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 发表于 2010-3-14 20:41:00

【认知秦岭】秦岭山脉(转)

-----------汲取大山文化之精髓<BR><BR>&nbsp; &nbsp; 喜好<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BB%A7%CD%E2">户外</SPAN>徒步登山、生态旅游常在秦岭山中行走,每每潜心于获得视觉、心理、生理上的快乐享受,却往往不经意忽略了从多元文化视角尽可能全方位去感知这个你曾艰辛走过的世界。有时美好回味过后余兴褪去,总有一种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莫明缺憾。近期,正值一年中走太白线的最佳时节,“坛子”里的“太白作业”比比皆是、琳琅满目、精彩纷呈。挟太白归来之余威,再次搜集整理了些许相关资料并稍加贯融润笔为穿越壮举添点“彩头”一求抛砖引玉,希望大伙儿喜欢。<BR>&nbsp; &nbsp; 秦岭山脉经亿万年的自然生态演近及历朝历史遗存,有着厚重的自然、历史文化积淀值得人们去感知与探索。今日所讲的秦岭,广义上是指横亘于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以迭山与昆仑山脉分界。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分为三支,北支为崤山,余脉沿黄河南岸向东延伸,通称邙山;中支为熊耳山;南支为伏牛山。山脉南部一小部分由陕西延伸至湖北汉水一带。秦岭山脉全长1600公里,南北宽数十公里至二三百公里,区域辽阔,大气磅礴。 <BR>&nbsp; &nbsp;狭义的秦岭,是秦岭山脉中段位于陕西省境内中部的主体部分。在汉代即有“秦岭”之名,又因位于关中以南,故名“南山”。主峰太白夏商时称“物山”,周代称“太乙山”,至魏晋始称“太白山”。海拔2,000~3,000米。北侧断层陷落,山体雄伟,势如屏壁,《史记》中说:“秦岭天下之大阻也。”因此,它有“九州之险”的称号。陕西境内的秦岭呈蜂腰状分布,东、西两翼各分出数支山脉。西翼的三支为大散岭(海拔2819米)、凤岭(海拔2000米)和紫柏山(海拔2538米)。东翼分支自北向南依次为华山(海拔1997米)、蟒岭山、流岭和新开岭。山岭与盆地相间排列,有许多深切山岭的河流发育。秦岭中段主体为太白山(海拔3767米)、鳌山(海拔3476米)、首阳山(海拔2720米)、终南山(海拔2604米)、草链岭(海拔2646米)。山体横亘,对东亚季风有明显的屏障作用,是气候上的分界线,又是黄河支流渭河与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江的分水岭。 <BR>&nbsp; &nbsp; 地质构造。秦岭山系的形成可追朔到太古代,当时秦岭地区为古海占据,早期以碳酸盐沉积为主,由于嵩阳运动的结果,使太古代地槽开始褶皱回返,初步形成了一系列东西向的褶皱构造和断裂雏形。远古代初期地壳再度下降,后受吕梁运动的影响,地槽回返褶皱与太古代褶皱一起构成了秦岭地轴。燕山运动初期,开始了以断块为主的运动形式,秦岭隆升,渭河盆地继续沉降,形成了多级断块山地。在新构造运动及后来的喜马拉雅运动中,中生代特别是新生代以来不断的构造隆升,使太白山形成巨大的高度,已是我国中部以东最高峰并在全球气候变异下,在第四纪时发育了冰川,受震荡上升运动和侵蚀剥蚀冰川作用而改变了地貌形态。现今,由拔仙台环眺四周,角峰、槽谷、冰斗、冰坎、冰阶等第四纪冰川所特有的地形地貌历历在目,成为研究第四纪冰川最好的天然博物馆。<BR>&nbsp; &nbsp; 自然景观,以森林景观为主体,秦岭南北坡的差异明显。属黄河流域的北坡为暖温带针阔混交林与落叶阔叶林地带。因长期的农业开发,现多为次生林。秦岭山区植物区系成分和动物种属成分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混杂性和多样性。秦岭现设有国家级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牛背梁自然保护区、佛坪自然保护区。