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34728|回复: 0

佛学和中医学对生命的各自阐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17 17: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肇庆
     佛学和中医学对生命的各自阐释
      首汉伟  国学学者  副主任医师
       佛学和中医学,各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国学之一。生命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佛学和中医学对生命的阐释,沉重而深邃。
       基于大道至简,现略作一概述。
       一、生命的起源
       佛学认为,有情之生命,其出生分为三个阶段,即入胎、住胎、出胎,故隋·阇那崛多《佛本行集经·卷第七》曰:“或有众生,入胎正念,住胎正念,出胎之时不能正念。”父母因情爱和合而同房,交合之极而出精血,名曰父精母血,即受精卵,一个“识”与父精母血同生共住,入胎即告成,故明·蕅益智旭《佛说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卷中》曰:“假彼父母情爱和合贪喜俱极,最后各出浓厚精血,号羯罗蓝,识依于彼最初而住,以至后时精血交结,不净凝成处于胎中。”从入胎、住胎到出胎的时间大约为三十八周,故唐·菩提流志《大宝积经·卷第五十六》曰:“如是应知凡入胎者,大数言之有三十八七日。”
       中医学认为,生命的起源包括内外二因。外因即天之气、地之形,天为万物化生提供阳光、空气等无形之条件,地为万物化生提供土壤、水等有形之条件;内因即父母之精,精是产生生命的原始物质,人的脑髓、骨、脉、筋、肉、皮肤以及毛发,都源于父母之精气。首先,《黄帝内经》对万物的起源作了明确的论述,其《素问·天元纪大论》曰:“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夫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其次,《黄帝内经》对人的起源作了精妙的无可代之的论述,其《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日人。”最后,《黄帝内经》对人的出生作出了更具体的解说,其《灵枢·经脉》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佛学和中医学皆明确指出父精母血或父母精气对于生命产生的重要性。佛学,更加着重强调“识”对生命产生的独特重要作用。生命,佛学称为“名色”,具有特殊的内涵。名,归于精神层次,即领受、了知、记忆、苦、乐、不苦不乐的感受以及思维;色,归于形体层次,即地、水、火、风四大本身以及这四大本身集合而创造出来的色身;四大色法及色身与归于精神层次的名互相有异,合起来称为名色。故东晋·伽提婆《增一阿含经·卷第四十六》曰:“云何名为名?所谓名者,痛、想、念、更乐、思惟,是为名。彼云何为色?所谓四大身及四大身所造色,是谓名为色。色异,名异,故曰名色。”“识”不进入母胎,就不会有“名色”产生;“识”入胎以后不由母体中生出来,也不会有“名色”存在;“识”出胎后,婴孩之身随即就坏败了,“名色”也不能够增长。后秦·佛驼耶舍、竺佛念《长阿含经·卷十》记载有一段佛陀和弟子阿难有关“识”与“名色”产生的关系的对话:“佛陀曰:‘阿难!缘识有名色,此为何义?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阿难答曰:‘无也!’佛陀曰:‘若识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阿难答曰:‘无也!’佛陀曰:‘若识出胎,婴孩坏败,名色得增长不?’阿难答曰:‘无也!’”
       二、生命的构成
       佛学认为,有情生命是由“识”与“名色”两部分构成的。将“名色”拆分开来,有情生命则由“识”、“名”、“色”三部分组成。“名色”是由“识”而产生的,缘于“识”才会有“名色”;但,“识”却恒常且不生不灭,“名色”则具有生灭性,即有生即有灭。故后秦·佛驼耶舍、竺佛念《长阿含经·卷十》曰:“我以是缘,知名色由识,缘识有名色。我所说者,义在于此。”
       中医学认为,生命是由形和神两部分构成的。“形”,即生命有形的部分,包含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等;“神”,即神气、魂魄等。故《黄帝内经·灵枢·天年》曰:“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中医学的藏象经络理论是从生理上论述生命的形与神,病因病机理论、病证理论、诊法理论、治法理论则是从病理角度来阐释生命的形与神,养生理论却是从形神共养的角度锲入来解读生命的形与神,其通则是形神合一则生,形神分离则死。故《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生命构成皆涉及身与心两大部分,是佛学和中医学对生命的构成阐述上的共同之处。佛学常常采用“形”和“神”二称谓来描述生命,如北印度·法救尊者《法句经·卷二》曰:“心法起则起、法灭而则灭,兴衰如雨雹,转转不自识。识神走五道,无一处不更,舍身复受身,如轮转着地。如人一身居,去其故室中,神以形为庐,形坏神不亡。”但是,此段经文的“神”,是不生不灭的“识”,不同于中医学中特指神气魂魄的“神”。佛学和中医学对生命的构成阐述上也有根本不同之处,中医学认为人的神、魂、魄、意、志五种精神活动是由五脏所主所藏,故《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曰:“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而佛学则认为“名”与“色”互相有异、是各自独立存在的,“名”与“色”之间没有所主所藏的关系,“名”与“色”皆由“识”所主。
