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汉伟 发表于 2022-2-12 23:05:32

腰痛的中医学理论阐释之六

   腰痛的中医学理论阐释之六
      首汉伟执业医师
       十、宋、辽、金、元、明、清时期医家对腰痛病因病机认识及诊疗小评
       宋、辽、金、元、明、清时期,各医家在继承以前理论的同时,因运气学说的出现与发展,对腰痛的认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病因方面,进一步得到了细化和补充,主要有宋·陈无择的三因之内、外、不内不外因;金·李杲之脾胃腰痛;元·朱震亨之瘀血、痰积腰痛。
       病机方面,出现了命门学说和气血学说,瘀血和痰积皆可阻滞气机,导致气机不畅,不通则痛;命门与肾密切相关,为腰痛病机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辩证方面,主要有宋·陈无择的三因分类法;明·张景岳之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清·陈修园之外感内伤分类法;清·吴谦将腰痛分为九个证型。
       治疗方面,方药理论发展迅速,有复元活血汤、泽兰汤等根据气血理论创制的理气活血化瘀方剂;有二陈汤加减等根据痰积腰痛理论创制的治痰方剂;有右归丸等根据命门学说创制的温补脾肾方剂。
       此外,灸疗、针刺、按摩、膏贴、洗浴等外治法也丰富多样,疗效确切。
       十一、笔者对腰痛的认识总结
       1、古识浅说
       腰痛,古代文献早有论述,且内容丰富,逐渐形成体系。
       《黄帝内经》首先阐明了肾虚腰痛的特点,其《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曰:“督脉为病,脊强反折。”提示腰痛与督脉相关。《黄帝内经·素问·刺腰痛》认为腰痛主要属于足六经之病,分别阐述了足三阳、足三阴及奇经八脉经络病变时发生腰痛的特征和相应的针灸治疗。《黄帝内经》在其他篇章还分别叙述了腰痛的性质、部位与范围,并提出病因以虚、寒、湿为主。
       东汉·张仲景即已开始对腰痛进行辨证论治,治肾虚腰痛用肾气丸、寒湿腰痛用干姜苓术汤,两方一直为后世所重视,至今仍广泛用之,其《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曰:“虚劳腰痛,小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金匮要略·五藏风寒集聚病脉证并治》曰:“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隋·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在病因学上,充实了“坠隋伤腰”、“劳损于肾”等病因,分类上分为卒腰痛与久腰痛。
       唐时期,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王焘《外台秘要》则增加了按摩、宣导疗法和护理等内容。
       金元时期,对腰痛的认识已经比较充分,元·朱震亨《丹溪心法》指出腰痛病因有“湿热、肾虚、瘀血、挫闪、痰积”,并强调肾虚的重要作用。
       清代,对腰痛病因病机和证治规律已有系统的认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清·郑树珪对腰痛常见病因和分型作了概括,其《七松岩集·腰痛》曰:“然痛有虚实之分,所谓肾虚者,皆两肾之精神气血虚也,凡言肾虚者,是两肾自病耳。所谓实者,非肾家自实,是两腰经络血脉之中,为风寒湿所侵,闪肭锉气之所碍,腰内空腔之中,为湿痰瘀血凝滞不通而为痛,当依据脉证辨悉而分治之。”清·李用粹提出了分清标本先后缓急的治疗原则,对临床具有重要意义,其《证治汇补·卷之六·腹胁门·腰痛》曰:“治惟补肾为先,而后随邪之所见者以施治。标急则治标,本急则治本。初痛宜疏邪滞,理经隧。久痛宜补真元,养血气。”
       未完待续

首汉伟 发表于 2022-2-12 23:34:48

十一、笔者对腰痛的认识总结,才是本文的重中之重,篇幅是已发的两倍还多,敬请等候。
已发的都是初稿,待最后审定后发一个完整版。
首发梁平论坛,转发和引用,请注明出自梁平论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腰痛的中医学理论阐释之六

渝公网安备 500228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