以太白山为例,植被、气候、土壤、动物,均以海拔高度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垂直景观带谱。森林植被自下而上有8个景观带:栓皮栎景观林带(海拔1300米以下)、锐齿栎景观林带(海拔1300--1800米)、辽东栎景观林带(海拔1800--2300米)、红桦景观林带(海拔2300--2600米)、牛皮桦景观林带(海拔2500--3000米)、巴山冷杉景观林带(海拔2800--3200米)、太白红杉景观林带(海拔3000--3500米)、高山灌丛草甸景观带(海拔3400米以上)。地质景观以第四纪冰川所特有的地形地貌为特征,现存有大量石海、冰湖、角峰、槽谷、冰斗、冰坎、冰阶、山蹦、火山地貌等遗迹。(尤其要提到的是78年在我第一次上太白时就闻说,59年前苏联三名潜水员探险下潜大爷海其中一位未生还,将其年轻的生命奉献给了探索未知世界奥秘的事业,让我们向他肃然起敬)。除此,还可以感受到从暖温带至寒带不同的气象景观,如最负盛名的太白积雪、平安云海、华山日出、岭南春色岭北残冬气侯差异,以及高山区晴、雨、雹、雾、等瞬隙变幻莫测山地气象,大有“一日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感慨。以东、西太白梁主脊与一系列南北延伸的峰岭和深切河谷组合了秦岭72峪,山体景观和水体景观资源相当丰富多彩,奇峰林立、山势峥嵘、湖瀑遍布、植被茂密、险幽秀色构成长达200多公里、距省会城市最近的多样性自然景观带为全国独有,素有“中央国家公园”之称。<BR>&nbsp; &nbsp;人文景观, 秦岭南北的人文景观亦各具特色。北面的关中平原史称"八百里秦川",自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人类农耕、定居,是中国有名的文物古迹荟萃之地。秦岭间南北向的深切河谷自古就是南北交通孔道,其中著名的有今宝成铁路经过的陈仓道、<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CE%F7%B0%B2">西安</SPAN>至宁陕的子午道、傍褒水和斜水的褒斜道,以及傥骆道、周洋道。在秦岭北坡及关中平原南缘现存众多的文物古迹及流传着丰富的历史故事。有秦始皇陵及许多帝王陵墓群、周代沣镐遗址、秦阿房宫遗址、楼观台、张良墓、蔡伦墓等古迹。位于西安市南40余公里的终南山自古风景秀丽,《诗经•秦风》有“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的诗句。唐代皇家、官绅多在此修建别墅、园林,其中尤以黄峪寺及王维的辋川别墅最负盛名,王维所作的优美山水诗大多是描写此处景色。唐代诗人祖咏的《终南望余雪》有“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的诗句。附近还有翠华山、南五台、骊山等秀丽山峰,山中分布有明清以来建造的太乙宫、老君庵、太兴等佛道建筑40余处,是关中游览避暑的良好场所。风景秀丽的华山,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也是道教有名的 “洞天福地”,其中最为著名的要算五代道教学者陈抟了。由于他久居华山,并对中国哲学思想和道教都有较大影响,使华山在道教中的地位更为重要。在秦岭山脉西段有麦积山石窟,山体悬崖壁立,状若积麦。自后秦时期开始凿刻,至今保留有雕刻194窟,佛像7000余尊,壁画1300余平方米,是古代雕塑艺术的宝库。<BR>&nbsp; &nbsp;自然资源。秦岭生物种类繁多,起源古老,是天然的物种基因库,素有“亚洲天然植物园”、“中国天然动物园”之称。在太白山复杂多变的地体因素和特定的宇宙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太白山特有种和新种,如太白红杉、眉柳、太白参、太白乌头、太白贝母、太白忍冬等。园内共有种子植物1850种。由于太白山森林植被的古老性,稀有种、孑遗种多,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太白红杉、水青树、莲香树、山白树、杜仲、独叶草、星叶草、大果青杄、狭叶瓶尔小草等9种。三级保护树种有庙台槭、金钱槭、领春木、紫斑牡丹、延龄草等11种。