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747|回复: 8

2023春节广西桂林柳州之旅游记之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1 01: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本帖最后由 首汉伟 于 2023-2-1 21:47 编辑

      2023春节历史文化名城广西桂林柳州之旅游记之二
      2023122,正月初一,星期日,小雨
       早上起床,大家在酒店餐厅吃了早餐,约八点半,导游何大才女即带我们坐上旅游大巴,向古东景区出发。一路上,学识渊博,沟通有术的才女导游不辞辛劳,妙趣横生地讲解景区知识,引古论景,寓景于道,问答互动,春意乐学,大家都其乐融融,提升了每个人(游客20人、导游一人、党员女司机一人)的精气神!
       古东森林瀑群旅游区,国家4A景区,位于灵川县大圩镇古东村蝴蝶山麓,漓江外事码头对岸,距桂林市区25公里,是距桂林市区最近、面积最大、最具特色的一处森林公园,也是登山探险、森林寻幽之佳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委员会定点的生态环保教育基地。
       古东瀑布溪水清澈,四季不枯,河水平均含沙量仅 0.1/立方米,年平均流量5立方米/秒。瀑布共分13级,全程落差90米,平均宽度为20米。森林覆盖率达96%,占地面积约3000亩,其中原始生长林2000亩。林区古木参天,红枫诱人。藤缠树,树缠藤,野趣横生;景色秀丽,鸟语花香,空气清新,山泉水、土鸡鸭,竹笋野菜,农家风味,纯净绿色,游客可惬意享受大自然的美味。
       才女导游带领我们进入景区,首先登上一座长长的古老的风雨桥。风雨桥内面,即是一个碧波荡漾、锦鲤成群的大潭。大家登上竹筏,一个撑筏人即撑筏缓缓前行,鱼群一点也不怕人而随竹筏游动,大家有说有笑,观景戏鲤,摆姿拍照,无比欢快!沿途经过两个湖心岛,岛上林木密布,不失有鸟飞起,不时有水鸭窜入潭水……
       抵岸后,大家往景区深处往上走去,沿途大小瀑布,小桥流水,奇石异景,美不胜收,真是一步一小景,三步一大景!
       登上山顶,即置身于大片红枫林中,一条长长的铁索红运吊桥穿过枫林横跨在两山之巅。
       由于我有点恐高,就不走那个吊桥,也不去坐那个滑索,一人沿着另外一条山道下山。一路走下来,又是另外一番异景,拍照片若干。
       濛濛细雨渐渐大了起来,我走到风雨桥坐下。刚坐下准备等他们到来,游伴却来电话催我上车,原来他们下山比我快多了。
       旅游车载我们来到一处农庄,吃午饭,随后,我们即向象山景区进发。象鼻山是桂林山水的代表,是桂林城的象征与城徽,在国内外盛名远扬,是游人到桂林的必游打卡之地。
       象山景区,国家5A景区。象山,象鼻山的简称,位于漓江与桃花江(旧称阳江)汇流处,因其山形酷似一只站在漓江边伸长鼻子饱饮江水的大象而得名,而且在半山处正好有一个对穿的岩洞,叫“象眼岩”。象山山势呈东北走向,长约180米,宽约100米,相对高度50米,海拔约200米。象山占地面积14.33公顷,水域面积9.42公顷,绿化覆盖率达92%以上,景区紧邻市中心最核心商业区,东邻漓江、七星景区,南邻穿山、塔山,西邻漓江大瀑布饭店、杉湖,北邻伏波山、叠彩山,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据史考,早在唐代,象鼻山已是游览胜地,拥有千多年的开发游览历史。象鼻山因在漓江之滨,原名“漓山”。唐代诗人、桂管观察使元晦,以“漓山”之名与陕西临潼的“骊山”同音,为避其误会,又取风景宜人之意,更名“宜山”,后又更名“仪山”。唐·莫休符著《桂林风土记·漓山》曰:“一名沉水山,以其在水中,遂名之。”明朝孔镛曾在广东、山西、贵州等地任职,他作一首著名的《象鼻山》诗,曰:
       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饶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

