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汉伟 发表于 2022-1-3 00:11:38

腰痛的中医学理论阐释之四

       腰痛的中医学理论阐释之四
          首汉伟执业医师
       六、简评秦至唐时期各医家对腰痛病因病机认识及诊疗特色
       秦至唐时期,基本阐明了腰痛的病机本质,即:腰为肾之外府,肾主腰脚,腰痛的根本原因是肾虚,风寒、暑湿、燥热,是在肾虚的基础上,导致经络受邪,进而肌肤腠理正气不足,感受邪气,壅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必痛;或肾虚不能荣府,不荣则必痛。隋·巢元方之《诸病源候论》,记载腰痛有五,及诸多症候,丰富了腰痛病因,成为了了隋唐各医家遵守的准绳。
       这一时期,在腰痛的诊断上,望闻问切均有记载传世,但以脉诊最为详细,特别是《脉经》,系统阐释了腰痛的脉象及脉诊方法。
       这一时期,在腰痛的治疗上,主要有方药、针灸、导引三条途径,充分反应了该时期治疗腰痛的特色特点。方药,以唐·孙思邈之《备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唐·王焘《外台秘要》最为丰富,仲景肾着汤、肾气丸、孙思邈独活寄生汤,成为了至今仍然广泛用于治疗腰痛的经典方剂。针灸,则以西晋太康三年,皇甫谧之《针灸甲乙经》最为完备;导引,则以隋·巢元方之《诸病源候论》最为系统完善。
       七、宋、辽、金、元、明、清时期医家对腰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随着唐·王冰对《黄帝内经·素问》的校注,补入了运气内容,把中医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把天文、地理、物候、历法等内容引入中医学,同中医学有机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对疾病的诊断、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并从其侧面阐释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其理论到宋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至金、元时期,运气学说开始盛行,各个学术流派的形成都与运气学说相关,尤其以金元四大家为代表,其众多著作将运气学说与医疗实践相结合,用运气学说指导临床,并阐释了生理、病理多方面的新理论学说;至明、清时期,则发展了命门学说和气血学说。
       腰痛病因学说经隋·唐发展,尤其是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对“腰痛有五”的分类,对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以及唐·王焘《外台秘要》影响巨大。
       至宋以后,各医家对腰痛的病因有了新的认识,在病因的分法上也有了新的突破,宋·陈无择提出腰痛“虽属肾虚,亦涉三因所致”,即外因、内因、不外不内因。
       至元、明、清时期,虽然各医家对腰痛的病因仍然有不同的阐释,但从整体来看,则基本上趋于一致。
       元‧朱震亨在隋唐腰痛病因学说基础上,提出了瘀血、痰积等病理产物导致腰痛的病因,其《丹溪心法·卷四·腰痛》曰:“腰痛主湿热、肾虚、瘀血、挫闪、有痰积……腰者,肾之外候,一身所恃以转移阖辟者也。盖诸经皆贯于肾而络于腰脊,肾气虚,凡冲寒、受湿、伤冷、蓄热、血涩气滞、水积堕伤,与失志、作劳,种种腰疼,叠见而层出矣。脉若弦而沉者为虚,沉者为滞,涩者瘀血,缓者为湿,滑与伏者是痰。”
       明·王肯堂认为,寒湿所致腰痛者多,风热所致腰痛者少,寒邪致病多是太阳虚损,太阳经脉循腰背与头顶,寒伤太阳,则太阳之经受邪,而发生腰痛,其《证治准绳·杂病·诸痛门·腰痛》曰:“足太阳膀胱之脉所过,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故为病项如拔,挟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是经气虚则邪客之,痛病生矣。夫邪者,是风热湿燥寒皆能为病。大抵寒湿多而风热少。然有房室劳伤,肾虚腰痛者,是阳气虚弱不能运动故也……有风、有湿、有寒、有热、有挫闪、有瘀血、有滞气、有痰积,皆标也,肾虚其本也。”
