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侠 发表于 2008-7-17 23:14:00

地震救生锦囊

<H1>&lt;1&gt;地震时的10条注意事项</H1><DIV id=c_cont><P>  1.保护自身和家人的生命安全! </P><P>  地震时的剧烈摇动约1分钟左右。请躲在结实的桌、台等下面藏身,保护头部。 </P><P>  2.发生地震时应立即关闭火源!如果起火应马上灭火! </P><P>  关闭火源能防止灾害扩大。应养成习惯,即使是小地震也要立刻关闭火源。 </P><P>  3.不要慌乱地跑到室外! </P><P>  胡乱地跑到室外非常危险。请认真确认周围情况以后,再从容行动。 </P><P>  4.打开门以确保出口! </P><P>  混凝土建的公寓等,有时会因为地震的摇动而使房门歪斜而打不开。请打开门以确保出口。 </P><P>  5.在室外时应保护头部,躲开危险的物体! </P><P>  在室外遇到地震时,应注意围墙倒塌,窗户玻璃或招牌等落下。应到安全的建筑物中或附近较大的场所避难。 </P><P>  6.在百货店、剧场等地应按照工作人员指示采取冷静行动! </P><P>  7.汽车靠左停车,在管制区域内禁止行车! </P><P>  请根据汽车收音机的信息行动。 </P><P>  8.注意山崩、崖塌、海啸! </P><P>  处在山崩、崖塌、海啸等危险区域时,应立即避难。 </P><P>  9.请徒步避难,携带品控制在最小程度! </P><P>  使用汽车会引起堵塞,妨碍灭火、救援、救护活动。 </P><P>  10.不要相信流言,请按正确信息采取行动! </P><P>  发生灾害时易于为流言所惑。请根据报道机关和区市町村、消防、警察发布的信息行动。</P><P><BR></P></DIV>

原野侠 发表于 2008-7-17 23:20:00

Re:地震救生锦囊

<H1>&lt;5&gt;地震前兆与地震观测</H1><DIV class=cdmju>&nbsp;</DIV><DIV id=c_cont><P>  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现象称为地震前兆、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早就开始认识到地震是有前兆的,并留下了丰富的关于地震前兆的记载。例如:1739年宁夏银川地震以后,有人就总结出地震与井水变化、动物不安、震前地下发声、天气反常现象之间可能存在某些联系。</P><P>  古书《隆德县志》上出记载了古人总结的六种地震前兆现象。现代地震科学的深入研究表明,地震之前确实存在多种多样的前兆现象。地震前兆分为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P><P>  <STRONG>1.地震的宏观前兆</STRONG></P><P>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宏观前兆,简称宏观前兆。比较常见的有,井水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动物的习性异常,临震前的地声和地光等。</P><P>  宏观前兆在地震预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和1976年松潘一平武7.2级地震前,地震工作者和广大群众曾观察到大量的宏观异常现象,为这两次地震的成功预报提供了重要资料。不过也应当注意,上面所列出的多种宏观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不一定都是地震的预兆。例如;井水和泉水的小组涨落可能和降雨的多少有关,也可能受附近抽水、排水和施工的影响,井水的变色变昧可能因污染引起,动物的异常表现可能与天气变化、疾病、发情、外界刺激等有关,还要注意不要把电焊弧光、闪电等误认为地光,不要把雷声误认为地声,不要把燃放烟花爆竹和信号弹当成地下冒火球。</P><P>  —旦发现异常的自然现象,不要轻易作出马上发生地震的结论,更不要惊慌失措,而应当弄清异常现象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有关情况,保护好现场,向地震部门或政府报告,让地震部门的专业人员调查核实弄清事情的真相。</P><P> <STRONG> 2.地震的微观前兆</STRONG></P><P>  人的感官无法觉察,只有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测量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微观前兆,简称微观前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P><P>  地震活动异常。大小地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大地震虽然不多,中小地震却不少,研究中小地震活动的特点。有可能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P><P>  地形变异常。大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地壳可能发生微小的形变,某些断层两侧的岩层可能出现微小的位移,借助于精密的仪器,可以测出这种十分微弱的变化,分析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P><P>  地球物理变化。在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区及其周围岩石的物理性质可能出现—些变化,利用精密仪器测定不同地区重力、地电和地磁的变化,也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P><P>  地下流体的变化。地下水(井水、泉水、地下层中所含的水)、石油和天然气、地下岩层中还可能产和贮存一些其它气体,这些都是地下流体。用仪器测地下流体的化学成份和某些物理量,研究它们的变化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P><P> <STRONG> 3.地震观测台网</STRONG></P><P>  要捕捉地震的微观前兆,就必须建立覆盖面积地区的地震观测台网,进行长时间的精密观测。</P></DIV>