太白山丰茂的森林资源、复杂的自然环境,为野生动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良好场所,是珍禽异兽的天然乐园。有森林动物、昆虫1690余种,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的动物有金丝猴、大熊猫、羚牛等3种,二类保护动物有云豹、金钱豹、红腹角雉、苏门羚、大鲵等7种。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保存完好的自然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人们回归大自然提供发良好场所。茂密的原始森林,能有效地调节气候、吸碳制氧、消除烟尘、吸收毒气、杀灭细菌、隔音消声、净化水源、美化环境改造人类生活环境。经西安医科大学教研室同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测定,太白山森林公园内空气负离子日平均浓度为15000个/cm3,最高值为25000/cm3,是进行森林浴的“天然氧吧”。园内天然矿泉水井水温达70.9℃,水中含20余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成份和微量元素,为优质医疗矿泉水,对各种皮肤病、风湿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有很好的疗效。古人云:太白山上无闲草。秦岭的植物不但花样繁多,而且独具特色。秦岭拥有如此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原因究竟在哪里呢?这要从秦岭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鲜明的特点说起。在中国版图正中央,秦岭是自此向东最高的一座山脉,也是惟一呈东西走向的山脉。在地理学家眼里,秦岭是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在动物学家眼里,秦岭将动物区系划分为古北界和东洋界,两类截然不同的动物在这里交会、融合;在气候学家眼里,秦岭是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在文学家眼里,秦岭和黄河并称为中华民族的父亲山、母亲河,秦岭不愧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秦岭北部是渭河,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南部是汉江,长江最大的一级支流。中国大地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两条河流上最大的一级支流,夹裹着这样一座奇特的山脉。太白山的地貌类型决定了其充分发育的河流。流域面积在百平方公里以上或发源于太白山的河流主要有10条:东部的黑河、红水河(下游汇入黑河)。南部的湑水河、太白河、红崖河(太白河、红崖河在下游均汇入湑水河)。西部的太白河和北部石头河、霸王河、汤峪河等。东北部的河流基本上流入渭河后汇入黄河,属黄河流域。西、南部的河流流入汉江后汇入长江,属长江流域。其中最主要的4条河流是:湑水河、石头河、霸王河和黑河,均发源于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些河流不仅是汉中盆地河关中平原农业用水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城市生活用水的重要补充。<BR>&nbsp; &nbsp; 更确切地说,是这座博大精深的山脉养育出两条具有非凡意义的河流。因为有秦岭的气候屏障和水源滋养,才会有八百里秦川的风调雨顺,才会有周、秦、汉、唐的绝代风华。中华民族最引以为骄傲的古代文明,确得益于这样一座朴实无华的由巨大花岗岩体构成的山脉。<BR>&nbsp; &nbsp; 相关文化背景。 