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尽长江滚滚来 发表于 2024-4-22 15:50:55

陆游在重庆梁平留下的《畏虎》《蟠龙瀑布》等五首诗译注

本帖最后由 不尽长江滚滚来 于 2024-4-22 16:29 编辑

陆游在重庆梁平留下的《畏虎》《蟠龙瀑布》等五首诗译注
王放鸣

陆游(1125—1210),南宋著名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存词一百三十余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乾道八年(1172)正月陆游自夔州(今重庆奉节)奔赴抗金前线南郑(今陕西汉中),取道万州、梁山军(今重庆梁平)、邻山(今四川大竹)、邻水、广安、岳池、果州(今四川南充)、阆中、嘉川(今四川旺苍)、利州(今四川广元)、大安军(今陕西宁强),于当年三月抵达。《剑南诗稿》共辑入作者沿途写下的三十首诗,其中在梁山写下五首,成为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重庆梁平是陆游沿途写诗最多的地方。



一、畏虎滑路滑如苔,涩路涩若梯。
更堪都梁下,一雪三日泥!
泥深尚云可,委身饿虎蹊。
心寒道上迹,魄碎茆叶低。
常恐不自免,一死均猪鸡。
老马亦甚畏,愶愶不敢嘶。
吾闻虎虽暴,未尝窥汝栖。
孤行暮不止,取祸非排挤。
彼谗实有心,平地生沟溪。
哀哉马新息,薏苡成珠犀。

【按】《剑南诗稿校注》(钱仲联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题解:“此诗乾道八年春(1172年)作于梁山(今重庆梁平)。”诗人既有“委身饿虎蹊”之畏,又有忧谗畏讥之惧,实为心境的真实写照。

【注释】⑴都梁:《正德夔州府志》卷一《建置沿革》: “梁山县(今重庆梁平区):都梁,唐名。”此指高梁山(东山)。⑵更堪:更哪堪,更不堪。⑶委身:置身,寄身。⑷茆:通“茅”。茅草。⑸自免:求得脱身;自求避灾免患。⑹愶愶:胆怯貌。⑺沟溪:山沟。⑻马新息:东汉时期的名将马援。援以战功被封为新息侯。宋苏轼《伏波将军庙碑》:“非新息苦战,则九郡左袵至今矣。”⑼薏苡、珠犀:薏苡:植物名,子粒叫“薏米”。珠犀:珍珠与犀角,谓珍贵之物。《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封援为新息侯。……初,援在交阯,常饵薏苡实,……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

【译诗】滑溜的路滑溜得如青苔,粗涩的路粗涩得如高低不平的阶梯。更不堪忍受的是,一下雪高梁山下的道路就会多日充满泞泥。深陷泥泞尚可忍受,危险的是将自己置身于饿虎出没的路蹊。令人胆寒的是道路上老虎留下的足迹,让人魄碎的是茅叶随着呜呜作响的风而舞动垂低。常常恐惧不能自求避灾免患,一旦在此地葬身虎口就如同猪和鸡。我骑的那匹老马也非常害怕,它胆怯地不敢鸣嘶。我虽然听说老虎残暴,但却未曾窥见你的栖身之地(即幸未遇见老虎)。孤身行走至日暮时分仍在赶路,如招致灾祸也不能归咎于受到排挤。那些散布谗言的人实在是很有心计,他们能将平地说成是山间的沟溪。真为东汉新息侯马援感到悲哀,他从交阯运回一车薏苡欲作种子,却被人诬陷为运回了一车珠宝和文犀(文犀:有纹理的犀角)。



二、戏题
走马平欺刺绣坡,放船横截乱丝涡。
从来倚个心平稳,遇险方知得力多。

【按】《剑南诗稿校注》题解:“此诗乾道八年春(1172年)作于梁山。”这首七绝记叙了诗人途经梁平遭遇危险的情况。当然,既名曰“戏题”,危险应该不大。

【注释】⑴平欺:平欺,偏正词,平修饰欺,重点在欺上。欺:压倒,超过。⑵横截:横渡。⑶刺绣坡、乱丝涡:按《剑南诗稿校注》注释:“‘刺绣坡’、‘乱丝涡’,《正德夔州府誌》失载,其地当在梁山。”但我认为“刺绣坡”、“乱丝涡”并非地名与水名,因诗的首联用了对仗,作者出于对仗的需要,以“刺绣坡”对“乱丝涡”,“刺绣坡”是指美如刺绣图案的山坡,“乱丝涡”是指河里如乱丝一样的漩涡。⑷从来倚个心平稳,遇险方知得力多:按《剑南诗稿校注》注释:“(从来二句)《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孟郊《游终南山》:‘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皆游诗用意所本。”得力:得其助力;受益。