       象鼻山的来源,在当地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
       相传,象鼻山是天上的神象变化而成。它原是为天帝驮宝瓶的神象,给天帝当坐骑。有一年,神象随天帝外出征战,战况异常激烈,很多天兵天将都受了伤,神象也为了保护天帝而负伤累累。到最后,天帝还是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伤痕累累的神象在战斗中与天帝失散了,由于过度疲劳,病倒在了桂林。大象生命垂危的时候,一对名叫向公、向婆的桂林老人搭救了它。向公、向婆及附近善良的村民,从漓江里的鲤鱼精那求来了它的胡须,制成充满精气的米粉,伴以清澈的漓江水来喂养宝象。在大家的精心照料下,宝象慢慢恢复了健康。当时的桂林漓江,水中妖精经常兴风作浪,时有洪水暴发,弄得村民们的房子、农田被淹,苦不堪言。为了报答老人的救命之恩,神象多次下漓江,最终降服了一众水妖,平定了河面,又帮助农民们耕田劳作,疏通水道。在宝象的帮助下,桂林的老百姓都过上了幸福安定、丰衣足食的好日子。日久生情,神象很喜欢跟桂林百姓在一起的日子,而决定不再返回天庭。
       天帝感恩于神象的保护,一直在派遣各路神仙四处寻找神象的踪迹。一支天兵天将来到桂林,发现了正在为农民们耕田劳作的神象,欣喜的同时也感到非常的惊讶。一个天将首领问:“神象,你常侍天帝左右,又保护天帝劳苦功高,为何还要在此帮当地百姓耕田治水,而不返回天庭接受封赏,过些轻松的日子呢?”神象回答:“我虽然是天庭的神象,但是同样也受恩于桂林的老百姓,是他们救了我,为我求来了恢复精气的食物,为我疗伤,让我得以康复。他们需要我,有我的守护,水妖们才不敢作乱,他们才能生活得更好。我对天帝已鞠躬尽瘁,现在天庭的战斗已经胜利结束了,天帝也已不再需要我来守护他了。你们回去吧。就说我神象此生决定待在桂林守护桂林的山水,跟百姓们在一起。”天兵天将见神象留意已决,也就都回去天庭向天帝报告去了。天帝听说神象要留在桂林,感叹不舍之余,也感恩于神象对他的保护之功,于是命普贤菩萨去往桂林,将天帝手中其中一个最厉害的法器九转镇妖塔赐予了神象,可镇一切邪魔妖道。自此以后,神象也再也没有离开桂林,一直跟向公、向婆及桂林百姓生活在一起,为他们耕田治水,快活的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神象寿终后,化成了一座雄伟的象鼻山。远远望去,象鼻、象身处处分明。山上那座瓶形小塔,据说就是天帝赐予的九转镇妖塔。其实,这座古塔是明代建造的喇嘛型实心砖塔,因塔身正北面嵌有一幅青石线刻的南无普贤菩萨像,所以叫“普贤塔”,也叫“宝瓶塔”,有镇水及保平安的寓意。
       鉴真大师与象鼻山的厚重渊源,非常值得浓墨重彩的一提。
       鉴真大师与玄奘法师号称“唐代二高僧”,在中华文化史上影响巨大。玄奘之西天取经,进一步引进外来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兼容并蓄的广阔胸怀;鉴真之东渡弘法,对外弘传华夏文明,展现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博大精深。
       鉴真大和尚,又称过海大师,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律宗始祖,著名医学家,江苏扬州江阳县人,俗姓淳于。公元688年,唐垂拱四年即,出生于扬州,14岁出家,受戒学禅,18岁受菩萨戒,21岁受具足戒。随后,“巡游二京,究学三藏。后归淮南,教授戒律。江淮之间,独为化主。于是兴建佛事,济化群生。其事繁多,不可具载。”26岁左右,回到扬州,开始弘法生涯。他天赋高迈,勇猛精进,“准南江左净持戒者,唯大和尚独秀无伦,道俗归心,仰为受戒之大师。”成为了当时中国佛教律宗的领袖人物,声望崇高。在其主持下,建塔立寺80余所,造佛像无数,制袈裟3000领,撰佛教一切经3部各11000卷,宣讲律学数百会;还创立悲田院,举行无遮大会,救济贫民等等;还亲自煎药、施济贫病。其门人、弟子名僧辈出。
       公元742年,即天宝元年,当时日本国内无一僧人具备受戒资格,55岁的鉴真毅然接受日本留学于我国之僧人荣睿、普照的邀请,开始东渡,拟去日本传道弘法,担任授戒大师。但,鉴真前五次东渡皆因国人不舍,又遭海贼、暴风等而未能成功。
       公元748年,即天宝七年,六月,61岁的鉴真组织第五次东渡。乘船自舟山群岛驶船过海遇飓风,漂流14天到达南海,在海南岛崖县泊岸。渡琼州海峡,回到了大陆。稍作休整后,即择路北返。鉴真率弟子自雷州半岛出发,由东向西,从内河乘舟向桂林进发。
       此段历史,查到真人元开撰《唐大和上(尚)东征传》有三段记载,现录如下:
       三日三夜,便达雷州。罗州、辨州、象州、白州、傭(容)州、藤州、梧州、桂州等官人、僧道、父老,迎送礼拜,供养承事,其事无量,不可言记。
       始安(今桂林)都督上党公凴古璞等步出城外,五体投地,接足而礼,引入开元寺。初开佛殿,香气满城。城中僧徒擎幡、烧香、喝梵,云集寺中。州县官人百姓填满街衢,礼拜赞叹,日夜不绝。凴都督来,自手行食,供养众僧,请大和上(尚)受菩萨戒。其所都督七十四州官人,选举试学人,并集此州,随都督受菩萨戒人,其数无量。大和上(尚)留住一年。
       时南海郡大都督五府经略采访大使、摄御史中丞、广州太守卢焕牒下诸州,迎大和上(尚)向广府。时凴都督来亲送大和上(尚),自扶上船口云:“古璞与大和上(尚),终至弥勒天宫相见。”而悲泣别去。下桂江,七日至梧州。
       据上文所载,分析鉴真师徒此次所行路线,是从海南岛渡过琼州海峡之后的一条北归之路,即从雷州到罗州(今广东高州以东),到白州(今广西博白附近),到容州(今广西容县),到梧州,到藤州(今广西藤县),到象州,溯江而上,入洛清江转道相思埭运河,于天宝九年(公元750年)来到了岭南重镇始安郡桂州,即今桂林。
       在广西期间,不论是在白州、容州,还是在藤州、象州,德高行深的鉴真大和尚受到了沿途各级官员、僧道及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他也热心地为当地群众传经讲义,诊治病患,可谓是声誉载道。
       鉴真大和尚在藤州通善寺弘法时,其高深的德行及坚毅不屈的精神,使当时驻锡于通善寺的智首等僧尼深为感动。智首等三位尼姑毅然决定跟随鉴真大师东渡,并最后取得了成功,并在日本广弘律宗载誉古今。此段历史,京口夹山沙门震华编述之《续比丘尼传·唐藤州通善寺尼智首传》有一段记载,现录如下:
       智首,不知何许人。出家学法,通晓毗尼,住藤州通善寺。摄化道俗,多所启悟。时有日本僧普照、荣睿,入唐求法,恳请扬州大明寺鉴真律师东渡传律。律师愍其为法心诚,率弟子多人,六次开缆,皆遇难缘折回。最后七次,于天宝十二载,又结四十一人,横渡沧溟。智首与同辈三人,亦随法舆而往,冀以大法化彼女众。虽其余道迹湮没不彰,然以爱道孱弱之躯,而能犯万里鲸波,投身异域,建立法幢,其志节己足多矣!
       鉴真大和尚一行人到了始安郡(今桂林),都督上党公冯古璞等步出城外,五体投地,接足而礼,引入开元寺。初开佛殿,香气满城,城中僧徒擎幡,烧香、唱梵,云集寺中,州县官人、百姓填满街冲,礼拜之赞叹,日夜不绝。冯都督亲自前来,自手行食,供养众僧,请鉴真授菩萨戒。其所属都督74州官人,选举试学人并集此州、随都督受菩萨戒人,其数无量。