       清·张璐认为,太阳腰痛者,为外感六气,乃肾经先虚,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肾经腰痛者,乃内伤房劳;肾脏虚损,则膀胱之腑必受牵连,易发腰痛;肾虚腰痛为虚症,太阳经腰痛则为先虚后实。其《张氏医通·卷五·诸痛门·腰痛》曰:“按内经言太阳腰痛者,外感六气也。言肾经腰痛者,内伤房劳也。假令肾脏真气布护,六气焉能为害?惟肾脏虚伤,膀胱之府安能独足?又有膏粱之人,久服热剂,醉以入房,损其真气,则肾脏热,腰脊痛,久则髓减骨枯,发为骨痿。此为本病,其有风、寒、湿、热、闪挫、瘀血、滞气、痰积,皆为标病,而肾虚则其本也。”
       清·程国彭《医学心悟·卷三·腰痛》曰:“腰痛,有风、有寒、有湿、有热、有瘀血、有气滞、有痰饮,皆标也,肾虚其本也。腰痛拘急,牵引腿足,脉浮弦者,风也;腰冷如冰,喜得热手熨,脉沉迟,或紧者,寒也。腰痛如坐水中,身体沉重,腰间如带重物,脉濡细者,湿也。若腰重疼痛,腰间发热,痿软无力,脉弦数者,湿热也,恐成痿症。若因闪挫跌扑,瘀积于内,转侧如刀锥之刺,大便黑色,脉涩,或芤者,瘀血也。走注刺痛,忽聚忽散,脉弦急者,气滞也。腰间肿,按之濡软不痛脉滑者,痰也。腰痛似脱,重按稍止脉细弱无力者,虚也。”
       清·吴谦《医宗金鉴·四十三卷·腰痛总括》曰:“腰痛肾虚风寒湿,痰饮气滞与血瘀,湿热闪挫凡九种,面忽红黑定难医。”
       笔者尊经崇典,诸书对照,概括简论几点。
       1、外感六经受邪的性质得到一一明确
       外感之邪,风、寒、湿、热单独为病,风寒、风湿、寒湿、湿热合而为病。宋·陈无择阐释腰痛外因以六经受邪为主,并明确阐释了六经腰痛的受邪性质,即:太阳少阴,受寒邪为主;少阳厥阴,受风热为主;阳明厥阴,受燥湿为主。
       风、寒、暑、湿之气不同,其受气人体肌表经络之藩篱必有异,但不变的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三·外因腰痛论》曰:“太阳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阳明腰痛,不可以顾,顾则如有所见,善悲;少阳腰痛,如针刺其皮,循循然,不可俯仰,不可以顾;太阴腰痛,烦热,腰下如有横木居其中,甚则遗溲;少阴腰痛,痛引脊内;厥阴腰痛,腰中强急,如张弩弦状。此举六经以为外因治备。大抵太阳少阴多中寒,少阳厥阴多中风热,太阴阳明多燥湿。以类推之,当随脉别,其如经中有解脉、散脉,同阴会、阴阳维、衡络、直阳、飞阳、肉里、尻交等穴,皆不出六经流注,但别行,各有所主,不欲繁引,请寻《内经·刺腰痛论》以备明之,准此,从所因汗下施治。”
       元·朱震亨另辟蹊径从三个方面阐释腰痛,其唯重湿热,以相火立论,理论依据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其一,相火不藏则出现火热症状,相火的敛藏依赖于阴的封藏,阴精不足,则相火不能入住而飞越妄动,在上则乱君火之明,刑肺金,在中则与湿土合邪,阻滞气机,在下则不能温肾,而成寒冰之象。心君失其明,肺金失其敛,则金不能生水,必致肾阴不足,腰府失养,腰痛必生。其二,相火不藏,妄动必妄泄,则肾水不温,下焦寒冰一片,经脉凝滞,必致腰府气机不畅,腰痛必生。其三,相火与湿土合邪,湿热弥漫三焦,阻滞气机,脾土克肾水,脾病则传其所胜,而致肾气失衡,腰痛必生。
       2、肾虚与命门火衰之别得到充分阐释
       秦至唐时期,各医家论腰痛,总言肾虚或肾气不足。到宋、辽、金、元、明、清时期,各医家除了将肾虚分为肾阴虚、肾阳虚之外,命门学说发展日趋成熟,充分阐释了命门与肾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丰富完善了腰痛病因病机学说。
       2.1、肾阴虚、肾阳虚之别
       明·张景岳认为,肾虚腰痛以肾阴虚为主,其《景岳全书·卷之二十五·杂症谟·腰痛》曰:“所以凡病腰痛者,多由真阴之不足,最宜以培补肾气为主。其有实邪而为腰痛者,亦不过十中之二三耳。腰痛之虚证,十居八九,但察其既无表邪,又无湿热,而或以年衰,或以劳苦,或以酒色斫丧,或七情忧郁所致者,则悉属真阴虚证。”
       清·郑寿全认为,肾虚腰痛以肾阳虚者居多,其《医法圆通·卷一·各症辨认阴阳用药法眼·肾病腰痛》曰:“按腰痛一证,有阳虚者,有阴虚者,有外邪闭束者,有湿气闭滞者。因阳虚而致者,或由其用心过度,亏损心阳;或由饮食伤中,损及脾阳;或由房劳过度,亏损肾阳。阳衰阴盛,百病丛生,不独腰疾,但腰之痛属在下部,究竟总是一个阳虚,下焦之阴寒自盛,阳微而运转力衰,腰痛立作。其人定见身重畏寒,精神困倦。法宜峻补坎阳,阳旺阴消,腰痛自己。”
       笔者评议认为,张郑两位医学大家的结论都对也都不对。都对者,病因病机阐释得当,治则合理,处方精当,疗效上佳,不少处方现代还广泛用之,有的还被开发成为了非常畅销的中成药。都不对者,肾阳以肾阴为宅,肾阴赖肾阳之化,二者皆为人身之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张郑各侧重一方,谬也,至少偏颇也!