【译诗】纵马越过美如刺绣图案的山坡,乘船横渡漩涡如乱丝的河。从来倚仗的就是有一个平和稳重的心态,
遭遇危险时方知因此而受益良多。



三、蟠龙瀑布

远望纷珠缨,近观转雷霆。人言水出奇,意使行人惊。人惊我何得,定非水之情。水亦有何情,因物以赋形。处高势趋下,岂乐与石争。退之亦隘人,强言不平鸣。古来贤达士,初亦愿躬耕。意气或感激,邂逅成功名。

【按】《剑南诗稿校注》题解:“此诗乾道八年春(1172年)作于梁山。”朱东润《陆游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选注了这首诗。诗人赞叹山水之美,并表达了希望通过抗金报国成就功名的愿望。

【注释】⑴蟠龙瀑布:即蟠龙山瀑布,位于重庆市梁平区城东三十里。山上的瀑布“下注垂崖,约二百余丈……观者以为天下瀑布第一”(宋王象之《舆地纪胜》)。⑵珠缨:缨:一种穗状装饰物。珠缨:串珠的缨络,常作冠纽,头饰。喻指晶莹成串之物。⑶转(zhuàn):回荡。⑷得:心得,收获。⑸情:本意。⑹因物以赋形:水因蓄积的器物不同而赋予其不同的形态。⑺石:双关语。石是“世”的谐音,也是顽固不化的象征。以石暗喻朝廷中主张对外妥协退让的主和派。⑻退之:韩愈,字退之。⑼不平鸣: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大概世间的人或物,受到不公平待遇就会发出不满的呼声),成语“不平则鸣”即源于此。⑽隘人:指心胸狭隘的人。⑾躬耕: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⑿感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译诗】远望瀑布其状若纷飞的珠缨,近观瀑布其势如万钧雷霆。人们说这从天而降的瀑布太奇异了,它是想让过往的行人大吃一惊!人们对此感到吃惊我有什么看法呢?我认为这一定不是水的本意和实情。水会有什么喜怒哀乐的情感呢?它不过是因蓄积的器物不同而各具其形。水处在高处就顺势飞流直下,哪里是它乐于与石相争?韩愈也是个思想狭隘的人,他牵强附会地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其实自古以来的贤达之士,当初也不求闻达于诸侯愿劳作躬耕。后来他们因遇礼贤下士的明主,才不期而遇地成就了功名。



四、题梁山军瑞丰亭

我行都梁窘风雪,史君喜事能留客。瑞丰亭上一尊酒,渺渺郊原水初白。峡中地褊常苦贫,政令愈简民愈淳。本来无事只畏扰,扰者才吏非庸人。都梁之民独无苦,须晴得晴雨得雨。史君心爱稼如云,时上斯亭按歌舞。歌阑舞罢史君醉,父老罗拜丰年赐。圣朝尚实抑虚文,纵产芝房非上瑞。