       桂林的佛教在唐代较为盛行,鉴真住在开元寺期间,主持佛事,弘扬佛典,使桂林佛教文化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桂林开元寺始建于隋代,初名缘化寺,唐初称善兴寺,公元738年,即开元二十六年,改名开元寺。唐莫休符著《桂林风土记》曰:“隋曰缘化寺,后因纱灯延火烧毁重建。元宗朝改名开元寺。有前使褚公亲笔写《金刚经》碑,在舍利塔前。”开元舍利塔原建于公元657年,即唐显庆二年,《善兴寺舍利函记》曰:“维大唐显庆二年岁次丁巳十一月乙酉朔十三日丁酉,于桂州城南善兴寺,开发建立此妙塔七级,耸高十丈。至显庆四年岁次己未四月丁未朔八日甲寅,葬佛舍利二十粒,东去大江三十余步。舍利镇寺,普共法界,一切含识永充供养,故立铭记。”我们今天看到的舍利塔,为公元1385年,即明洪武十八年,重建的喇嘛式砖塔,塔旁有鉴真石刻像,地点在民主路文昌桥头,与象鼻山东西相对,非常近。
       鉴真在桂林留住了约一年的时间,因镇守广州的卢焕派人来接,所以便离开桂林顺漓江东下梧州,往广州去。鉴真离开桂林时,都督冯古璞亲自扶他上船,悲泣相送,依依惜别,用情至深。
       鉴真大和尚转道广州后,稍作短暂停留,即北返扬州。公元751年,即天宝十年,春,鉴真回到扬州,又着手筹备第六次东渡。公元753年,即天宝十二年,第六次东渡日本终获成功。
       鉴真大和尚在日本的十年间,辛勤不懈地从事传授戒律、教授佛学和传播文化的工作。他对日本佛教在戒律上的贡献使他成为日本律宗的始祖,对天台教义的讲授使他成为日本天台宗的先驱。在医药方面也贡献巨大,使他被奉为日本医药道。他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从而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普遍尊敬。
       公元763年,即唐宝应二年,即日本天平宝字七年,五月初六,鉴真大师于日本唐招提寺住处结跏趺坐,面朝西而逝。消息传回大师的故里扬州,当地僧众全体服丧三日,并在龙兴寺行大法会,悼念鉴真大师。
       可以说,在中日两国佛教和文化交流史上,鉴真大师是个非常令人崇敬的人物。日本当代著名作家井上靖,以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事迹为题材,写出名著《天平之甍》,并拍成电影。1980年秋天,日本摄制组曾到桂林拍摄外景,将一千二百多年前鉴真桂林之行,搬上了银幕,让人们重温这段难忘的中日友好历史。
       象山景区有几个非常出名的景点:
       我们是从3号门进入的,首先就来到了爱情岛。
       花团锦簇、四季飘香的爱情岛位于景区北侧,占地面积15000㎡,濒临漓江,是观看象鼻山的一个观景点。1983年,桂林市政府为了保护漓江,为河道清淤时用泥沙堆积形成小岛,岛上环境优美、植被茂盛,是谈恋爱的最佳之处,故称之为爱情岛。站在爱情岛上远眺,象山远处,可以看到穿山和塔山。穿山的半山腰有一个溜圆的石洞,就像是悬挂在半空中的月亮,称为月岩,穿山的月岩与象山的水月洞并称为漓江双月,一个是半空中的月亮,一个是水面上的月亮。整座穿山像一支倒置的花瓶,所谓平安是福。与穿山相对的塔山,整个塔山山形特别像一只乌龟托着一座宝塔过江,此塔为明代万寿佛塔供奉南无无量寿佛,意喻福寿延年。
       水月洞
       水月洞位于象鼻山的后山,长17米,高约12米,宽达10米,南北对穿,是一个必须的打卡照相点。
       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有一个卷篷式的半圆大洞,每当月明之夜,与江中的倒影,正好合成一个大圆形,如一轮明月静浮水上,故称“水月洞”。 水月洞的形成是大自然造就的,大约二亿年前,象鼻山露出地表,山体前段裂隙较多,在地下河水长期的冲刷侵蚀下,逐渐形成这个大溶洞。桂林虽然处处有山,山山有洞,但像水月洞这样有水穿行,可乘舟而过的石洞却不多。洞内面积虽不大,却汇集了历代著名诗人的佳作,现存摩崖石刻64件,其中宋23件、元代1件、明代12件、清代14件、民国2件、无年代及姓氏署款12件。有题诗、填词、题榜、铭文、传记、营缮纪事、跋刻名人作品等,是广西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洞内最早的石刻是唐代文学家元结的“水月洞”题字,为篆书。
       唐代著名诗人韩愈,虽未到过桂林,却有咏桂林的诗刻在这里,可见在唐代 ,桂林山水也已名闻遐迩,令人向往。韩愈为送好友严谟出任桂管观察使,特作《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其中“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这两句,巧妙地将碧澄蜿蜒的漓江誉为仙女飘飘的裙罗带,将桂林的山比作女子头上的碧玉簪,精准地抓住了桂林山水形状之特征,现已成为描写桂林山水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佳句。
       最有趣的,当数宋代张孝祥和范成大的题记与题诗,分题于水月洞东西石壁。
       一幅刻在水月洞的东石壁上,是一篇无题额的记,后人常用《朝阳亭记》称之,全文:
       丙戍上已,余与张仲钦、朱元顺来游水月洞。仲钦酷爱山水之胜,至晚不能去。僧了元识公意,即其上为亭。面山俯江,据登揽之会。
五月晦,余复偕两贤与郭道深来。水潦方张,朝日在牖,下凌倒景,凉风四集。仲钦欣然举酒,属余曰:兹亭由我而发,盍以名之?余与仲钦顷同官建康,盖尝名其亭曰朝阳,而为之诗非独以承晨曦之光,惟仲钦之学业,足以凤鸣于天朝也。今亭适东鄕,敢献亭之名,亦以朝阳,而岩曰朝阳之岩,洞曰朝阳之洞。元顺、道深,合辞称善。即书崖石,记其所以。张孝祥记。
       另一幅刻在水月洞的西石壁上,题额为《复水月洞铭并序》:
       复水月洞铭  并序
       水月洞剜山之麓,梁空踞江,春水时至,湍流贯之。石门正圆,如满月涌,光景穿暎,望之皎然,名宾其实旧矣。近岁或以一时燕私,更其号为朝阳,邦人弗从。且隐山东洞既曰朝阳矣,不应相重,乾道九年秋九月初吉,吴人范成大、莆田人林光朝,考古揆宜,俾复其旧。成大又为之铭,百世之后,尚无改也。铭曰:有嵌孱颜,中淙涨湍,水清石寒。圆魄在上,终古弗爽,如月斯望。漓山之英,漓江之灵,复其嘉名。范子作颂,勒于巃嵷,水月之洞。
       《朝阳亭记》的作者是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生于公元1132年,卒于公元1169年,今安徽和县人。公元1154年,即南宋高宗绍兴十四年,张孝祥文笔过人,尤工诗书法,考取进士第一名。公元1165年,即南宋乾道元年,张孝祥以集贤殿修撰职升任静江知府兼任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在桂林前后11多个月,《宋史》记载他在桂林“治有声绩”。张孝祥在桂林共留有题诗、题记、题名、题名石刻共十一幅,分别留于七星岩、南溪山、象鼻山、屏风山、青秀山等处。中国历史上的南宋时代,面临的是北方少数民族南下的侵扰,当时的政治家中又分成对金人主和与主战两派。张孝祥在南宋政治家中属主战派,因此,他在桂林的诗刻多与关心人民疾苦和渴望祖国统一相联,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