       2.2、肝脾与肾同病也可导致腰痛
       失志伤肾,郁怒伤肝,忧思伤脾,皆致腰痛。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卷之二十五·杂症谟·腰痛》曰:“劳动即痛者,肝肾之衰也。”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三·内因腰痛论》曰:“失志伤肾,郁怒伤肝,忧思伤脾,皆致腰痛者,以肝肾同系,脾胃表里,脾滞胃闭,最致腰痛。其证虚羸不足,面目黧黑,远行久立,力不能尽,失志所为也;腹急胁胀,目视䀮䀮,所祈不得,意淫于外,宗筋弛纵,及为白淫,郁怒所为也;肌肉濡渍,痹而不仁,饮食不化,肠胃胀满,闪坠腰胁,忧思所为也。准此,从内所因调理施治。”明·王肯堂《证治准绳·杂病·诸痛门·腰痛》曰:“虽然宗筋聚于阴器,肝者肾之同系也。五脏皆取气于谷,脾者肾之仓廪也。郁怒伤肝则诸筋纵弛,忧思伤脾则胃气不行,二者又能为腰痛之冠,故并及之。”腰为肾之府,失志伤肾,是导致腰痛的主要内因。肾虚,则肝木不足,肝木不舒;肝木郁结,不能疏泄己土,则脾土停滞不运。脾胃互为表里,脾滞,则胃闭,土实,则克肾水,故导致腰痛。腰痛久之,则证见虚羸不足,面目黧黑,黑为水色,肾主骨,肾虚则髓液减少,故不能久立和远行。乙癸同源,肾水不足,则肝木枯燥,肝血不足,则生郁和怒,所祈不得,意淫于外,宗筋弛纵,及为白淫;如脾土湿滞,必使肝木更增其怒,肝又反克脾土,如此恶性循环,则腹急胁胀,目视䀮䀮,此为郁怒而致腰痛。水少则土盛,土实则克水,故肌肉濡渍,痹而不仁,饮食不化,肠胃胀满,阻滞气机,忧思不去而致腰痛。
       肾为水脏,脾土易于被湿水凝滞,致脾失健运,导致脾肾同病,而致腰痛,故元·李杲《脾胃论·卷上·脾胃盛衰论》曰:“肾水反来侮土,所胜者妄行也,作涎及清涕,唾多,溺多,而恶寒者是也。土火复之,及三脉为邪,则足不任身,足下痛,不能践地,骨之无力,喜睡,两丸冷,腹阴阴而痛,妄闻妄见,腰脊背胛皆痛。”
       2.3、命门与肾
       “命门”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意指人的眼睛,故《黄帝内经·灵枢·根结》曰:“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首次将命门作为内脏阐释,则是西汉·扁鹊《难经》,其中有四难论述命门。
       命门学说,萌芽于秦汉时期,发展于魏晋隋唐宋辽金元时期,成熟于明清时期,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道家修行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2.3.1、命门之形态
       分有形论和无形论。
       西汉·扁鹊认为,命门是有形的,肾为命门,其《难经·三十六难》曰:“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隋·杨上善也认为,命门是有形的,肾为命门,《黄帝内经太素·经脉标本》曰:“肾为命门。”明·张景岳也认为,命门是有形的,男精室、女子宫为命门,其《类经附翼·求正录·三焦包络命门辨》曰:“子宫之下有一门,其在女者,可以手探而得,俗人名为产门;其在男者,于泄精之时,自有关阑知觉。请问此为何物?客曰:得非此即命门耶?曰:然也。请为再悉其解。夫身形未生之初,父母交会之际,男之施由此而出,女之摄由此门而入,及胎元既足复由此出,其出其入,皆有此门,谓非先天立命之门户夫?”
