.2、魄主感觉能动
       人身之魄,与生俱来,主感觉能动,故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七年》曰:“人生始化曰魄。”故日本·丹波元简《素问识》曰:“魂魄,神灵之名。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也。附形之灵者,谓初生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啼呼为声此则魄之灵也。”故明·张景岳《类经》曰:“盖精之为物,重浊有质,形体因之而成也。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
       明·张景岳充分认识到了魄主感觉能动的重要性,其《类经》曰:“人之生也,始变化为形,形之灵曰魄,魄内自有阳气,气之神曰魂。魂魄,神灵之名,初生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此魄之灵也;又其精神性识渐有知觉,此则气之神也。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魄属形体,魂属精神。精又是魄,魄是精之神;神又是魂,魂是气之神。气形盛则魂魄盛,气形衰则魂魄亦从而衰。魂随气而变,魄随形而化,故形存则魄存,形化则魄散。”此论对后世中医学界魂魄疾病诊疗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决定性意义。
       魄主感觉能动,其核心在于肺藏魄功能的正常。肺主气藏魄,肺气充盛,则全身气机顺畅,精气旺盛。魄神藏于肺气之中,依附于精气出入,肺气盛,则精足魄旺,出入有偿,升降有序,知觉灵敏,神志聪敏,动作轻捷。肺气不足,不能正常濡养魄神,魄神必将虚衰,从而发生一系列疾病。故明·张景岳《类经》曰:“魄盛则耳目聪明,能记忆,老人目昏耳记事不得者,魄衰也。”
       4.3、魄主安卧
       五脏藏五神,五神安则寐,五神受扰而不安则不寐,故明·张景岳《景岳全书·不寐》曰:“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
       清·魏之琇《续名医类案》记载了一个医案:“一人病昏昏默默,如热无热,如寒无寒,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虚烦不耐,若有神灵,莫可名状。此病名百合,虽在脉,实在心肺两经,以心合血脉,肺潮百脉故也。盖心藏神,肺藏魄,神魄失守,故见此症。”此医案表明,人出现昏沉无语、欲卧不能卧等症状,一般都和魄神失藏有关。
       肺主气藏魄,魂属阳,魄属阴,气血充足,则魂魄各安其宅;气血不足,则魂魄不安,魄不安其宅,主要表现即夜不安寐。故清·高学山《高注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曰:“肺主阳气,气中阴精为魄,气血两充,则魂魄各安其宅,且相抱而入心,以神其神。反此、则魂魄不安……而日夜不寐。”
       4.4、肺主气,为魄之处
       《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曰:“诸气者,皆属于肺。”《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曰:“肺藏气。”《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少阴,通于秋气。”明·张景岳《类经·卷三·藏象类》曰:“诸气皆主于肺,故曰气之本;肺藏魄,故曰魄之处。”明·龚居中《痰火点雪》曰:“肺通鼻,为鼻之官,肺为魄之宅也。”清·傅仁宇《审视瑶函》曰:“肺通鼻,为鼻之官,肺为魄之舍也。”以上论述明确指出肺主气,司呼吸,肺藏魄,肺为魄之处。
       清·黄元御《灵枢悬解》曰:“肺藏气,气舍魄,魄者,气中之清汁所结,精之父也。”意思是说,肺藏气,魄神主要藏于肺气之中,气中清汁为魄。民国·涂蔚生《推拿抉微》曰:“秉阴精之至灵,此之谓魄。肝主血,本阴也,而藏阳魂;肺主气,本阳也,而藏阴魄,阴生于阳也。实指其物,即肺中精华润泽之气。”阐明肺主气,阴精谓之魄。
       肺主气,气中阴精谓之魄,故肺为魄之处;肺气盛,则精足魄旺,魄神有所藏而安;肺气虚,阴精不足,则肺不藏魄。故《黄帝内经·灵枢·天年》曰:“……八十岁,肺气虚,魄离,故言善误……”
       4.5、肺主降,属金舍魄
       五行学说,将同一属性的不同事物联络成一个整体,肺、金、西、燥为同一属性,肺在五行中属金,故《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西方生燥,燥生金。”《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肺也,西方金也。”