       《朝阳亭记》记叙的是一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据史料考证,公元116633日,张孝祥和提点刑狱公事张维(字仲钦)以及朱元顺来游水月洞,张维酷爱水月洞的风光,至夜舍不得离去,居象鼻山的僧人了元知张维心意,特在水月洞上为张维修筑了一座亭子供他赏景(亭子现已不存),张维与张孝祥不久前同在建康(即今南京)做官,相交很深。张维请张孝祥为新落成的亭子命名,张孝祥想起在南京时曾将张维的一座亭子命名为朝阳亭并题了诗,因此将桂林此亭也命做朝阳亭,将象鼻山岩称做朝阳岩,将水月洞府改作朝阳洞,此举得同游者称好,因此作石刻记之。
       水月洞紧靠《朝阳亭记》石刻之侧有张孝祥的题诗石刻,题诗三首,录入如下:
       谨赋仲钦朝阳亭,亭在建康。
       便合朝阳作凤鸣,江亭聊此驻倩程。南瞻御路临双阙,东望仙家接五城。日上白门兵气静,春归淮浦暗潮平。遥怜莫府文书省,时下沧浪自濯缨。
       明年,余为桂州,仲钦以常参官,十六人荐为广西提点刑狱公事。又明年,余罢去,仲钦直秘阁,寇代余。盖仲钦尝游朝阳岩而乐之。于余之行也,仲钦置酒岩上,诸侯宾客咸集,顾不可以无语,乃赝建康之诗,以记余与仲钦事契如此,为岭表异日之雄观云:
       空岩相望一牛鸣,不要邮篝报水程。天接海光通外徼,地连冈势挟重城。丝纶叠至龙恩重,绣斧前驱蜑雾平。凤阁鸾台有虚位,请君从此振朝缨。
       饥肠得酒作雷鸣,痛饮狂歌不自程。坐上波澜生健笔,归来钟鼓动严城。不应此地淹鸿业,盍与吾君致太平。伏枥壮心犹未已,须君为我请长缨。
       据考证史料,第三首诗是公元1166年,张孝祥即将离开桂林,提点刑狱公事张维在水月洞的朝阳亭为他送行,张感慨而作。诗中,张孝祥用激愤的心情表现出他不愿淹留在远离沦陷区的桂林,故要张维为他请长缨,以珍惜已到伏枥之年(其实张孝祥此时才34岁)的时光,奔赴前线,杀敌报国。这首诗字的里行间,充满了爱国主义热情,游人今天仍可从这种为国效命的爱国情怀中得到启迪。此石刻亦成为桂林众多石刻中罕见的珍品。
       不少文章(包含官方报道)记叙张孝祥在桂林为两年,但经笔者考证史料,为11个月。公元1165年,即乾道元年,张孝祥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到达桂林的时间,张本人有诗为证,《罢归呈同官》曰:“去年秋七月,我犯瘴烟来。赋少畬田熟,徭归驿路开。上恩均雨露,孤迹返蒿莱。想像山中趣,参差屐齿苔。”也有张本人撰文为证,《仰山庙记》曰:“乾道元年,张某来守桂林……其七月,某至郡。”公元1166年,即乾道二年,四月十八日,张孝祥被弹劾罢职,六月,张孝祥离开桂林。离别时,邕帅蒋允济和桂林百姓送张孝祥至兴安,大家在兴安乳洞告别。另外,张孝祥在公元1168年,即乾道四年,所写的《邕帅蒋公墓志铭》也记录了当年离别桂林的时间:“其明年,余免归江东,君(指蒋允济)与邦人送余于兴安,置酒击鲜乳洞下。时方六月,洞中极寒,水如冰雪,余与君褰裳脱履,篝火入之。”因此,张孝祥在桂林任职前后不足一年,也就是11个月时间,但因为张在桂林跨度为公元1165年和1166年,故有治学不严谨者误以为两年。
       公元1173年,即南宋乾道九年,范成大来桂林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做官。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是与张孝祥同榜进士。范成大在桂林为官二年,遍游了桂林山水,留下石刻十件,其中七星岩四件,屏风山三件,龙隐岩、还珠洞、中隐山和水月洞各一件,水月洞这件即《复水月洞铭并序》。
       范成大到任桂林后不久,与福建莆田人林光朝共游水月洞,当他了解到水月洞原即称水月洞,只是近年被张孝祥与张维更名为朝阳洞后,就写这一篇《复水月洞铭并序》刻于水月洞的西壁上。
       范成大在《复水月洞铭并序》的序中,先用文学家的优美笔触介绍了水月洞:水月洞洞梁高悬,洞内空阔,踞于流水之滨,春水适时而止,急流穿过洞中,洞中正园,宛如十五的月亮从水中冉冉升起,光映穿照,望过去非常洁白明亮。因此本地人称其为水月洞,名其实归也,意即名副其实。接着,范成大就张孝祥和张维以一时燕私,更其号朝阳提出了不同见解。他认为这是不妥的,理由有三点:一是邦人不从,违背了当地群众常年形成的习惯,不足使人信;二是隐山已有一个朝阳洞,故不应相重,使其各有特色。三即上述水月洞名副其实,朝阳洞之名不足以描绘这里形象的风景。因此,范成大又将洞名改回水月洞,并写了这篇《复水月洞铭并序》勒石于水月洞,希望百世之后,尚无改也
       范成大是南宋著名的田园诗人和爱国主义者,一生著述很多,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公元1175年,即淳熙二年,范成大受任为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赴任途中著《桂海虞衡志》,这是一部反映当时广西、广东西南部等地山林川泽的专集,是研究岭南特别是广西历史的一部杰作。《桂海虞衡志》开篇曰:“余尝评桂山之奇,宜为天下第一”,高度表达了这位大文学家对桂林山水的赞誉,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主要来源之一。
       洞中最著名的题诗,当是宋代蓟北处士的《和水月洞韵》,至今仍广为流传,诗曰:“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这首诗将水月洞最美的景致描绘得淋漓尽致,在明月当空的晚上,人们看到天上月,洞中月,水中月,相互辉映,让人有一种人行月里水如天的感受,这就是著名的象山水月。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特别向往桂林山水,但却没有机会来,刻在水月洞内陆游的书札,是他写给在桂友人杜思恭的,行文为龙飞凤舞、飘逸而又雄劲的行草书,共四幅,各高一尺,宽二尺五寸至三尺,堪称桂林石刻中的精品。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工诗、文,长于史学,与尤袤、范成大、杨万里同为南宋颇负盛名的诗家,并称“中兴四大诗人”。 杜思恭,字敬叔,当时为昭州(今广西平乐)太守,与陆游是同乡好友。杜思恭到广西为官后,仍与陆游保持密切的书信往来。杜思恭去信向陆游索诗,公元1197年,即南宋庆元三年,正月二十四日,陆游便给他寄来了《自警》、《读李泌事偶书》、《闲趣》、《白首》、《太古》、《舟中戏书》、《春近》等七首诗及信札一封,七首诗录入如下:
              《自警》