       西汉·扁鹊又认为,命门是无形的,肾间动气为命门,其《难经·八难》曰:“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明·孙一奎明确指出,命门不是水火,不属脏腑,而是无形之气,为元气发动之机,生生不息造化之机枢,其《医旨绪余·上卷·命门图说》曰:“右肾属水也,命门乃两肾中间之动气,非水非火,乃造化之枢纽,阴阳之根蒂,即先天之太极,五行以此而生,脏腑以继而生。”
       2.3.2、命门之部位
       有右肾命门说、两肾命门说、两肾之间命门说。
       西汉·扁鹊认为,右肾为命门,首次把命门视为有形的生命之门,其《难经·三十六难》曰:“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知肾有一也。”晋·王叔和、宋·陈无择、宋·严用和、明·李梴等,也都认为右肾为命门。晋·王叔和《脉诀琮璜·脉赋》曰:“肾有两枚,分居两手尺部,左为肾,右为命门。”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八·三焦精腑辨正》曰:“古人谓左肾为肾脏,其腑膀胱;右肾为命门,其腑三焦。”宋·严用和《济生方·五脏门》曰:“夫肾者,足少阴之经,位居北方,属乎壬癸水,左为肾,右为命门,与足太阳膀胱之经相为表里。”明·李梴《医学入门·命门赋》曰:“命门下寄肾右,而丝系曲透膀胱之间,上为心包,隔膜横连脂漫之外,配左肾以藏真精,男女阴阳攸分,相君火以系元气,疾病生死是赖。”清·叶霖《难经正义·卷三·三十六难》曰:“以气脉论之,水升于左,火降于右,左右者,阴阳之道路,升降之枢机,越人诊脉独取寸口,以左尺候水,右尺候火,故左名肾,右名命门,其义或取乎此。”
       元·滑寿首次提出两肾命门说,其《难经本义·三十六难》曰:“三十九难亦言左为肾,右为命门,而又云其气与肾通,是肾之两者,其实则一尔。”明·虞抟宗从滑寿学说,也认为两肾为命门,其《医学正传·卷之一·医学或问》曰:“夫两肾固为真元之根本,性命之所关,虽为水脏,而实有相火寓乎其中,象水中之龙火,因其动而发也,愚意当以两肾总号为命门,其命门穴正象门中之枨 ,司开阖之象也。”明·张景岳也认为,两肾为命门,其《类经附翼·求正录·三焦包络命门辨》曰:“是命门总主乎两肾,而两肾皆属于命门。故命门者,为水大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
       明·赵献可在《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的启示下,提出十二官之外,还有一个人身之主,即命门,位于两肾之间,其《医贯·卷之一·内经十二官论》曰:“命门即在两肾各一寸五分之间,当一身之中,易所谓一阳陷于二阴之中,内经曰‘七节之旁。有小心’是也,名曰命门,是为真君真主,乃一身之太极,无形可见,两肾之中。是其安宅也……此处两肾所寄,左边一肾属阴水,右边一肾属阳水,各开一寸五分,中间是命门所居之官,即太极图中之白圈也,其右旁一小白窍即相火也,其左旁之小黑窍如天一之真水也。此一水一火,俱属无形之气,相火禀命于命门,真水又随相火,自寅至申,行阳二十五度,自酉至丑,行阴二十五度,日夜周流于五脏六腑之间,滞则病,息则死矣。人生男女交媾之时,先有火会,而后精聚,故曰火在水之先,人生先生命门火,此褚齐贤之言也,发前人之所未发。世谓父精母血非也,男女俱以火为先。男女俱有精,但男子阳中有阴,以火为主,女子阴中有阳,以精为主,谓阴精阳气则可。男女合,此二气交聚,然后成形,成形俱属后天矣。后天百骸俱备,若无一点先天火气,尽属死灰矣,故曰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赵献可把命门与肾进行了区分,开创了命门学派,清代之陈修园、林佩琴、张璐、黄宫绣、陈士铎等医学大家均宗此学说。如清·陈修园《医学三字经·附录·命门说》曰:“后读《黄庭经》云:上有黄庭,下有关元;后有幽门,前有命门。方悟其处。凡人受生之初,先天精气聚于脐下,当关元、气海之间。其在女者,可以手扪而得,俗名产门。其在男者,于泄精之时,自有关阑知觉。此北门锁钥之司,人之至命处也。”如清·林佩琴《类证治裁·卷之首·内景综要》曰:“肾两枚,附脊十四椎,下中间命门真阳,为生身根蒂。”