李逍遥 发表于 2008-7-17 23:24:00

Re:地震救生锦囊

<P>但愿灾难不再重来,但愿悲剧不再重演</P>

原野侠 发表于 2008-7-17 23:25:00

Re:地震救生锦囊

<H1>&lt;7&gt;在不同环境中怎样避震</H1><DIV id=c_cont><P>  避震要点 </P><P>  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 </P><P>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P><P>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P><P>  保护头颈、眼睛,扼住掩住口鼻; </P><P>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P><P>  1、在户外怎样避震 </P><P>  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 </P><P>  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烟囱、水塔下,避开立交桥等一类结构复杂的构筑物; </P><P>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P><P>  避开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脸等。 </P><P>  2、在家庭怎样避震 </P><P>  在楼内,应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在平房,根据具体情况或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或者跑出室外空旷地带。 </P><P>  地震后房屋倒塌有时会在室内形成三角空间,这些地方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它包括炕沿下、坚固家具下、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因此,当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里要注意利用它们。 </P><P>  3、室内避震要注意: </P><P>  保持镇定并迅速关闭电源、燃气,随手抓一个枕头或坐垫护住头部在安全角落躲避; </P><P>  躲避时不要靠近窗边或阳台上去! </P><P>  千万不要跳楼! </P><P>  4、在高大复杂的建筑物怎样避震 </P><P>  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和下方。 </P><P>  注意躲开广告牌、街灯、物料堆放处。 </P><P>  要躲开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 </P><P>  5、在学校怎样避震 </P><P>  不要向教室外面跑,应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待地震过后,在老师的指挥下向教室外面转移; </P><P>  在操场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P><P>  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 </P><P>  6、在野外和海边怎样避震 </P><P>  在野外:要避开山脚、陡崖和陡峭的山坡,以防山崩、泥石流滑坡等; </P><P>  在海边:要尽快向远离海岸线的地方转移,以避免地震可能产生的海啸的袭击。 </P><P>  7、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P><P>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保护好头部; </P><P>  千万不要慌乱拥向出口,避开人流的拥挤,避免被挤到墙或栅栏处; </P><P>  在商场、书店、展览饱、地铁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远离玻璃橱窗、柜台或其他危险物品旁边; </P><P>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要抓牢扶手,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P><P>  8、特殊情况下的求生要点 </P><P>  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待摇晃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转移时要弯腰或匍匐、逆风而行。 </P><P>  燃气泄漏时:同火灾时一样,遇到有毒气体泄漏时,要用湿布后住口鼻,逆风逃离,注意不要使用明火。</P></DIV>

原野侠 发表于 2008-7-17 23:26:00

Re:地震救生锦囊

<H1>地震后的施救和护理</H1><DIV id=c_cont><P>  先将被埋压人员的头部,从废墟中暴露出来,清除口鼻内的尘土,以保证其呼吸畅通,对于伤害严重,不能自行离开埋压处的人员,应该设法小心地清除其身上和周围的埋压物,再将被埋压人员抬出废虚,切忌强拉硬拖。 </P><P>  对饥渴、受伤、窒息较严重,埋压时间又较长的人员,被救出后要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避免强光刺激,对伤者,根据受伤轻重,采取包扎或送医疗点抢救治疗。 </P><P>  大震来临时,家庭成员该如何避震,专家建议掌握三条原则: </P><P>  原则一:因地制宜,正确抉择。震时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状况千差万别,避震方式也不可能千篇一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些情况包括:是住平房还是住楼房,地震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坚固,室内有没有避震空间,你所处的位置离房门远近,室外是否开阔、安全。 </P><P>  原则二:行动果断、切忌犹豫。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决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如住平房避震时,更要行动果断,或就近躲避,或紧急外出,切勿往返。 </P><P>  原则三:伏而待定,不可疾出。古人在《地震录》里曾记载:"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就是说,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跑出室外,而应抓紧求生时间寻找合适的避震场所,采取蹲下或坐下的方式,静待地震过去,这样即使房屋倒塌,人亦可安然无恙。 <BR></P></DIV>

枯藤老树 发表于 2008-7-17 23:32:00

Re:地震救生锦囊

原野侠辛苦了,顶一个!

原野侠 发表于 2008-7-17 23:28:00

Re:地震救生锦囊

<H1>&lt;9&gt;高楼避震三大策略</H1><DIV class=cdmju>&nbsp;</DIV><DIV id=c_cont><P>  专家建议,在北京这样以楼房为主的大都市中,居民应该有意识地掌握一些科学适用的避震策略。 </P><P>  策略一: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这是避震的国际通用守则,国内外许多起地震实例表明,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因此专家告诫,室内避震条件好的,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则尽可能从室内跑出去。 </P><P>  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北京地区居民楼房应具有抵御烈度为8度的地震破坏的能力。专家建议,地震发生时先不要慌,保持视野开阔和机动性,以便相机行事。特别要牢记的是,不要滞留床上;不可跑向阳台;不可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不可跳楼;不可使用电梯,若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时要抱头蹲下。另外,要立即灭火断电,防止烫伤触电和发生火情。 </P><P>  策略二:避震位置至关重要。住楼房避震,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躲避。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蹲在暖气旁较安全,暖气的承载力较大,金属管道的网络性结构和弹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动时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气管道通气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员窒息;管道内的存水还可延长存活期。更重要的一点是,被困人员可采用击打暖气管道的方式向外界传递信息,而暖气靠外墙的位置有利于最快获得救助。 </P><P>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躲在厨房、卫生间这样的小开间时,尽量离炉具、煤气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远些。若厨房、卫生间处在建筑物的犄角旮旯里,且隔断墙为薄板墙时,就不要把它选择为最佳避震场所。此外,不要钻进柜子或箱子里,因为人一旦钻进去后便立刻丧失机动性,视野受阻,四肢被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躺卧的姿势也不好,人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击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难机动变位。 </P><P>  策略三: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这是确保在都市震灾中获得他人及时救助的重要原则。不要靠近煤气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不要选择建筑物的内侧位置,尽量靠近外墙,但不可躲在窗户下面;尽量靠近水源处,一旦被困,要设法与外界联系,除用手机联系外,可敲击管道和暖气片,也可打开手电筒。</P></DIV>