       乳烹佛粥遽如许,菜簇春盘行及时。草木欣欣渠得意,乾坤浩浩我何私。
       怀材所忌多轻用,学道当从不自欺。旦暮置规君勿怪,修身三省自先师。
       《读李泌事偶书》
       莘渭当时已误来,商山芝老更堪哀。人生若要常无事,两颗梨须手自煨。
       《闲趣》
       坚闭门来又过冬,一裘且复拥龙锺。不辞陋巷如浆冷,自爱新醅似粥醲。
       迎妇桥边灯煜煜,赛神林外鼓冬冬。岂惟自得闲中趣,要遣儿孙世作农。
       《白首》
       白首元无一事成,朝来大笑绝冠缨。花飞早已知春减,漏尽宁容更夜行?
       萧散且为无算饮,猖狂未免不平鸣。玉关青海今安在?麦野桑村送此生。
       《太古》
       太古安知虙与尧,茹毛饮血自消摇。不须追咎为书契,初结绳时俗已浇。
       《舟中戏书》
       平生万事付之天,百折犹能气浩然。试问软尘金络马,何如柔橹月侵船?
       英雄到底是痴绝,富贵但能妨醉眠。三百里湖随意住,人间真有地行仙。
       《春近》
       开禧忽见第三春,身寄枫林野水滨。吾道幸逢天道在,物华又与岁华新。
       效原处处堪行乐,道路人人可问津。剩办青鞋并布袜,若耶已报绿生鳞。
       当时杜思恭想,自己一生风尘仆仆,行踪不定,万一哪一天把陆游的墨宝遗失,那就不好办了。于是在当年(公元1197年)四月,杜思恭命工匠把陆游的诗札刻于水月洞崖壁上,与世人共之,并在跋记中赞它“语精而墨妙。”当时,由于金人的入侵,南宋王朝重文轻武而屈辱苟安,上下腐败,正直的陆游郁郁不得志,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政治抱负难得实施,只好隐居家乡,把满腔热情倾注在诗歌创作之中。刻在象山水月洞内《白首》“玉关青海今安在?麦野桑村送此生”和《舟中戏书》“平生万事付之天,百折犹能气浩然。”诗句明白晓畅,雄浑奔放,让人读罢不得不为之动容,使人精神振奋,激励斗志。当时陆游已是七十三岁的古稀老人,穷居家乡,体弱多病,其在《闲趣》“惟自得闲中趣,要遣儿孙世作农”句,洋溢着拳拳爱国之心,强烈的爱国热情溢于言表。“象山水月”为桂林著名的风景点,杜思恭之所以把陆游的诗札刻于此,是想从某个角度喻示陆游的诗是可与桂林山水同美之瑰宝,而且陆游的墨宝在桂林山水间必将千古流芳。
       提及桂林诗词石刻,不得不提张淦。
       张釜,字君量,号随斋,丹阳(今江苏丹阳)人,参知政事张纲(字彦正,10831166)之孙,蒙荫入仕,主管江东安抚司机宜文字,通判饶州。公元1193年,即绍熙四年,任广西转运使。在桂林期间,修建驿站,改革盐法,修复兴安灵渠。目前发现的张釜隶书石刻现存有三处,一位于广东南海九曜石,名为《药洲九曜石题记》,题于公元1195年,即庆元元年;二位于江苏淮安,名为《盱眙第一山题记》,题于公元1196年,即庆元二年;三位于桂林象鼻山水月洞,名为《游山水月洞题名》,书刻于公元1194年,即绍熙五年。
       《游山水月洞题名》整幅石刻高210厘米,宽155厘米,字径为12厘米,通篇单字的大小统一,共111个字,由8列组成,除最后一列是13个字外,其余每列均为14个字,全文录入如下:
       丹阳张釜,以邵熙甲寅正月四日集賓僚廬陵胡槻、相臺王思咏、吴門范藻、臨川董居誼、新安汪楚材、郡人滑懋于报恩寺之翛然亭。食已,泛舟龍隱,遂過訾家洲,訪水月洞,登慈氏閣,從容竟日而歸。桂林山水之勝,冠絶西南,易節此來,雖去鄉益遠,而公餘登覽,心開目明,歸思為之頓釋云。
       这则题名记录张釜、胡槻、汪楚材、董居谊、范藻、王思咏等人,在公元1194年,即绍熙五年,正月初四,初集于报恩寺翛然亭,饭后乘舟至龙隐岩,游经訾家洲,再访水月洞,后登慈氏阁,“从容竟日而归”。虽然,此行离家遥远,但游于山水间,倍觉心开目明,“归思为之顿释”。该石刻详记了张釜等人一日游览的经由,为我们展现了一条宋代桂林山水的旅游路线图。
       张釜在桂林龙隐岩,先后刻有赞美訾家洲、曾公洞、水月洞、千山观、栖霞洞、龙隐洞、慈氏阁等处风光的“七咏史”,全文录入如下:
       《游山七绝·訾家洲》
       訾洲风物柳州文,开□□□□梦魂。老去一尊酬望眼,淡烟衰草莽连村。
       《游山七绝·曾公洞》
       欲访真仙小有天,路穷崖绝俯灵泉。相君聊试济川手,翳凤骖鸾尽有缘。
       《游山七绝·水月洞其一》
       水际空明月正圆,人行月里水如天。道旁听得人争指,半是当年折桂仙。
       《游山七绝·水月洞其二》
       千年佛阁与云齐,足力穷时目力移。堪笑痴儿誇壮丽,那知芥子纳须弥。
       《游山七绝·千山观》
       小立东风紫翠颠,画屏展尽一山川。非关眼界因高别,自是人心逐物迁。
       《游山七绝·栖霞洞》
       云封雾锁半天寒,短杖攀缘扣玉关。见说碧虚风景别,傥容投老寄尘颜。
       《游山七绝·龙隐洞》
       何年此事蛰飞龙,石壁蜿蜒尚有踪。为报龙公莫贪睡,郡人於尔卜丰凶。
       《游山七绝·慈氏阁》
       千年佛阁与云齐,足力穷时目力移。堪笑痴儿夸壮丽,那知芥子纳须弥。
       公元1165年,即乾道元年,张维出任广南西路提点刑狱,次年,张孝祥被朝廷罢职,张维知静江府。水月洞有张维《留守舍人张公安国闻维筑亭为题其榜曰朝阳既去而亭成复为赋诗次韵》石刻,全文录入如下:
       日边清切以文鸣,立对朝阳欲问程。笔落生春变寒谷,诗来将喜破愁城。
       檐前水到乘槎便,天际山横与槛平。准拟公归道过此,小留觞咏集簪缨。
       水月洞还有宋宁宗年间宜州教授兼摄知州张自明诗三首石刻,全文录入如下:
       《水月洞》
       癸水江头石似浮,银河影里月如钩。无人弄杵看蟾兔,有客乘槎访斗牛。