       2.3.3、命门之功能
       有主火论、水火共主论、非水非火为肾间动气论。
       明·赵献可认为,命门内寓真火,主持一身之阳气,其《医贯·卷之一·内经十二官论》曰:“余有一譬焉,譬之元宵之鳌山走马灯,拜者舞者飞者走者,无一不具,其中间惟是一火耳。火旺则动速,火微则动缓,火熄则寂然不动,而拜者舞者飞者走者,躯壳未尝不存也。故曰汝身非汝所有,是天地之委形也。余所以谆谆必欲明此论者,欲世之养身者治病者,以命门为君主,而加意于火之一字。夫既曰立命之门,火乃人身之至宝。何世之养身者,不知保养节欲,而日夜戕贼此火,既病矣。”清·陈士铎也认为,命门内寓先天之火,其《石室秘录·卷五·论命门》曰:“命门为十二经之主,《内经》已详言之。余再取而尚论者,盖命门之经虽彰,而命门之旨尚晦也。命门既为十二经之主,而所主者何主也。人非火不能生活,有此火,而后十二经始得其生化之机。命门者,先天之火也。此火无形,而居于水之中。天下有形之火,水之所克;无形之火,水之所生。火克于水者,有形之水也∶火生于水者,无形之水也。然而无形之火,偏能生无形之水,故火不藏于火,而转藏于水也。命门之火,阳火也,一阳陷于二阴之间者也。人先生命门,而后生心,其可专重夫心乎。心得命门,而神明有主,始可以应物。肝得命门而谋虑,胆得命门而决断。胃得命门而能受纳,脾得命门而能转输,肺得命门而准节大肠得命门而传导,小肠得命门而布化,肾得命门而作强,三焦得命门而决渎,膀胱得命门而收藏、无不借命门之火以温养之也。此火宜补而不宜泻,宜于水中以补火,尤宜于火中以补水,使火生于水,而还以藏于水也。倘日用寒凉以伐之,则命门之火微,又何能生养十二经耶。此《内经》所谓主不明则十二官危,非重言命门欤。”清·郑钦安认为,命门为真阳之火,其《医理真传·卷一·坎卦》曰:“真阳二字,一名相火,一名命门火,一名龙雷火,一名无根火,一名阴火,一名虚火。发而为病,一名元气不纳,一名元阳外越,一名真火沸腾,一名肾气不纳,一名气不归源,一名孤阳上浮,一名虚火上冲,种种名目,皆指坎中之一阳也。”
       明·张景岳认为,命门为水火之宅,内有阴阳水火二气(肾阴、肾阳),从而发挥对全身的滋养与激发作用,其《景岳全书·传忠录·命门余义》曰:“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
       明·孙一奎认为,命门在两肾中间,其不是水火,不属脏腑,而是无形之气,为元气发动之机,生生不息造化之机枢,即《难经·八难》所谓的“肾间动气”,其《医旨绪余·上卷·命门图说》曰:“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五脏六腑之本。命门乃两肾中间之动气,非水非火,乃造化之枢纽,阴阳之根蒂,即先天之太极,五行以此而生,脏腑以继而生。”
       2.4、腰、肾、命门之间的关系与腰痛
       命门为精神之宅,原气之系,故西汉·扁鹊《难经·三十六难》曰:“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
       命门为生气之原,故西汉·扁鹊《难经·八难》曰:“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