       肺,属金,主肃降,魄为金之精,故清·潘楫《医灯续焰》曰:“肺属金,性收降而藏魄,故魄主降,阴也。”故清·黄元御《伤寒悬解》曰:“气降而化精魄,是阳含阴也,故肺气清凉而降敛。”故明·张景岳《类经·卷三·藏象类》曰:“西为金王之方,肺为属金之脏,其气相通。白者金之色。鼻者肺之窍。金之精气,藏于肺曰魄。”
       肺主肃降,五行属金,金之精气藏于肺称为魄。金不受克制,则魄安;反之,金受克,肺气伤,则魄失所藏,而致魄不安。故清·潘楫《医灯续焰》曰:“金受克,则肺气伤,肺气伤,则魄无所归。”
       4.6、肺主魄汗
       汗的排出需要肺通调水道的作用,通调水道由魄来完成,魄汗即肺经所出之汗,故唐·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杂病》曰:“魄汗者,肺汗也。”故《黄帝内经太素太素·阴阳杂说》曰:“皮毛腠理也,肺魄所主,故汗出腠理,名魄汗也。”故明·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曰:“肺经内主藏魄,外主皮毛,故所出之汗,亦可谓之魄汗也。”
       人体之汗,皆为阴精,故明·张景岳《类经·卷十六·疾病类》曰:“五液者,阴精之总称也,溺、汗、泣、唾、水,故名为五。”故清·薛雪《医经原旨》曰:“汗本阴精,固于阳气,阳气绝则阴阳相离而腠理不闭,脱汗乃出,其死在顷刻间也。”
       阳气为魂,阴精为魄,魄汗为阴精所生,肺主气,气中阴精为魄,故肺主魄汗。唐·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调阴阳》曰:“魄,肺之神也;肺主皮毛腠理,人之汗者,皆是肺之魄神所营,因名魄汗。”肺主皮毛,腠理开合正常,则魄汗所出正常,相反则为病理性出汗,故《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唐·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注曰:“汗出未止,形弱气消。”
       5、魂魄与五脏之相使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此以朝堂为象,为脏腑分列官职,任命心为君主之官,以出神明;肝为将军之官,主谋虑;肺为相傅之官,主治节;脾为仓廪之官,主五味;肾为作强之官,主伎巧。五藏神与五脏之相使及功能是有一定异同的。
       5.1、魄与治节
       魄,作为五藏神之一,与其他四神有着本质的区别,即魄主要支配人的形体活动,且受支配于心神,主要反映的是人的本能。
       中医学“肺主治节”理论,历代医家有多种学说,一直争论不休,而与魄相关的则有两大观点:其一,从肺之相傅职能设置出发论,“肺主治节”就是肺协调、制约十二官生理功能的职能体现,故唐·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卷三》注曰:“位高非君,故官为相傅。主行荣卫,故治节由之。”明·张景岳《类经·脏象类·十二官》曰:“肺主气,气调则荣卫、脏腑无所不治,故曰治节出焉。节,制也。”其二,从“治节”本义论之,“肺主治节”就是肺参与主持人体正常的生理节律。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节律性,人之呼吸节律、心搏之数与相、二便摄纳排泄之度、月经盈泻之期、气机升降出入之贯序、卫气营血循行之次第、胃肠满空之互替、寤寐昼夜之交递等,都有一定的节度和规律;虽然,它们是在五脏六腑的共同参与协同下完成,但其权衡节度,则主要依赖肺主气、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等本脏生理功能,以及肺在志、在液、在体、在窍的主合关系上,通过肺对其他脏腑的“相傅”关系,才能使机体臻于“气归于权衡”之状态。
       笔者认为,“肺主治节”,实际上是对“肺主气”功能的分解之具体化,即对人体的五个方面进行“治节”。
       5.1.1、对人体“心主血脉”的“治节”
       血液,循行于脉中,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运行不息,不断地对全身各脏腑、形体官窍等组织器官进行着营养和滋润,并在循行过程中把一些代谢废物运输到相应的排泄器官以排除体外,因此,血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人体内,血液的运行依赖气的推动,物质的更新需要气的交换。血液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循行全身,其动力来自心气、心阳的推动,并必须依赖于肺气的正常宣发、肃降。
       A、肺主各气,气行血行