       自古鹊桥传七日,何年桂子落三秋。金轮待欲长无缺,玉斧仍须妙手修。
       《游朝阳洞次孙机宜韵·其一》
        绿野年来喜有秋,行春到处小淹留。朝阳亭上初披雾,水月岩中更枕流。
       竹径不容周俗驾,桃蹊还泊晋渔舟。遨头自愧非元老,滥总师干乏壮猷。
       《游朝阳洞次孙机宜韵·其二》
       乘轺初至忆前秋,岂意持麾尚此留。立屋得僧成宴喜,游山如谢欠风流。
       劝酬同把菊花盏,来往自操莲叶舟。向晚洞门烟渐锁,祗应归兴更宜犹。
       水月洞还有宋理宗年间广南西路转运使曾宏正词一首石刻,全文录入如下:
       《水调歌头》
       风月无尽藏,泉石有膏肓。古今桂岭奇胜,骚客费平章。
       不假鬼谋神运,自是地藏天作,圆魂钟相望。举首吸空翠,赤脚踏沧浪。
       惊龙卧,攀栖鹘,翳鸾凰。秋爽一天凉露,桂子更飘香。
       坐我水精宫阙,呼彼神仙伴侣,大杓挹琼浆。主醉客起舞,今夕是何乡。
       水月洞石刻还有《广西经略显谟赵公德政碑》,该碑为湖南潭州善化(今长沙)主簿张茂良于公元1231年(南宋绍定四年)所刻,是研究赵崇模这位重要历史人物的珍贵资料。还有清乾隆年间陈畴的《水月洞题记》、清嘉庆年间兵部侍郎卓樗《赵繇夫等二十一人水月洞题名》,等等,皆为较好的书法作品。
       象鼻山的外岩崖上还刻有清代广西布政使黄国材的“放生池”大型榜书,其特别擅长大榜书,桂林独秀峰的“南天一柱”摩崖石刻也是他的作品。外岩崖上还有泰国华侨丁耀江老先生1984年题刻的“象山水月”四个大字。
       桂林2000多件石刻中最大的一幅《皇清中兴圣德颂》碑也在象鼻山崖,篆体字,高257厘米,宽752厘米,为广西巡抚倪文蔚题于公元1882年,即光绪八年,其站在清政府的立场大肆抨击太平天国。
        公元1637年,即明崇祯十年,地理学家徐霞客,曾3次造访象山,为的就是能得到象鼻山石刻的精美拓片。
       三花酒窖
       桂林市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山有洞,洞洞有宝。象鼻山山腹是一个大溶洞,整座山的三分之二是空心的,面积约3000平米,冬暖夏凉,常年温度保持在1819摄氏度。据史料记载,唐末宋初,象鼻山溶洞就开始就作为官窖用以贮藏三花酒。三花酒,无色透明,味香而辣,它秉承上千年中华民族智慧结晶,汲漓江之精、漓水之魂,成为中国米香型代表酒,被誉为“中国米酒之”王。窖藏桂林三花酒,在北宋时期就被定为朝廷贡品,是桂林三宝之首。明嘉靖年间,桂林府通判张鸣凤称象山酒窑为“醉乡”,后张改任应天府通判,后谪官四川保宁府(今四川阆中),辞官后回到家乡桂林,在象山脚下结庐而居。张鸣凤经一年深入调查,广搜博采,写成《桂胜》18卷、《桂故》8卷。前书“以志形胜”,后书“以征故实”,是一部桂林古代记述风景名胜与历史人物的名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桂胜》曰:“于地志之中,最为典雅”,评《桂故》曰:“其辞简而不支,博而有据”。
       古代,把三花酒称作“三蒸酒”、“三熬酒”,那是由于古代没有酒度计。随着时间的推移,酿酒师们便总结出了“观花论酒”的经验。当酒的度数在5560时,由于液体表面张力,酒面晃动便泛起数层酒花,经久不散。这时酿酒师们会说“起花了,起花了!”方开始接酒,“三花酒”便由此而来。三花酒有粗花、中花、细花、堆花和不满花、跑马花之分,以细花和堆花质量最佳,其具有“酒质晶莹、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爽冽,回味怡畅”的特点。
       “西南保障”榜书
       在象鼻山下山半山石刻下,有一幅巨型榜书“西南保障”,为国民革命军十五军参谋长何宣于1935年冬天题刻。何宣,字啸夫,号桂生,18916月生于湖南益阳桃江县大栗港镇小石洞村的一个木匠家庭。5岁丧父,靠母亲卢氏抚养成人。家贫勤学,善诗词,精书法,书承何绍基帖体,颇具才名。1911年投军,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3期步科,与白崇禧、张治中、夏威、黄绍竤、叶琪等国民党著名将领同窗。
       193578,时任第4集团军总参谋长的叶琪坠马身亡。何宣前往广西悼念期间,李宗仁、白崇禧邀请他留在广西,任第15军中将参谋长、代军长等职。19362月,国民政府正式授予其陆军中将军衔和国民革命军誓师10周年纪念勋章。
       何宣广西后,出任第15军参谋长、代军长,负责桂林及周边县的防务。期间,每逢周三、周六,他都要召集手下军官,结合时事或战例讲述《孙子兵法》,礼堂总是座无虚席,连走道都站满了人。
       为了有效防御日寇,他在象鼻山修建了坚固的碉堡和运输暗道;为了稳定民心,鼓舞斗志,他在城乡组织了分工明确、纪律严明的梭镖大刀民兵队伍,又在象鼻山山门上,亲自书写并请石工凿刻了一方一丈二尺多宽的“西南保障”四个大字,以表达抵御日寇的气概与决心。此碑刻被人们保存至今,成为桂林人们团结中华各族人民奋勇抗击日寇的不可磨灭的明证。
        普贤塔
       在象鼻山顶,有一座普贤塔,为桂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塔是一座喇嘛式实心砖塔或空心砖塔,远看像插在象背上的剑柄,又像一个古雅的宝瓶,故称“剑柄塔”或“宝瓶塔”。文管会碑记和各类文献均记载建于明代,据笔者仔细近看,认为建于1866年至1923年之间,即清末民初时期,其依据是建塔用砖及建塔礼制。在全国专门供奉普贤菩萨的古佛塔只有两处,即四川的峨眉山外与桂林的象鼻山。象鼻山普贤塔塔高13.6米,塔基为双层八角须弥座。在第二层基座正北面,嵌有青石浅刻的南无普贤菩萨像,像的上端有“南无普贤菩萨”六字。普贤菩萨是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普是普遍之意,贤是妙善之意,普贤菩萨以贤德著称,是释迦牟尼佛的右胁侍,专司理德、行德。《悲华经》记载,当阿弥陀佛为转轮王时,第八王子名为泯图,在宝藏佛前发愿:要在不净世界修菩萨行,“教化无量菩萨,令心清净,皆趣大乘,悉使充满我之世界”。宝藏佛由此为泯图授记,改号为普贤。普贤菩萨劝人广修十大行愿,引导众生成就如来功德。普贤菩萨塑像和画像,多是骑六牙白象,这就是象征愿行广大,功德圆满。