       命门之气通于肾,故西汉·扁鹊《难经·三十九难》曰:“五脏亦有六脏者,谓肾有两脏也。其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故言脏有六也。”命门之气,是肾间动力,为生命之源,守邪之神,鼓荡肾精化生肾阴肾阳,即所谓肾气化生肾阴肾阳,此是命门之气与肾相通之出路。肾精,合相火,滋养命门,此为肾与命门相通之回路。有出有合,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笔者简括认为,命门与肾密切相关。命门虚衰,则肾气虚,化生肾阴肾阳之力必不足;肾不藏精,相火失敛,则资命门之力减弱。命门与肾,是相辅相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腰、肾、命门的关系,是腰痛与肾关系的主要内容,是人体气化学说的核心。
       3、肾主腰脚理论得到空前发展
       肾主腰脚是肾与经络气机关系的高度概括,隋·巢元方首次正式在《诸病源候论》提出了“肾主腰脚”的观点,构建了“五种腰痛、九种症候,皆以肾主腰脚论之”理论体系。宋、辽、金、元、明、清时期,各医家对巢元方“肾主腰脚”理论体系有了更加深入的横纵发挥。
       宋·陈无择认为,肝肾两脏亏虚,风湿搏于肾流注于腿膝则引起行走艰难,风寒湿搏于肾流注于腿膝则引起腿膝关节痛如锥刀刺,故其《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三·三阴并合脚气治法》曰:“肝肾脏虚,风湿进袭,流注腿膝,行步艰难……肝肾虚,为风寒湿毒所中,流注腿膝,节疼痛,如锥刀锻刺,不可名状。”肝藏血、主筋,膝为筋之府,肝与肾关系密切,乃乙癸同源。肾脏亏虚,肝脏必亏虚,肝虚则筋脉失养,故致筋痿和关节疼痛,丰富了“肾主腰脚”理论。
       宋·太医院编《圣济总录·卷第五十二·肾脏门·肾脏风毒流注腰脚》曰:“肾脏风毒流注腰脚者,其状腰脚沉重,筋脉拘急,或作寒热,或为疼痛,或发疮疡是也。盖肾主腰脚,风邪客于肾经,久而不去,风毒流注,发于下部,故变脚弱之证。”阐释了某些腰腿疼痛,是肾脏风毒流注腰脚所致。
       金·张从正认为,风、寒、湿,可引起腰胯痛及两腿麻木,故其《儒门事亲·卷五·腰胯疼痛》曰:“夫妇人腰胯疼痛,两脚麻木,恶寒喜暖者。《内经》曰:乃是风、寒、湿痹。”
       元·李杲认为,脾肾之间关系密切,脾病能下流乘肾,引起骨痿,足疼痛不能着地等,而肾病则反侮脾,加重上列病情。故《脾胃论·卷上·脾胃胜衰论》曰:“形体劳役则脾病,脾病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脾既病,则其胃不能独行津液,故亦从而病焉……脾病则下流乘肾,土克水,则骨乏无力,是为骨蚀,令人骨髓空虚,足不能履地,是阴气重叠(指太阴、少阴,笔者附注),此阴盛阳虚之证……肾水反来侮土,所胜者妄行也。作涎及清涕,唾多,溺多,而恶寒者是也。土火复之,及三脉为邪,则足不任身,足下痛,不能践地,骨之无力,喜睡,两丸冷,腹阴阴而痛,妄闻妄见,腰脊背胛皆痛。”
       元·李杲还认为,湿热内蕴脾肾,也能引起脚膝痿软、行走乏力或疼痛,故其《脾胃论·卷中·随时加减用药法》曰:“如脚膝痿软,行步乏力,或疼痛,乃肾肝中伏湿热……”
       元·朱震亨认为,湿邪或湿热能致腰脚疼痛,故其《丹溪治法心要·卷三·腰痛》曰:“治湿热腰腿疼痛,两胁搐急,露卧湿地,不能转侧,苍术汤。”
       4、经脉虚损气血运行异常所致腰痛有气滞、血瘀、痰积、闪挫之别
       脏腑之气不够充盈,则经脉虚损。正气虚,则邪气客之;正邪交争,正不胜邪,则邪气郁滞;邪气郁滞,则气机不畅,而产生瘀血、痰饮等病理产物;久之,瘀血、痰饮等病理产物瘀滞,则导致瘀血腰痛和痰积腰痛。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载体。气血,由脏腑化生、输布;脏腑,必须依赖气血以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气血和脏腑关系密切,脏腑发生病变必然影响气血的变化,气血发生病变必然影响相应脏腑,气血的病变不能离开脏腑而孤立存在。气虚失用,则卫外不固,气运乏力,生化不及;血虚不足,则血不载气,导致气主煦之、血主濡之等对人体的营养作用减弱。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气虚则血虚,血虚则气脱,气血运行发生障碍,是气血病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气血运行异常,则引发相应的病变:气运失常,则气滞壅遏、气行逆乱;血行失常,则瘀血阻滞、血失常道。