【按】《剑南诗稿校注》题解:“此诗乾道八年春(1172年)作于梁山。” 诗人笔下的梁山,风调雨顺,民风淳朴。诗中提倡不繁政扰民,值得推崇。

【注释】⑴军:宋代行政区域名,与府、州、监同隶属于路。⑵瑞丰亭:陆游《题梁山军瑞丰亭》:“史君心爱稼如云,时上斯亭按歌舞。”从此诗的内容来看,瑞丰亭似是当时梁山祈求丰年的祭祀场所。⑶都梁:都梁即高梁山,位于重庆市梁平县城东南方,又称东山。梁平原名“梁山”即因此山而得名。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二十三《梁山县》有详细记载:“邑名高梁,又曰都梁,皆因山也……《寻江记》云,高梁山东尾跨江,西首剑阁,东西数千里,山岭长峻,其峰崔嵬。于蜀市望之,若长云垂天。一日行之,乃极其顶,俯视众山,泯若平原。《剑阁铭》所谓,岩岩梁山,积石峩峩者也。张文琮《蜀道难诗》:梁山镇地险,积石阻云端矣。《舆地纪胜》云,都梁,又名高都……旧有高都驿,乃天宝进荔枝之路也。山壤腴而黄,其民多业种姜。”⑷史君:即使君,史,通“使”。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按《剑南诗稿校注》注释:“《正德夔州府志》卷八名宦:‘梁山县:宋郑脩,知军事,仁惠简静,所得俸禄,奉养之外,悉为民代输,至则民爱,去则民思。’未知即其人否?”⑸喜事:好(hào)事。谓热心助人。⑹渺渺:辽远。⑺初:原本。⑻才吏:有才干的官吏。⑼庸人:指平常的人。⑽按歌舞:依照乐曲的节奏歌舞。⑾罗拜:罗列而拜。⑿圣朝尚实抑虚文,纵产芝房非上瑞: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二:“绍兴二十有六年,四月,甲午,诏诸路州军,自今不得奏祥瑞。……上曰:比年四方奏祥瑞,皆饰空文,取悦一时;如信州林机奏秦桧父祠堂生芝草,其佞尤甚。……若汉武作芝房、宝鼎之歌,奏之郊庙,非为不美,然何益于事。”圣朝:封建时代尊称本朝。虚文:空洞的文字;空话。芝房:指成丛的灵芝。上瑞:最大的吉兆。
【译诗】风雪中我艰难地行进到梁山境内高梁山一带,梁山使君热情地挽留我这个不速之客。他们在瑞丰亭上为我接风洗尘,极目辽远的郊原漠漠水田粼粼波光泛白。高梁山一带的峡谷地势褊窄民众常常苦于贫困,为政者越是不繁政扰民老百姓就越淳。天下本无事只怕官扰民,扰民者往往是那些所谓有才干的官吏而非平常人。梁山的百姓幸福又快乐,他们需晴得晴需雨得雨。使君心里也非常希望百姓的庄稼长得好,他时常和民众一起上这个亭子为祈求丰年载歌载舞。歌阑舞罢之后使君一醉方休,父老乡亲也排列祭拜祈求上苍把丰年降赐。本朝崇尚务实而不尚空谈,如果粮食欠收纵然是出产再多的灵芝也非吉兆祥瑞。



五、马上

残年流转似萍根,马上伤春易断魂。
烘暖花无经日蕊,涨深水过去年痕。
迷行每问樵夫路,投宿时敲竹寺门。不信太平元有象,牛羊点点散烟村。

【按】《剑南诗稿校注》题解:“此诗乾道八年春(1172年)作于梁山至邻山(今四川大竹)道中。”这首七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人用如椽巨笔为我们留下了一幅重庆梁平百里竹海古驿道的生动画卷。

【注释】⑴残年:指人的晚年。⑵流转:流离转徙。⑶经日:整日。⑷竹寺:竹林中的寺院。⑸不信太平元有象:犹言太平无象。太平无象:指太平盛世并无一定标志。后来也用来讽刺统治者粉饰升平。《新唐书》卷一七四《牛僧孺传》:“僧孺曰:臣待罪宰相,不能康济,然太平亦无象。今四夷不内扰,百姓安生业,私室无强家,上不壅蔽,下不怨讟,虽未及至盛,亦足为治矣。”苏轼《山村五绝》:“无象太平还有象,孤烟起处是人家。”

【译诗】一大把年纪了还在到处流离转徙就像飘流的浮萍,在马背上感到春光易逝令人愁苦欲断魂。暖春时节日日花开又花落,在河道上还能看到去年留下的深深的涨水之痕。行进中迷路时我常常向打柴的樵夫问路,晚上投宿往往去敲竹林中寺院的门。太平盛世并无一定标志,你看那牛羊星星点点地散落在炊烟袅袅的乡村(这其实也是一种太平景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陆游在重庆梁平留下的《畏虎》《蟠龙瀑布》等五首诗译注

渝公网安备 50022802000170号