       普贤塔由于位于象山之颠,与桂林山水的传说相吻合,更印证了普贤菩萨乘大象之说。大象驮宝瓶,在亚洲各国传说中,寄托着和平、美好和幸福的愿望。此塔造型与周围山水相映成趣,颇为和谐壮观。
       云峰寺
       云峰寺位于象鼻山西南麓,是一座双层顶马头墙,绿瓦红梁的南方古刹。
       相传,唐代曾在此建温灵庙。公元1214年,即宋嘉定七年,广西提点刑狱方信孺在此建一书斋,取名“云崖轩”。明万历年间,桂林县令邰以仁在云崖轩旧址建“范方祠”,祭祀范成大、方信孺。公元1711年,即清康熙五十年,潘瑚到桂林出任广西抚标右营中军守备,在桂七年后,偶于秋初闻文昌门外之象鼻山者,可以涤烦襟,远尘俗。遂经历其地,见大士之像独坐山巅,并无片椽,予不禁恻然,于是购材鸠工,建楼房暨僧舍数间。光绪末年,因住尼姑,改名为福胤庵。寺内先后有佛、道及盘王诸像,是桂林著名的古刹之一。原建筑于公元1798年(嘉庆三年)、公元1860年(咸丰十年)、公元1891年(光绪十六年),曾重建或修葺过,系砖木结构的三进建筑;抗日战争中,遭日寇破坏,但未全毁。现存寺宇是1978年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参照原建制改建修葺,1979年竣工,为二进五开间、硬山式二层仿古建筑。寺内有中庭,小院,依崖而围的放生池,后寺岩壁上,有唐代送子观音摩崖造像。
       公元1852年,即清咸丰二年,四月,太平天国军围攻桂林,其南路前线指挥部设在云峰寺内,云峰寺成为太平军路经桂林的重要活动场所之一。桂林虽然处处有山,但唯独象鼻山是一座平顶山。洪秀全率兵攻打桂林时正是看中象山的山顶平整,适合放置武器炮弹,便以象鼻山做为主攻阵地,在山顶普贤塔的四周布阵前后攻打桂林长达34天,在塔身四周有许多太平军攻打桂林时留下的炮洞,还留下了许多图文资料和当时使用过的武器炮弹等,为后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依据。太平军攻打桂林未果,乘夜色撤围时,给清军唱了一场调虎离山之计,即在普贤塔四周扎草人、用山羊击鼓作响、引燃长短不齐的火绳依次鸣炮等计谋掩护太平军安全撤离,直到第二天的早上,清军才发现中计上当。
       现在云峰寺二楼是《太平革命在桂林》专题陈列馆,其匾额为国画大师刘海粟所题。展出太平军曾使用过的武器、炮弹、战旗及有关文字、图标等,为了解、研究桂林近代史提供了宝贵资料。该馆还先后举办过《太平天国革命在桂林》、《桂林明清瓷器绘画》、《桂林出土文物》、《辛亥革命在桂林》、《李宗仁在桂林》等展览。
       送子观音像
       在云峰寺后的崖壁上,有一龛桂林唯一有彩色的摩崖造像,为唐代“送子观音像”,佛学名“诃利谛母像”。主像为诃利谛母,身着华服,头戴天冠,双手抱一小孩放膝上,端坐于莲台上,身后有圆形火焰身光及头光。主像两侧,各立女侍一人,头梳发髻,着宽袖长袍宫装。龛外左右两侧站立两小孩,双手拱揖。
       据说,古印度王舍城有位美丽的牧牛姑娘,能歌善舞。一次,在庆祝独觉佛出世而举行盛大集会时,赴会的五百个人明知牧牛女已身怀有孕,却偏偏要强迫她起舞,致使她的胎儿坠地而死。后来,她又被丈夫遗弃。她满怀悲痛,发下毒誓,要在来世投生王舍城,吃尽城中幼儿,遂自杀身亡。后来她果然投生王舍城,为叉药神将婆乞多之女,名叫“诃利谛母”。她与魔鬼半子迦结婚,生了五百个儿子。诃利谛母原是个恶神,是五百鬼子之母,俗称“鬼子母”,不忘誓言,每天定要去吃别人家的小孩,故又叫“暴恶母”。
       此事惊动了释迦牟尼,为解救王舍城的无辜幼儿,决定以慈悲之心,教化鬼子母。释迦牟尼赶去劝她,但她根本听不进去,不愿改恶从善。释迦牟尼见劝化不成,心生一计,趁她外出去吃别人孩儿时,把她五百个儿子中最心爱的一个藏了起来。鬼子母回来后发现少了一个孩子,十分想念,整日痛心嚎泣。释迦牟尼乘机教化她说:“你要将心比心,你有五百个孩子,仅失去一个,就如此悲痛,你每天都去吃别人家的一个孩子,人家做父母的能受得了吗?”鬼子母如梦方醒,幡然悔悟,再也不吃别人家的小孩了。从此,诃利谛母改恶从善,还保护天下所有的小孩都长大成人。后来,诃利谛母皈依佛门,并作了护法神。人们非常敬重诃利谛母能痛改前非,给她营建送子殿作记念。中国民间因其是个多产母亲,以诃利谛母为守护幼儿的慈悲女神,便常将她作为“宋送子娘娘”或“送子观音”来礼拜。
       游完象山景区,才女导游带领我们步行来到非常近的日月双塔文化公园。
       日月双塔文化公园,是中国第一家以“儒释道大融合”为主题的文化公园,是一个集文化、艺术、宗教、建筑、科技、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游览胜地,也是桂林旅游的一个绝美夜景观赏地。主要景点有日月双塔广场和日月双塔。
       日月双塔广场有“药师佛”塑像、宋代“日月光菩萨”碑刻、佛学大师无为独创的一笔书法“寿”字碑、国内汉地第一部“摩尼车”、消灾延寿药师井、关公竹叶碑。
       日月双塔是两江四湖环城水系中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伫立于杉湖之中,与桂海碑林中的宋代雕刻日月神菩萨隔河相对,双塔高耸入云,直指日月,故名日塔、月塔。两座塔均为楼阁式山水佛塔。