      元‧朱震亨在隋唐腰痛病因学说基础上,首次提出了瘀血、痰积等病理产物导致腰痛的病因,其《丹溪心法·卷四·腰痛》曰:“腰痛主湿热、肾虚、瘀血、挫闪、有痰积……腰者,肾之外候,一身所恃以转移阖辟者也。盖诸经皆贯于肾而络于腰脊,肾气虚,凡冲寒、受湿、伤冷、蓄热、血涩气滞、水积堕伤,与失志、作劳,种种腰疼,叠见而层出矣。脉若弦而沉者为虚,沉者为滞,涩者瘀血,缓者为湿,滑与伏者是痰。”
       痰饮,作为病理产物之一种,是导致多种疾病发生的首要病因。痰饮的形成,是人体各脏腑功能综合作用的结果。于总体来说,阳明之气失职,阳明主降不降,则肺金失敛,胃气上逆,相火不藏;相火不藏,则肾水不温;肾水不温,则水不化气;水不化气,则水湿弥漫;胃气宜降,不降而上逆,则脾不升清,加之水湿犯土,脾土困乏,四维不张,则脾不为胃行其津液;脾不升清,反升浊气,浊气随胃气上逆,而犯肺金;肺金专化清气为甘露,而无敛化浊气之能,故浊气聚集,化为痰饮;肺主一身之气,肺气推动痰饮,全身上下里外无处不到,久之则积而成害,阻滞气机,引发百病;痰饮积于何处,则何处病之。于腰痛来说,湿聚为水,积水为饮,饮凝为痰,痰随气血运行,阻碍气血运行,气机不畅,则痰积致病,痰积与腰府,则为腰痛。
       瘀血,也是病理产物之一种,也是导致多种疾病发生的首要病因。于总体来说,气机失其升降之序,或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或气滞不通,气滞血停,或寒凝收引,气机不运,或火热妄行,血液离经,或痰饮阻滞,气机不畅,或跌打损伤气机不续,或情志不畅,气机失控,久而成郁气血瘀滞,等等,都是瘀血生成的原因。于腰痛来说,瘀血阻滞腰部,则导致腰部气机不畅,引发腰痛。
       气血,日常宜以保养为主;发生病变,气滞需以开导为主,血瘀需以理气为主,血虚需以补气为主。明·李梴《医学入门·卷五·外科》曰:“折伤专主血论,非如六淫、七情,有在气在血之分。”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卷三十》曰:“跌扑闪挫,卒然身受,由外及内,气血俱伤病也。何言之?凡人忽跌忽闪挫,皆属无心,故其时本不知有跌与闪挫之将至也,而忽然跌,忽然闪挫,必气为之震,展则激,激则壅,壅则气之周流一身者,忽因所壅而凝聚一处,是气失其所以为气矣。气运乎血,血本随气以周流,气凝则血亦凝矣,气凝在何处,则血亦凝在何处矣。夫至气滞血瘀,则作肿作痛,诸变百出。虽受跌受闪挫者,为一身之皮肉筋骨,而气既滞,血既瘀,其损伤之患,必由外侵内,而经络脏腑并与俱伤,其为病,有不可胜言,无从逆料者矣。至于打扑,有受人谴责者,有与人斗殴者,虽不尽无心,然当谴责斗殴之时,其气必壅,其血必凝,固与跌闪挫无异也。其由外侵内,而经络脏腑之俱伤,亦与跌闪挫无异也。故跌扑闪挫,方书谓之伤科,俗谓之内伤,其言内而不言外者,明乎伤在外而病必及内。其治之之法,亦必于经络脏腑间求之,而为之行气,为之行血,不得徒从外涂抹之已也。”
       笔者总结认为,气血以流为贵,跌伤主责在血,是气血学说的核心,也是治疗外伤腰痛的主要理论基础。
       未完待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腰痛的中医学理论阐释之四

渝公网安备 500228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