       气属阳,主动;血属阴,主静。肺主一身之气,心主一身之血。血之运行,必赖气的推动,故明·方隅《医林绳墨》曰:“血者依附气之所行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故唐·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曰:“气行乃血流。”推动血行之气,最直接的是心气和肺气,心主血,心气自不必说,肺气宣发,助血向上向外运行,肺气肃降,助血向下向内运行。
       肺主气,司呼吸,人体依靠肺气的一宣一肃,呼出体内的浊气,吸入自然之清气,从而实现体内外气体的交换。人体气的正常生成与气血的正常运行,肺的呼吸均匀和调是基本保证。具体来说,人体吸入自然清气与血液同行,血气从手太阴肺经开始循行,随着呼吸往来,脉搏则呈规律性搏动,呼吸不已,脉动不休,血液运行生生不息;如呼吸终止,则脉搏不跳,血液停运,生命终结。故《黄帝内经·灵枢·动输》曰:“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脉搏的跳动与呼吸关系密切,伴随肺正常的一呼一吸,脉搏则有规律的跳动,脉管的搏动,泵注血液运行全身。
       肺主气,不仅是在于司呼吸,二是在司呼吸的基础上主一身之气,也就是说,人体全身之气皆有肺所主,其在维持和调节人体全身气机正常运行功能上,有着特别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故《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故《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论》曰:“诸气者,皆属于肺。”人体全身的脏腑经络之气,皆随着肺的呼吸而运行不息,通畅无阻;脏腑经络之气调畅,方能促进血液的运行。肺气虚弱或宣降无权,首先影响呼吸功能,继而影响全身气机的调畅,最终导致血流不畅,出现一系列血脉瘀阻病证。
       B、肺潮百脉,助心行血
       战国·荀子《荀子·王霸》曰:“相者,论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以饰朝廷臣下百吏之分,度其功劳,论其庆赏,岁终奉其成功,以效于君。”人体内,血液的运行依赖气的推动,物质的更新需要气的交换。心、肺同居上焦(膈上),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肺脏位高近君并主一身之气。肺和众多经脉于结构上有直接的联系,此为肺辅心行血的结构基础,全身的脉络之气通过经脉汇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即现代西医学的人体氧合机制,故《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肺吸入自然之清气,通过心之系络灌注于心脉,以促进心血的有序运行,故赵献可《医贯》曰“肺之下为心,心有系络上系于肺。肺受清气,下乃灌注。”
       心主血脉,受肺治之辅之。肺能治节则能辅心主血,而血不为痰浊邪气所害,或虽害之亦能辅心火以炎化。若“肺失治节”,即肺失宣肃,丧失相傅之职,则血为痰浊邪气所害,脉道为痰浊瘀血所凑,日久胶结不解,则最易患发现代最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
       中医学最高经典《黄帝内经》及后世各中医学典籍,记载的均为“肺朝百脉”,其中对“朝”字的注释更是各有阐释、发挥,现按朝代顺序集录如下:
       唐·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曰:“言脉气流运,乃为大径,经气归宗,上朝于脉,肺为华盖,位复居高,治节由之,故受百脉之朝会也。由此故肺朝百脉,然乃布化精气,输于皮毛矣。”
       元·滑寿《读素问钞》曰:“言脉气流运乃为大经,经气归宗上朝于肺,肺为华盖,治节由之,故受百脉之朝会也。”
       明·张景岳《类经·藏象类》曰:“精淫于肺,脉流于经,经脉流通,必由于气,气主于肺,故为百脉之朝会,皮毛为肺之合,故肺精输焉。”
       明·吴昆《黄帝内经素问吴注》曰:“言脉气流于诸经,经气上归于肺,肺居诸脏腑之上,为百脉之所朝宗,其精者输之于皮毛也。”
       明·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曰:“诸经之气归于肺,肺为五脏之华盖,所谓脏正高于肺,以行营卫阴阳,故受百脉之朝会。”
       明·李中梓《内经知要》曰:“淫于脉者,必流于经,经脉流通,必由于气,气主于肺,而为五脏之华盖,故为百脉之朝会。皮毛者,肺之合也,是以输精。”
       清·高世宗《黄帝内经素问直解》曰:“经气归于肺者,经液之气,肺居其首,故归于肺也。肺朝百脉者,肺受百脉之朝也。”