       日塔,高41米共九层,通体均为纯铜装饰,耗用铜材350吨,金碧辉煌,并有电梯供游客观光乘坐。铜塔所有构件如塔什、瓦面、翘角、斗拱、雀替、门窗、柱梁、天面、地面完全由铜壁画装饰,整座铜塔创下了三项世界之最:世界上最高的铜塔,世界上最高的铜质建筑物,世界上最高的水中塔。
       月塔,高35米共七层,用琉璃装修,庄重典雅。每层的雕花彩绘门窗,都寓意不同的主题,富含中国传统韵味。
       陆地通往日塔的是一个地下水族通道,通过拱形的玻璃,可以看到头顶上和两侧的锦鲤、锦鲫、花斑鱼、草鱼、乌鱼等,在湖底悠闲自得地生活。日塔地宫,有庄严神圣的文物级释迦牟尼像、十一面观音铜像,还有神态各异的佛教青铜器文物,还有以及斑斓绚丽、充满神秘色彩的文物级“唐卡”。日塔一层,有祈福铜钟,可以撞钟祈福。一、二层设有茶庄,可以品茗赏景。从日塔底部乘坐电梯,可以很轻松地到达日塔的第七层,再移步往上走两层,便可登上最高第九层。第八层、第九层为佛祖舍利展。从塔顶俯瞰,桂林城秀美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南面是专为为群众文化活动设计的杉湖小广场,东面是知音台,北面是四湖游览的登船处日月湾,西面更远处,阳桥、玻璃桥、北斗桥、古榕双桥等形态各异的桥梁,双塔完全融入秀美的湖光山色之中。
       月塔通过水下18米长的水族馆与日塔连接,其地宫之中有桂林明代青花梅瓶大型壁画、有“药师佛”、“日月光菩萨”、“十二生肖护法神将”浮雕,游人可以找到与自己生肖相对应的“生肖护法神将”和“保护神”。月塔一层面湖处有“太极鼓”,游人可以击鼓传祥。一层塔内,有孔子、老子的标准铜像,有号称中国碑林奇绝的“混元三教九流赞碑”、“魁星点斗组字画碑”、“千年寿碑”等,均为文物级。七层为月老阁,有中国传统文化中专司人间婚姻的月下老人塑像及“和合二仙”浮雕,月老牵线可让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爱情甜蜜、婚姻幸福。
       游完日月双塔文化公园,旅游车即送大家回酒店,完成了今天一天的行程。
       晚餐是自行安排,由于是正月初一,不少饭店都没有营业。我们通过导航,驱车左拐右弯的寻找了半个小时,才找到一家小南国酒楼,食客爆满,我们九个人进晚餐后,即驱车回酒店休息。

 楼主| 发表于 2023-2-1 21: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先来一张在桂林古东景区的一行九人合照。

微信图片_2023012621173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3 00: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IMG_3264.JPG

IMG_3265.JPG

IMG_3268.JPG

IMG_3269.JPG

IMG_327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3 22: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不经意毛看一下,发现还是有错别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3 22: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IMG_3278.JPG

IMG_3279.JPG

IMG_3280.JPG

IMG_3281.JPG

IMG_328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4 22: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IMG_3283.JPG

IMG_3284.JPG

IMG_3286.JPG

IMG_3287.JPG

IMG_328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6 22: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IMG_3289.JPG

IMG_3290.JPG

IMG_3291.JPG

IMG_3292.JPG

IMG_329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18 23: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IMG_3294.JPG

IMG_3295.JPG

IMG_3296.JPG

IMG_3300.JPG

IMG_330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18 23: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IMG_3302.JPG

IMG_3303.JPG

IMG_3304.JPG

IMG_3305.JPG

IMG_330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渝公网安备 50022802000170号

QQ|Q群②:15859176|Q群①:21483512|小黑屋|手机客户端|Archiver|梁平信息网 ( 渝ICP备11003097号

GMT+8, 2024-4-24 07:51 , Processed in 0.151722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