太白山的人文历史渊源长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山麓即有先民定居,炎帝氏族从西到东的迁移中曾经过此地,商周时代这里曾孕育了农耕文化,特别是西汉时已在太白山建立了谷春神祠。据考证有古周原文化的痕迹,以关中西府文化为主,同时又有汉江文化的渗入。同时,太白山道教文化的“楼观派”,成为中国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道、佛宗教文化自唐而兴,经历了历史的继承与发展后至今不衰,区内保存完整的庙宇达28处,每逢农历的六月,关中、汉中的善男信女朝圣览景,朝“神山”取“神水”,观奇景,祈求着降吉祥、调雨顺、丰五谷、保平安,形成了历史性的宗教文化<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BB%EE%B6%AF">活动</SPAN>。 依山而居的人们,以农耕、放牧、育果、采野为基本生活方式,并形成了南北兼有的民风、民俗文化风格,既有黄河流域人的勤劳、善良,又有汉江人的精明清秀,既有山区人的忠厚、纯朴与勇敢,又有平原人的通明与文雅。太白山不仅有丰富的生物资源,而且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周原时期的神奇佚事,汉朝的英雄足迹,三国时期的古道,唐朝的诗仙、药王、皇姑等等,都留下了后人不断追寻与回味的“神秘”与“羹肴”。秦岭横亘东西,是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太白山山势雄伟、劈地擎天,迭嶂连云。苍茫浑厚的林海,蕴藏着万种精灵,澄澈的冰斗与甘美的流泉,哺育着万物生长。神奇秘幻的云雾,一日四季的气候,隐藏着诸多灵秀。中国是一个多诗的国家,太白山奇妙的景色,激起多少诗人为之挥毫:(唐.李白)登太白峰、(唐.林宽)送僧游太白、(明.何景明)太白山歌、(元.朱铎)太白山, 正是高山流水,孕育着一代代诗人的灵感,绘出了太白山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BR>&nbsp; &nbsp; 优美传说。拔仙台——太白山顶最高点,相传殷周之战结束之后,是姜子牙封神之地,故名“拔仙台”。三面凌空,一面高圹坦荡的高山平原之上,十分险要,拔仙台四周悬崖峭壁,南北气流翻越之时,足下白云飘浮,头顶霞光万道,夜间狂风怒吼,推门敲窗,雪飞云涌,使拔仙台更加神奇壮观。庙正殿供奉周武王,旁供三太白、姜子牙、护法力士、救命药王等都是铁铸木雕,神像底座背后铸有明万历十三年、清道光、清光绪等字样。拔仙台四周相距约1-5里,分布有雷布正神庙、闻太师庙、三太白庙、玉皇殿、灵官殿,遗址有三官殿、大爷海殿等。铁瓦上铸有明万历九年、万历十三年、乾隆九年等字样。 <BR>  三太白——太白山主神并非太白金星,而是大太白、二太白、三太白尊神也,民国时于佑仁考证认为是尧、舜、禹。因佛道庙会参拜的是:天官尧帝、地官舜帝、水官禹帝,拔仙台西南三官殿、即三帝殿宇;但据陕西省道协主席任法融讲及民间传说,大太白伯夷,二太白叔齐,三太白是诗仙李白。每位太白都是美丽的传说,人们总是把气节、高尚的人封为管天、管地、管水、管物之神,以便倾吐他们心中的秘密。 <BR>  马蹄窝和点兵场——据民间传说:东汉光武帝在刘家崖演练兵马之地。刘秀骑马登临太白山顶,见山脊平缓,纵马奔驰,留下无数马蹄所踏的“蹄窝”,自此将东西太白之间的夷平面称为跑马梁。<BR>  净水童子——在大爷海等冰川湖边,有一种黑背、红腹、白顶的小鸟、名叫白顶溪鸲,鸣声啾啾,飞行敏捷,时而掠过水面,时而停立石间,啄起水面的小草细枝,不让湖水有半点污染,人们喜欢它尽力保护湖水的美德,称诵它是:“净水童子”、“净水鸟”。 <BR>  酒文化“摇篮”——太白山山高水清,土润民勤,是原始农耕的发祥地之一,自然也就成为孕育原始农耕文化的摇篮,从眉县出土的仰韶文化酒器鉴定,太白山也是孕育酒文化的摇篮,至今酿造生产的“太白酒”仍然是“一滴太白酒,十里草木香”。<BR>  药王布银针——高山特殊的气候与土壤条件适宜一种菌类植物生长,名为“太白茶”,形似银针,遍地皆生,有特殊的药用价值,相传是药王孙思邈播下的银针。 <BR>&nbsp; &nbsp; <BR>&nbsp; &nbsp; 秦岭大山文化元素多样,不胜枚举。只要有时机就常走走,去感触她无穷的魅力。<BR> 