       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曰:“百脉之经气,总归于大经,经气归于肺,是以百脉之气,皆朝会于肺也。”
       清·姚止庵《素问经注节解》曰:“经,经络也。言血之精华,既化而为脉,而脉已有气,流行于十二经络之中,总上归于肺。肺为华盖,贯通诸脏,为百脉之大要会,故云朝百脉也。”
       笔者认为,以王冰为代表的主流观点为肺受百脉之朝会,意指全身血液流向肺脏,即“百脉之血朝于肺”,此论附和者如云,但此观点是从字面的“以经解经”,误导了学界一千多年;吴坤观点为肺朝会百脉,意指肺脏对全身血液有推动运行的功用,比较符合《黄帝内经》原旨,即符合“气行则血行”之原理。
       笔者认为,“肺朝百脉”应为“肺潮百脉”更加适宜,意指肺使百脉中的气血按一定的时间秩序如潮汐般运行而布达全身,由于篇幅原因,下面只简要一述:
       西汉·扁鹊《难经·二十三难》曰:“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其始从中焦,注手太阴、阳明;阳明注足阳明、太阴;太阴注手少阴、太阳;太阳注足太阳、少阴;少阴注手心主、少阳;少阳注足少阳、厥阴;厥阴复还注手太阴。别络十五,皆因其原,如环无端,转相灌溉,朝于寸口、人迎,以处百病,而决死生也。”此处之“朝”为朝会之意,指寸口、人迎接受全身经脉皆朝会,故能摸脉察病。如“肺朝百脉”之“朝”也作朝会解,就会出现肺和寸口人迎都能接受全身经脉的朝会,这是矛盾的,更是错误的。
       《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论》曰:“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调经论》曰:“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素问·痿论》曰:“冲脉者,经脉之海也。”西汉·扁鹊《难经·四十二难》曰:“脾……主裹血,温五脏。”肺,主气司呼吸,而不主血藏血,肺通过主气而作用于血,无会聚百脉之血的功能。血,由心所主,肝所藏,脾所统,并与冲脉等有关。心主全身血脉,心脏的搏动是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而血液的运行又依赖于其推动而运行至全身。肺主一身之气,调节全身的气机,所以血的运行亦有赖于肺气的敷布与调节,但肺对血没有直接的作用。因此,“百脉之血朝于肺”之论与五脏分属功能是相矛盾的。
       西汉·扁鹊《难经·三十七难》曰:“夫气之所行也,如水之流,不得息也。故阴脉营于五脏,阳脉营于六腑,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不覆溢,人气内温于脏腑,外濡于腠理。”唐·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营卫气》曰:“谷入胃已,精浊下流,清精注肺,肺得其气,流溢五脏,布散六腑也。”明·龚廷贤《寿世保元·血气论》曰:“夫血者譬则水也,气者譬则风也。风行水上,有血气之象焉。盖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凝。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黄帝内经·灵枢·动输》曰:“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以上论述,均可证明“肺朝百脉”宜为“肺潮百脉”,即:肺以主一身之气的功能来使百脉有规律的潮动。
       C、肺主行水,调节血运
       肺主通调水道,维持着人体内水液的正常输布、排泄。津血同源,津液和血液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即脉外的津液可以渗入脉内成为血液的成分,脉内的津液也可渗出脉外遍布于组织中。水与血同源异流,皆受肺气的治理调节,故清·唐宗海《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在上焦,则肺主水道,心主血脉,又并域而居。在躯壳外,则汗出皮毛,血循经脉,亦相倚而行。一阴一阳,互相维系。而况运血者即是气,守气者即是血。”肺气通利,宣发肃降有权,一身水液正常输布、排泄,则有利于血液的正常运行;肺气异常,宣肃无权,则发生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痰饮、水肿等,必致使血液运行不畅,产生瘀血。
       未完待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魂魄诸家学说解之四

渝公网安备 500228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