       三、生命的过程
       佛学认为,生老病死为世间常相,故东晋·伽提婆《增一阿含经·卷第六》曰:“生、老、病、死,世之常法。”有情生命一旦有出生,则老、病、死不可避免,故东晋·伽提婆《增一阿含经·卷第二十四》曰:“夫老之法,欲使不老者,此不可得;复次,病法,欲使不病者,此不可得;复次,死法,欲使不死者,此不可得。”
       中医学认为,随着时间推移、年龄增长,生命必然会由盛转虚而终。生命的生、长、壮、老的过程,是五脏、血气由盛转虚的过程;生命的结束,则是五藏皆虚而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故《黄帝内经·灵枢·天年》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佛学是基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的角度来看待生命的,其认为有情生命的本识或阿梨耶识是不生不灭、恒常存在的,而有生、老、病、死的相,只是每一世的身心而已。本识或阿梨耶识不入胎,则无有情生命的出生;无有情生命的出生,也就无老、病、死诸相。如东晋·伽提婆《增一阿含经·卷第二十六》曰:“以不受胎,则无生、老、病、死。”
       四、生命的种类
       佛学认为,广义的生命分为“有情”和“无情”。佛学经典常常将二者放在一起并称,如唐·玄奘《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五十》曰:“能如实见十方世界有情、无情种种色像。”
       “情”即情识,“识”即本识。“有情”、“情”、“识”之含义,窥基撰,清·杨文会于日·南条文雄得本《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一》曰:“今谈众生有此情识故名有情。又情者性也,有此性故。又情者爱也,能有爱生故。若无本识复依何法建立有情,有情之体即是本识。”同参南宋·求那跋陀罗《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九》“阿梨耶本识”、“阿梨耶识常”的论述,本识即佛教中具有恒常而不生不灭特性的心,其体性为唐·玄奘《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表述。
       有无情爱和阿梨耶识心,是无情生命和有情生命的根本区别。在佛学经典中,有情生命被称为“众生”或“有情众生”,后秦·佛驼耶舍、竺佛念《长阿含经·卷四》有“一切众生常念欲安”的表述,唐·玄奘《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六十》有“脱有情众生老病死”的表述。根据佛学六道轮回基本理论,有情生命又分为地狱、饿鬼、畜生、人、天、阿修罗六种,轮回出生于六道之中,后秦·鸠摩罗什《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九》曰:“众生颠倒因缘故,造作身、口、意业,随欲本业报受六道身——地狱、饿鬼、畜生、人、天、阿修罗身。”唐·般若《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三》曰:“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在佛学认知中,无情生命的范围极其广泛, 除有情生命以外的一切,包括山、河、大地、树木、草等万物,皆为无情生命,东晋·僧伽提婆《增一阿含经·卷第三十》曰:“今此讲堂梁柱无情之物……”隋·阇那崛多《佛本行集经·卷第二十八》有“无情诸山及杂树”的表述。
       中医学将生命分为“根于中者”和“根于外者”。《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故各有制,各有胜,各有生,各有成。”明·张景岳《类经·卷二十五·岁有胎孕不育根有神机气立》释注曰:“凡动物之有血气心知者,其生气之,皆藏于五内,以神气为主,故日中根。凡植物之无知者,其生成之本,悉由外气所化,以皮为命,故根于外。”“根于中者”,即动物类生命,“根于外者”,即植物类生命。动物类生命有血气心知,植物类生命则无 心知;动物类生命的生命力主要来源于内部的“神”,植物类生命的生命力主要来源于外部的“气”。
       佛学和中医学都把“心”的因素作为划分生命种类的重要标准,即动物类生命有心知,植物类生命无心知,有情生命有情识,无情生命无情识。崇“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与内涵之一,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能和中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并生生不息地蓬勃发展,根基源于“心”。佛学的“情识”之内涵和中医学的“心知”内涵截然不同,中医学动物类生命的范围远远小于佛学六种有情生命,中医学植物类生命的范围也远远小于佛学无情生命的范围。
       五、结束语
       佛学和中医学在生命起源、生命构成、生命过程、生命种类等方面的诸多共通之处与相异之处,一是二学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相伴相应的内在源泉,二是体现了二学各自独特的文化魅力,彰显出中华传统文化有别于世界其他传统文化的独特特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渝公网安备 50022802000170号

QQ|Q群②:15859176|Q群①:21483512|小黑屋|手机客户端|Archiver|梁平信息网 ( 渝ICP备11003097号

GMT+8, 2024-11-21 17:48 , Processed in 0.11986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