竹夫人 发表于 2010-3-18 23:19:00

Re:【认知秦岭】秦岭山脉(转)

<FONT size=6>风景虽美,故事也传奇,但我望不可及,唯期待朋友们去尽情领略秦岭的峡光山色。</FONT>

如意 发表于 2010-3-14 20:53:00

Re:Re:【认知秦岭】秦岭山脉(转)

<P><blockquote><img border=0 src=static/image/common/icon-quote.gif> <b>自由的心:</b><br><FONT color=#ff3300 size=4>如意开始放毒了、、、</FONT></blockquote></P><P><IMG src="data/attachment/bbsxp/Emotions/57.gif"></P>

如意 发表于 2010-3-14 21:27:00

Re:Re:【认知秦岭】秦岭山脉(转)

中国有许多名川大山,但以秦岭最为独特。秦岭作为中国非常重要的一个生态系统,不仅仅单纯地体现在生态环境上,而且体现在历史和文化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哪一座山脉像秦岭这样哺育着中华文明的进程,也没有哪一座山脉像秦岭这样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文明的进程。如果把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秦岭就应该是中华民族的父亲山。<BR>

鸣哥 发表于 2010-3-15 13:09:00

Re:【认知秦岭】秦岭山脉(转)

<P>征服秦岭应该是一蝶小菜,更强悍的分水岭是亚洲的乌拉尔山.不妨也去试一试.</P>

自由自在 发表于 2010-3-16 21:17:00

Re:【认知秦岭】秦岭山脉(转)

静候佳音

笑天 发表于 2010-3-18 11:07:00

Re:【认知秦岭】秦岭山脉(转)

你这是什么图片罗,看就看不到!郁闷!

andrei 发表于 2010-3-16 14:11:00

Re:【认知秦岭】秦岭山脉(转)

<P><FONT size=6>我一直很向往的地方....</FONT></P>

如意 发表于 2010-3-14 20:45:00

Re:【认知秦岭】秦岭山脉

有关秦岭的好文好图,请大家罗列出来,供大家有个先知先觉的认识

如意 发表于 2010-3-14 21:05:00

Re:【认知秦岭】秦岭山脉(转)

<P><IMG style="WIDTH: 800px; HEIGHT: 577px" height=577 src="http://mainpage.nwu.edu.cn/unit/uswx/cosmo/photo/qinl/GTshan%202.JPG" width=800 zoomRate="1" srcHeight="577" srcWidth="800"></P><P><IMG style="WIDTH: 800px; HEIGHT: 572px" height=572 src="http://mainpage.nwu.edu.cn/unit/uswx/cosmo/photo/qinl/GT%20shan%20cloud.JPG" width=800 zoomRate="1" srcHeight="572" srcWidth="800"></P><P><IMG style="WIDTH: 640px; HEIGHT: 477px" height=477 src="http://travelguide.sunnychina.com/scenic_images/27/200651015522407.jpg" width=640 zoomRate="1" srcHeight="477" srcWidth="640"></P><P><IMG style="WIDTH: 500px; HEIGHT: 250px" height=250 src="http://sichuan.d0086.com/SLM/nanchong/TLM/nanbu/bskk/qhimages/2006726152419.jpg" width=500 zoomRate="1" srcHeight="250" srcWidth="500"></P><P><IMG style="WIDTH: 800px; HEIGHT: 600px" height=600 src="http://www.52hbly.com/User/52hbly/2009021616262820883.jpg" width=800 zoomRate="1" srcHeight="600" srcWidth="800"></P><P><IMG style="WIDTH: 700px; HEIGHT: 525px" height=525 src="http://www.bjdby.com/dvbbs/UploadFile/2007-10/200710231561635773.jpg" width=700 zoomRate="1" srcHeight="525" srcWidth="700"></P><P><IMG style="WIDTH: 550px; HEIGHT: 412px" height=412 src="http://a1.att.hudong.com/26/57/01300000193718121446575918614.jpg" width=550 zoomRate="1" srcHeight="412" srcWidth="550"></P><P><IMG style="WIDTH: 700px; HEIGHT: 525px" height=525 src="http://www.bjdby.com/dvbbs/UploadFile/2007-10/20071023184393714.jpg" width=700 zoomRate="1" srcHeight="525" srcWidth="700"></P><P><IMG style="WIDTH: 400px; HEIGHT: 261px" height=261 src="http://www.microfotos.com/pic/0/10/1079/107951preview2.jpg" width=400 zoomRate="1" srcHeight="261" srcWidth="400"></P><P><IMG style="WIDTH: 700px; HEIGHT: 525px" height=525 src="http://www.bjdby.com/dvbbs/UploadFile/2007-10/200710231492140662.jpg" width=700 zoomRate="1" srcHeight="525" srcWidth="700"></P>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认知秦岭】秦岭山脉(转)

渝公网安备 50022802000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