原野侠 发表于 2008-7-17 23:15:00

Re:地震救生锦囊

<H1>&lt;2&gt;大地震后如何自救和互救</H1><DIV id=c_cont><P>  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自救原则包括: </P><P>  ——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 </P><P>  ——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P><P>  ——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P><P>  ——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 </P><P>  ——寻找和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 </P><P>  ——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计划着节约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 </P><P>  ——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在周围十分安静,或听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当确定不远处有人时,再呼救。 </P><P>  互救是指已经脱险的人和专门的抢险营救人员对压埋在废墟中的人进行营救。为了最大限度地营救遇险者,应遵循以下原则:先救压埋人员多的地方,也就是“先多后少”;先救近处被压埋人员,也就是“先近后远”;先救容易救出的人员,也就是“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和强壮人员,扩大营救队伍,也就是“先轻后重”;如果有医务人员被压埋,应优先营救,增加抢救力量;找寻被压埋的人。 </P></DIV>

原野侠 发表于 2008-7-17 23:17:00

Re:地震救生锦囊

<H1>&lt;3&gt;如何做好家庭防震准备</H1><DIV class=cdmju>&nbsp;</DIV><DIV id=c_cont><P> <STRONG> (一)制定家庭防震计划</STRONG></P><P>  须根据政府或有关部门的防震要求,准备食品和饮料。检查并及时消除家里不利防震的隐患,加固住房。</P><P> <STRONG> 检查和加固住房</STRONG></P><P>  看一看自家住房是怎样的,有没有不利抗震的地方?摸清周围环境的情况。</P><P>  住房的建造质量好不好?是否年久失修?不利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P><P>  房的结构是否有利抗震?女儿墙、高门脸等笨重的装饰物应拆掉。</P><P> <STRONG> (二)做好家庭防震准备</STRONG></P><P>  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P><P>  阳台护墙要清理,花盆杂物拿下来。</P><P> <STRONG> (三)做好家庭防震准备</STRONG></P><P>  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P><P>  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P><P>  进行一个家庭防震演练。</P><P>  练习“一分钟紧急避险”。进行紧急撤离与疏散练习。</P><P>  加固睡床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P></DIV>

原野侠 发表于 2008-7-17 23:18:00

Re:地震救生锦囊

<H1>&lt;4&gt;应对地震紧急措施</H1><DIV class=cdmju>&nbsp;</DIV><DIV id=c_cont><P>  发生地震后切莫慌乱,应该采取紧急措施躲避灾害。</P><P>  一、发生大地震时不要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发生大地震时不要急。如果你住的是平房,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住的是楼房,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P><P>  二、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果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人多先找藏身处。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P><P>  三、远离危险区。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远离危险区。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P><P>  四、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被埋要保存体力。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P><P>记录地震的仪器叫地震仪。专门从事地震观测的台站叫地震台或测器台。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地震仪——“候风地动仪”。现代的地震仪已经采用了最先进的电子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甚至还有专门的海底地震仪和深井(钻孔)地震仪。相当一部分地震台站现在已经不需配备专人进行观测,就能自动记录地震信号,通过电缆或无线电波将信号自动传送到接收中心,再由计算机进行自动处理这叫做遥测地震台网,包括四川省在内,我国许多地区都已建立了现代化的遥测地震台网。此外,还有地电、地磁、重力、地形变、地下流体等地震前兆观测台站。</P><P>  解放前,旧中国只有一个地震台、三个地震工作人员,地震事业极为落后。解放后,新中国的地震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1957年.四川省第一个地震台——成都地震台,在成都西郊建立。1966年邢台地震后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我国的地震事业加快发展步伐,1971年成立了国家地震局(现中国地震局)经过近三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地震观测台网已具规模,目前,我国已建立了1000多个现代化的地震台(含地方地震台),地震观测技术广泛应用了电子、无线电传输和数字化等高新技术。</P></DIV><p>[此帖子已被 原野侠 在 2008-7-17 23:22:19 编辑过]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地震救生锦囊

渝公网安备 500228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